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告訴一個人他被确診為癌症晚期,你是不是覺得他沒救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談癌色變”,一旦被确診為癌症晚期,相當于醫院下發了死亡判決書,再也沒有生還的機會。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将惡性良性腫瘤論述為可控性疾病,從“絕症”到“可根治”到“慢性病”,現代癌症觀念出現了重要轉變。随着越來越多人實作了抗癌成功,延長了生命長度,是以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的觀念逐漸被人們廣泛接受,而這種慢性病的觀念與中醫“帶瘤生存”理念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中醫理念的“帶瘤生存”不僅可以延長患者生命長度,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提高抗癌信心。晚期癌瘤患者的生活品質一般較低,臨床表現可見惡性良性腫瘤本身旳廣泛擴散,以及合并症、繼發症、後遺症等,中醫藥治療能夠較好地提高患者對化療或介入治療的耐受能力,減輕放化療所造成的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對可能根治的早中期癌瘤,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等根治性的措施,配合中醫藥祛邪消瘤輔助治療,能最低限度的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症及副作用,保證患者生活品質;對于不能根治的中晚期癌瘤,可改善患者臨床症狀,延長生存期,使患者臨床受益,達到“帶瘤生存”目的。
病例分享
關女士今年46歲,2017年5月體檢時發現左下肺腫物,在當地中心醫院行手術切除術,2018年3月檢查考慮雙肺多發轉移。在院行多次化療,口服特羅凱、希羅達治療,療效評價為進展(PD)。2019年1月份曾因咳嗽氣促多次入院治療,效果一般。由于進行了多次化療放療,關女士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身體已無法繼續治療,但病情仍未控制,即便如此,關女士沒有放棄希望,經過多方詢問和綜合考慮,關女士決定尋求中醫治療。
初診:2019-04-15
主訴:左下肺腫物術後1年11月,咳嗽氣促。
病史:患者2017年5月體檢時發現左下肺腫物,外院行手術切除術,術後病理:腺癌。2019年1月17日CT:左下肺癌術後,雙肺多發轉移瘤,雙肺門、縱膈及左鎖骨上多發淋巴結轉移治療後改變。初診症見:患者精神疲倦,咳嗽,氣促,痰多色黃,無發熱惡寒,無胸悶胸痛,納眠可,二便調。
西醫診斷:左下肺癌術後,雙肺多發轉移瘤,雙肺門、縱隔及左鎖骨上多發淋巴結轉移(T4N3M1, IV期)
中醫診斷:肺癌病
辨證:肺熱痰瘀
治則:清肺化痰,祛癖散結。
處方:法半夏、山海螺、葶房子、浙貝母、貓爪草、土鼈、守宮、葦莖等,21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2019-05-06
咳嗽氣促較前明顯減輕,納眠可,手足麻木、畏寒肢冷,二便調,辨證同前,守前方加減。
三診:2019-06-03
時咳嗽,無氣促,納差,飯後腹脹,時有腹痛,二便調,辨證同前,守前方加減。
目前患者偶有咳嗽,無氣促,納寐好,生活能自理,實作“帶瘤生存”。
現在“帶瘤生存”的觀念已成為中西醫惡性良性腫瘤學界的一個廣泛共識,客觀上推動并反映了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政策的轉變,并從觀念上摒棄了惡性良性腫瘤的“過度治療”,使無法痊愈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促進了惡性良性腫瘤的合理化和人性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