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作者:殷小寒

陶勇醫生太牛了!開口便是金句,我都想拿小本本記下來了!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陶勇:同樣是張(張洽和張主任),一個是小醫生,一個是大醫生。小醫生看的是病,大醫生看的是人。小醫生治的是人的病,大醫生治的是病的人,這是他們的根本不同。小醫生更關注的是技術層面,就像張洽我一診斷這個病我對了,他是在乎一種技術的進步。但大醫生有閱曆,他見過這麼多人情的冷暖,他知道應該去關懷别人,是以他能夠更好地去了解,整個病人他的家庭,整個他的心路曆程,是以完全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他需要一個時間的沉澱,才能讓他進展到大醫生的階段。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這段點評真是太精辟了,非常清晰地便點出了張洽和張醫生的不同,也讓我們了解了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陶勇醫生做這段評價是因為張洽收治的一個患者,女性,二十三歲,職業是教師。此前,她是一個人獨自來醫院來做開顱手術的,需要把長頭發剃光。張洽在收治病人的時候,又讓病人等了好久,收治的時候也沒有察覺到病人情緒的異常,給予一些人文關懷。

在節目中,當我看到女孩兒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偷偷抹淚,還有拿起手機自拍記錄自己長頭發樣子,以及剃光頭發找理發師要回自己長發的時候,我都覺得好心疼她,好難過啊!好想沖進螢幕去抱抱她!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張主任在開會的時候,問張洽:“你覺得在術前談話當衆,你透過患者的表情,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張洽說:“就是病人對于手術本身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恐懼。”

張建民主任繼續給他講:“年輕,二十三歲,女性,老師。為人師表,要站在講台上面,在下面的學生會盯着她,是以對他的外貌他會非常看重。第二方面去手術,旁邊沒有親人在。對于這樣一個背景的病人來講,我們是否更應該設身處地地多考慮一些她的感受,她的訴求。醫學是一個人文相關非常密切的職業,你還是要和人打交道,是以這方面還是需要慢慢慢慢不斷地去改進。”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張主任點撥過張洽之後,張洽也察覺到到自己做的不足,他也是在努力地改變和進步。此後,他每天都會悉心地去問候這位患者,給予她溫暖地關懷。

令人心動的offer:陶勇醫生解讀小醫生和大醫生的差別,太精辟了

張洽和張主任差着幾十年的經驗和閱曆呢,差距大是很正常的。他要想從小醫生進階到大醫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幸虧他遇到了好老師,張主任真的是太好了!他能從張主任身上學到的太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