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位名家創作的《浪淘沙》歌辭,值得品讀

作者:春江月

浪淘沙,為唐教坊曲名。隋唐燕樂大興,文人善取樂入詩。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樂府歌辭《浪淘沙》,作七言絕句體,四句二十八字。有兩種格式,一為仄起式,一為平起式。

《全唐詩》在詞部中說“唐人樂府原用律絕等詩雜和聲歌之,其并和聲作實字,長短其句以就曲拍者為填詞”。在詩樂結合的大時代氛圍中,劉、白善習民歌并依當時流行歌謠曲調而創制七言絕句體唱和《浪淘沙》,被《樂府詩集》列入“近代曲辭”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殘損的民間樂調的雜曲,由樂府機構加以整理而得以儲存的詩歌,其内容多是詩人述志感懷之作。

七位名家創作的《浪淘沙》歌辭,值得品讀

雜曲歌辭·浪淘沙

【唐代】劉禹錫

其一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其二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其三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頭浪飐沙,青樓春望日将斜。

銜泥燕子争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其五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将向中流疋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其七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令人忽憶潇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唐代】白居易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

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

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

青草湖中萬裡程,黃梅雨裡一人行。

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

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海底飛塵終有日,山頭化石豈無時。

誰道小郎抛小婦,船頭一去沒回期。

随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卻到帝鄉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

七位名家創作的《浪淘沙》歌辭,值得品讀

【唐代】皇甫松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半欲沈。

宿鹭眠洲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蠻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風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浪淘沙

【唐代】 司空圖

不必長漂玉洞花,曲中偏愛浪淘沙。

黃河卻勝天河水,萬裡萦纡入漢家。

【元代】王哲

如知九九妙中談,明月分明照碧潭。

會得雙關真個理,前三三與後三三。

【明代】湯珍

淮河一道達清河,如此風波可奈何。

東岸沙崩西岸長,南船來較北船多。

滟滪瞿塘險未平,狂沙惡浪見堪驚。

相逢盡勸公無渡,蜀道那聞斷客行。

後浪争催前浪來,前沙汰去後沙堆。

乾坤日在淘沙裡,風霧冥冥總可哀。

【清代】毛奇齡

仙橘山前看橘花,單衫裁就橘山麻。

春江空作揉藍色,浪裡淘來那得紗。

杉木為箄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連朝隻飲檐頭雨,翻道江潮錯着鹽。

七位名家創作的《浪淘沙》歌辭,值得品讀

注:圖檔為清代畫家髡殘(1612~1692)的畫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