天天看點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作者:獨立魚

南韓影視,這兩年堪稱開挂。

先是《寄生蟲》勇奪奧斯卡。

用地上和地下兩種空間,諷刺階級社會。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再是《鱿魚遊戲》火成全球頂流。

用最簡單的兒童遊戲,揭示了藏在人心中的無限惡意。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雖然常被嘲諷,拍攝暗黑題材對現實無濟于事。

但顯然,南韓影視成功沖出亞洲,征服了世界。

同時也反哺了本土的創作。

最近就有一部新綜藝,把《鱿魚遊戲》《寄生蟲》融會貫通。

颠覆了生存類真人秀的玩法。

目測會成為下一個爆款——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看過《鱿魚遊戲》的人,想必對每一關遊戲都記憶猶新。

說實話,這些遊戲本身沒有多大新意。

那麼好看在哪呢?

對未知感的營造。

參賽者們,毫無頭緒地被帶上車。

又一臉懵逼地進入遊戲。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從角色到觀衆,沒有人知道大門背後是怎樣的遊戲,怎樣的規則。

拿命「開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就像第一關當中,最精彩的段落,莫過于第一個人被射殺前後。

對未知的恐懼,喚醒了人本能的求生欲。

戲裡戲外都腎上腺素飙升。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而這在《血之遊戲》中得到了繼承。

就連觀察室裡的嘉賓都不清楚賽制規則。

參賽者直接被蒙上眼,帶到别墅。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正當他們在房子裡亂逛時。

電視機突然毫無預兆地亮起,通告遊戲規則。

有蒙面人那味兒了。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10位嘉賓,将入住豪宅12天。

期間可以用任何不道德,不公平的手段淘汰對手。

最終的一位幸存者,可以獨攬10億韓元獎金(約合人民币578萬)。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當然,這檔綜藝沒有厮殺肉搏。

全靠腦力遊戲比拼。

至于遊戲形式,也是開盲盒。

第一晚,沙發沒坐熱就直接投票淘汰一人。

全場懵圈。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第二天,則是猜身份的推理遊戲。

第三天轉移到戶外,搜集卡片+算數遊戲。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每天的遊戲都在變化。

不變的是,每一晚全體都要投票選出一位淘汰者。

白天還有說有笑的小夥伴,這會分分鐘就翻臉不認人。

這便是節目裡最刺激,最殘酷的環節。

它完全展現了《鱿魚遊戲》描繪的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老頭在組隊遊戲時,成了全場唯一落單的。

而女孩們因為力量不占優勢,也被嫌棄。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同理,《血之遊戲》第一位被淘汰的,就是一個女大學生。

她是個00後,剛滿20歲。

缺乏社會經驗的她,不像其他選手那樣懂得說謊耍心機。

她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個人資訊。

并且因為社恐一直沒有參與讨論。

像極了第一次玩狼人殺的劃水玩家。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也正因如此,她被當成了食物鍊的底層。

趁她不在時,旁邊的醫學生開始整活了。

張嘴就是帶節奏:

「我投給了玩遊戲時,最不知道會怎樣的人,摸不透的人。」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雖然沒有明着指名道姓,但意圖很明顯。

他把票投給了看起來最弱的00後。

因為初始階段需要結盟才能活下去,而她對自己的生存是最沒有幫助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

就因為這句話,後面的人全部叛變。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排除了一個劃水大師,遊戲正式開始。

正如《鱿魚遊戲》所呈現的那樣。

生存遊戲的玩法,就是結盟,和背叛。

節目初期,住在一個房間的人就自動結盟了。

豪宅裡一共4間卧室,單人間沒人住,3名女生睡一間。

她們分别是新聞主播、女研究所學生、女rapper。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而六名男生分為兩組。

A組以中醫為首。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他有兩個優勢:

一是年齡偏大,38歲,有充足的社會經驗;

二是他曾經參加過同類節目,遊戲經驗最豐富。

他稍微參觀了一下房間構造,就選擇了與女生房間相連通的那間房。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這樣一來,女生要想出去就必須路過他。

既能讓女生無法講悄悄話,也友善和她們結盟。

他還拉攏了第一局表現亮眼的醫學生,和另一個喜歡看這類節目的警察。

這組可以說是鋒芒畢露,來勢洶洶了。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B組的3位男嘉賓,則入住靠陽台的房間。

他們雖然是散戶,但都不是啥省油的燈。

選這裡主要是友善私聊、抽煙、偷聽别人的談話。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AB兩組的男生,都想讨好女生組。

因為在投票環節,誰的票數多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但女生組的頭頭很不一般。

新聞主播,31歲,戒心非常重。

起初别人問她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隻敷衍道:「我是普通的職場人。」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她想得很清楚,來這裡是為了賺錢而不是交朋友。

必須盡量隐藏自己的實際情況。

第二天的遊戲,是猜出隐藏在選手中的KING和QUEEN。

如果多數嘉賓能通過提問猜到正确答案,就能獲得金錢以及免淘汰權。

如果沒猜到,則是KING和QUEEN兩位玩家勝利。

中醫因為在雜物間裡發現了隐藏的紙條,便成了KING。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他為了拉攏女生組,将主播指定為QUEEN。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表面上,兩人結成了遊戲中的同盟。

但其實是貌合神離。

因為主播是個有着高自尊+優越感的人,最讨厭被人指令。

中醫的強勢讓她感覺受到了威脅。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于是,她選擇成為一個雙面人。

表面與A組合作,但是背地裡也在聯系B組。

期間反複橫跳,逼得兩組男生寝食難安。

并且在投票環節反水,說服女生組投靠B組。

結果就是,反将原先的「隊友」中醫淘汰出局。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主播背叛了中醫。

在後來的節目裡,她也一次又一次選擇背叛隊友。

這沒少給她招來反感。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豆瓣小組最常見的話題

但就像她自己說的,在生存遊戲裡,背叛不是背叛。

隻是活下去的手段罷了。

而且恰恰是各種背叛反轉,讓節目觀感更刺激。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遊戲進行到第二天,食物鍊最底端和最頂端的兩人都被幹掉。

剩下的8人自然美滋滋地吃起了晚飯。

但他們不知道,最高能的設定才剛開始!

淘汰出局的中醫,轉頭就被帶進了地下室。

在這裡,他見到了蓬頭垢面的00後。

被吓個半死。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原來,首輪淘汰的00後并未出局。

節目組巧妙地沿用了電影《寄生蟲》的設定。

被上層淘汰的選手,可以在地下室裡生存、賺錢。

比如疊披薩盒,一個100韓元。

賺到的錢可以用來買食物、生活用品。

同時也可以探索地下室,找到回上層的機會。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地下室的生存條件相當惡劣。

到處都是灰塵,沒有床隻有床墊。

洗腳也隻能在池子裡随便沖沖。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更陰間的是,隻要靠在窗邊。

就能聞見上層廚房傳來的肉香,聽見持續的歡聲笑語。

其他嘉賓吃的披薩,還是用她折的披薩盒裝的。

完全激發了00後的複仇鬥志。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她不僅孜孜不倦地疊了滿屋子的披薩盒。

還通過答題賺錢。

一上來就選擇了最高難度的測試題。

輕松拿到了賞金,用來買食物。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然後繼續疊披薩盒,直至深夜。

苦熬一天後,中醫也來到了地下室。

兩人一拍即合,當場結盟。

可惜,通往外界的通道被鎖住了。

但随着第三位淘汰者的到來,局勢立刻明朗。

他是一名警察,開鎖、偵查自然不在話下。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地下室複仇者聯盟」,初步成型。

他們可以偷聽其他嘉賓說話,就像開了上帝視角;

并且能在深夜進入豪宅偷東西,而不用自己掏錢買生活必需品。

逆風翻盤,指日可待。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與此同時,觀察室的嘉賓們正在詳細複盤。

他們都是曆屆生存類真人秀的冠軍。

有時候提出的計謀,反而比參賽嘉賓更加陰暗。

點評也是一針見血。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這個計中計。

簡直和《鱿魚遊戲》的幕後策劃者一樣冷血無情。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看到這裡,魚叔已是頭皮發麻。

韓綜真的太會搞心态了。

以往的生存類真人秀,都是在保證嘉賓權力平等的情況下進行。

但這檔節目首次入了「階級」的概念,讓比賽過程充滿了反轉和懸念。

雖然有劇本痕迹,但戲劇效果拉滿,确實很有可看性。

難怪喜提豆瓣8.9。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三期看下來,《血之遊戲》的野心展露無遺。

在如此成熟的綜藝市場上,它憑什麼能殺出一條血路。

憑的就是創新。

地下室的設定,改變了傳統生存真人秀的淘汰機制。

令淘汰者也有機會逆風翻盤。

而對觀衆來說,這設定直接把節目推向高潮。

甚至比上層的博弈還要精彩。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選手的複仇情緒,在陰暗狹窄的地下室内發酵。

他們等待着絕地反擊。

比起上層的競争,更加緊張有懸念感。

地下室聯盟,會怎麼實作複仇計劃?

這個聯盟内部,又會發生怎樣的博弈?

吊足了觀衆的胃口。

這正是韓綜最值得我們借鑒的一點——題材的突破。

生存類真人秀,早已被美國人玩得爐火純青。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生存類真人秀鼻祖《老大哥》

南韓的《天才》系列也曾大火。

但這回,《血之遊戲》及時地借上了《鱿魚遊戲》的東風。

将劇中精髓植入到真人秀當中。

再融合《寄生蟲》的核心,對玩法做了更新。

通過二創,實作流量反哺。

甚至有望開創一個新的真人秀類型。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長盛不衰的旅行綜藝也是如此。

在疫情的背景下,南韓推出了露營綜藝《帶輪子的家》《春季露營》。

《頂樓》大火之後又将劇組打包,推出了衍生綜藝《不會傷害你》。

确實敏銳地抓住熱點,制造出了新的噱頭吸引觀衆。

就像南韓知名綜藝制作人羅英石所說。

一個新點子,或許就能促成一部爆款綜藝。

破而後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鱿魚遊戲+寄生蟲,這真人秀太牛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