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作者:娛館長

2000年,在某頒獎典禮上,一位女記者當着所有觀衆的面怒罵王志文:

“你不要太狂,你信不信我可以讓你混不下去!”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聞言,王志文毫不在意,一點也不懼怕對方的威脅,

丢下一句:“别吹牛了”,便扭頭就走。

然而,令王志文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女記者的話并非隻是戲言。

次日淩晨,經紀人匆忙地将王志文叫醒,拿着五份娛樂日報丢在他的面前。

“你惹大事了!”

聽到經紀人的話,王志文不緊不慢地拿起報紙,

隻見那頭版頭條上赫然擺着他的照片,

而标題更是吓人,《王志文不懂感恩——公開檢讨書》。

這,就是那位女記者給王志文的“下馬威”。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在這之後的三天時間裡,輿論持續發酵,三十餘名記者借機聯名向王志文發難。

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之下,王志文的聲譽一落千丈,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

若是換做其他人,可能這時候早已選擇低頭,“破财消災”,避免輿情進一步惡化。

但王志文顯然不是常人,面對如此情況,他不僅沒有向記者們低頭,

反而放任那些流言蜚語,似乎這些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王志文如此有底氣的“肆無忌憚”?

其實啊,這一切還得從王志文的“别樣”演藝路說起。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01 少年自強

1966年,王志文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勞工家庭裡。

雖然王志文小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

但好在父母都很疼愛他,是以他的童年生活過得非常幸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父親,

而王志文也被生活驅使着,提前的成熟起來。

1979年10月17日,這是王志文最不願回望的一天。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在那一天的早晨,天氣有些微涼,是以當王志文的父親起早上班時,

他特意去看了一眼熟睡中的王志文。

然而,睡得正熟的王志文以為這不過是每天例行的暫别,

于是便沒有說話,隻是朦胧地瞅了一眼父親後又繼續睡覺。

但,彼時的王志文沒有想到,這會是他最後一次看見父親。

這一次的道别,竟然會成為永别。

就在幾個小時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的父親帶走,

徒留下傷心不已的他獨守人間。

可是,逝者已矣,生者還需前行。

畢竟人不能總活在回憶當中。

為了幫助母親緩解家中的經濟壓力,王志文便想要辍學回家,提前進入社會工作。

然而,這一次王志文的母親卻是不同意了。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孩子,你要知道,堅持理想,永遠比掙錢要重要。”

在王志文的回憶裡,他永遠不會忘記母親紅着眼睛對他說的這句話。

後來每次受到金錢迷惑,想要動搖的時候,王志文都會想起它,

這成為了他堅持不放棄的動力,鞭策着他前行。

1983年,為了響應國家文藝活動複興的号召,央視春晚第一次在全國百姓面前亮相。

而也正是通過這一次的春晚,讓年少的王志文看到了一條别樣的人生路——當演員。

可是,藝考不比普通聯考簡單,

尤其在那個年代,除了少數幾個學校之外,其他地方并不招生。

這讓“半道出家”的王志文不僅得花時間重頭學習演戲,還得操心如何湊齊路費。

要知道那時候的中國可沒有現在這麼便攜的通行方式,

就算再節省,王志文也得準備至少200塊的車費,

而當時王志文母親一個月的工資也僅有35塊。

情急之下,王志文隻好再次懇求母親:

“這200塊錢就算是我借的,以後我有錢了,一定還給您!”

王志文後來回憶道,當他那天說完這句話後,母親隻是歎了一口氣,什麼話都沒有說。

正當他以為母親不支援他,心灰意冷了幾天後,母親卻突然将200塊錢交給了他。

而直到後來為人父了,王志文才明白母親為何歎氣。

父母之恩,哪是能夠還得清的啊!

就這樣,王志文揣着200塊錢和簡單的行李,便朝着夢想奔赴而去。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宋濂曾在《送東陽馬生序》中這樣形容自己的求學路: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而這恰好也是王志文的經曆寫照。

三天兩夜,五十個小時的路程,途中的各種困難讓王志文精疲力竭,

到了成都後甚至一度無法正常地站立行走。

但是,古往今來,凡是成大事者,必先遭受磨難,

唯有曆經艱難險阻,才能知曉勝利的來之不易。

最終,在克服掉所有的困難之後,王志文以成都區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藝術科的考試,

他接下來隻需要在普通聯考裡達到合格的水準,就能夠順利地升入藝校。

然而,就在此時,命運卻再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1984年6月22日,在距離聯考僅剩不到半個月的時候,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把王志文送進了醫院。

雖然這一次的事故沒有危及他的性命,

但三個月的靜養期卻似乎讓他必須得放棄掉當年的聯考。

可是,距離夢想如此之近,王志文又怎麼能夠輕易放棄?

是以,王志文咬着牙對母親說:“我就是爬也要爬進考場!”

于是,1984年上海市的聯考考場上出現了一個“怪人”。

這個怪人不僅腦袋上裹着繃帶,腿上還打着石膏,答題時龇牙咧嘴的,

而且在每一場考試開始和結束時,都要專人來接他,将其擡着走。

這個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志文。

所幸,王志文的堅持沒有被辜負,複試的文化科王志文再獲第一,

最終以雙榜第一的成績被北影錄取,

而他也成為了北影曆史上唯一一個被“擡”進學校的演員。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02 實力逆襲

對于吃表演這口飯的演員而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鏡頭感,

而鏡頭感,說白了就是長得好看。

但是,對于王志文來講,在盡是俊男靓女的北影,他的容貌并不突出,

也正因為這樣,大學時期的王志文并不被任何人看好,甚至他的表演課老師都坦言:

“我們招你進來,隻是為了讓你研究理論的,你是上不了台面的!”

可是,如果王志文認命了,那就不是他了。

當學校和老師們不願給他機會時,他便降低身段,

跟那些非科班跑龍套的演員們一起尋找機會。

他始終堅信,隻要能給别人看見他的機會,他一定可以成功!

王志文人生中的第一部戲是《老三屆》,他出演的片酬是三百元。

而在他演這部戲的三十年後,也有一位小鮮肉開始了自己的熒幕處女秀,

不過他的片酬是2000萬,或許,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随後幾年裡,王志文一直在各種片場鍛煉自己,同時也在四處謀求展現自己的機會。

1988年,在王志文大四畢業這年,

他終于等來了他久違的機會——在某電影裡飾演男一号。

但正當他準備沖到片場大顯身手,讓導演看到他的演技時,

導演卻皺着眉頭看了他一眼,表示選錯人了,将王志文給“退貨”了。

奇恥大辱,莫過于此!

備受羞辱的王志文載興而去,敗興而歸,

而這也是他第一次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道路。

所幸,最終王志文還是說服了自己:

“并非是你不行,而是那些庸人不懂天才。”

畢業後的王志文如同所有人預想的那樣留在了北影,成為了一名“理論研究員”。

但是,王志文卻又是超乎了旁人的想象,在課餘的時間,

他依然活躍在各種片場,甚至有時拉下臉來給自己的學生跑龍套。

面對外界的嘲笑,王志文不以為意,隻是簡單地回應了七個字:“時間會證明一切。”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有言道:“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91年,在跑了四年龍套之後,王志文終于在《南行記》裡當上了主角,

而就是這第一次得到機會,便讓他斬獲了第2屆“金熊貓獎”最佳男主角。

這一次的獲獎讓許多導演開始注意到王志文,在這其中便有趙寶剛。

彼時,趙寶剛正在發愁無法為《過把瘾》找到合适的男主角,

于是當他在電視上看到王志文時,立即眼前一亮: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方言!

1992年,《過把瘾》一經播出,便立即引起轟動,成為了現象級的作品。

而這部電視劇之是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與王志文的卓越演技密不可分。

在劇中,王志文飾演的方言,穿着松垮的西裝,梳着大背頭,笑容痞中帶甜,讓人着迷。

尤其是當他念出那句台詞:“如果我說我愛你,你相信嗎”時,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不知道讓多少年輕少女對着電視機連忙回答:“相信”。

那一年,28歲的王志文,真的火了!

通過這部劇,王志文榮獲了當年的“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這是對王志文實力的肯定,也是對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最好的回擊。

步步常由逆境行,極知造物欲其成。

“我王志文,就是主角!”

縱觀王志文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他絕對無愧于天才之名。

陳凱歌曾經贊揚他:“在豪放的同時,可以捕捉各種細膩的感受。”

王勁松則“嫉妒”他,直言:“他的戲是可以用‘聽’的”。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黑冰》裡,王志文飾演的郭小鵬那長達1700字的旁白,

至今仍然被奉為台詞的經典教科書。

在電視劇《永不瞑目》裡,王志文全程沒有一次出鏡,

僅憑借着念旁白就達到喧賓奪主的效果,備受觀衆好評。

《叛逆者》中,那文绉绉的台詞連導演都直呼原作者是個“瘋子”,

正常人現實中怎麼可能這樣說話,

然而王志文卻愣是把那些台詞念得自然得體。

無論是吐字、眼神,亦或者一個小動作,皆在告訴觀衆,他就是顧慎言。

如果說,念台詞要評選出一個王者的話,那王志文一定當仁不讓,

以至于在前兩年熱播的綜藝《聲臨其境》中,竟然無人敢挑戰王志文的角色。

王志文,是一個光用聲音就能征服觀衆的男神。

而也正因為如此,王志文成為了中國影壇第一位電視劇獎項的“大滿貫”得主。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在媒體面前,他卻總是不受待見,

甚至讓媒體們評說最不喜歡的演員,王志文必然會榜上有名。

03 桀骜不馴

很多人都說,王志文的情商實在是低得吓人,因為他辦的那些事實在是太離譜了。

有一次,王志文受邀參加《芬妮的微笑》的首映禮,

本來這部電影剛剛在俄羅斯獲了獎,導演想要借此炫耀一下,

結果王志文上去一句“莫斯科人簡直瞎了眼”,讓其當場下不來台。

當有媒體讓他評價一下陳凱歌的新劇《我心飛揚》時,

他直接狂噴陳凱歌拍戲虎頭蛇尾,最後三分之一簡直就是“國小生水準”。

不過,上面這兩次還算是小事,

當年那場“記者門”事件才是他“低情商”的巅峰之作。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在那場頒獎典禮上,一位女記者照例對王志文進行采訪,

而采訪的過程中雙方也是相敬如賓,和和氣氣的。

在采訪結束後,女記者想着跟王志文結個善緣,

便遞出去自己的名片,而王志文也接了下來。

事件到這裡,其實還算比較圓滿,但好巧不巧的是記者因為有東西忘拿傳回了一趟,

好巧不巧王志文有一塊口香糖在嘴裡,沒地方吐,隻好吐在名片上。

于是乎,備感侮辱的女記者便對着王志文怒罵。

而王志文則全然沒有歉意,選擇與記者硬剛,于是便有了文章一開始的那一幕。

王志文的臭脾氣讓他在圈内得罪了不少人,

以至于連母親也曾勸他:“你脾氣要好一點。”

但王志文卻不這麼想,他認為自己身為演員,

隻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其他的一律都不重要。

看到不喜歡的東西就直說,

看到不想理的人絕不虛與委蛇,

看到做得不好的地方就直接提出來。

這,就是王志文的人生态度,怎能更改?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實際上,王志文并非是真正的“低情商”,

相反對待他人,尤其是朋友、親人,簡直不要太好。

仔細搜尋王志文朋友對他的評價,

你會發現他們均表示王志文是一個懂得感恩,并且重情義的人。

有一次趙寶剛帶傷赴宴,酒桌上皆是圈内大佬,

是以面對他們的勸酒,趙寶剛隻好硬着頭皮喝。

然而,碰巧當天王志文也在現場,于是他便執意替趙寶剛擋酒,

絲毫不在意這會惹得在場的大佬們不快。

後來趙寶剛回憶:那一刻我就知道,王志文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可以說,王志文是一個極度純粹的人,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演員這條路上登峰造極。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04 晚景凄涼

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因為人人都可以在鏡頭前展示自己;

這也是一個很壞的時代,因為流量為王,真正的實力往往鬥不過炒作。

2019年,王志文主演的電影《最長一槍》被影院提前下線。

上映25天,票房856萬,豆瓣評分僅有6.2。

就連王志文都自嘲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

實際上,像王志文這樣的“不得志”,在影視圈還有很多。

當年《百鳥朝鳳》剛剛上映的時候,因為碰巧撞上了某位小鮮肉的作品,

迫使導演給影線的老闆們下跪,才求得一點點排片。

在央視節目《開講了》上,李雪健被年輕男演員質疑一天三萬塊的片酬,

氣得“老戲骨”幾近哽咽。

然而,三萬塊錢也不過是某爽的百分之一罷了。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與這些“不得志”的“老人們”相比,有些小鮮肉的名氣來得實在不要太容易。

前幾個月聯考,某位小鮮肉遭遇翻車,成績居然連專科線都沒過,

要知道在這之前他可是一直以“學霸”的身份自居。

再往前,某位北影博士,用一句“知網是什麼”,

将自己“天才”的标簽變成笑柄,甚至再後來推動了整個教育界改革。

由此可見,在資本的炒作之下,有沒有演技實力根本不重要,

甚至于“你存不存在”都不重要,

電視劇《巡回檢查組》裡“人造明星”那一橋段就是對現實的最好諷刺。

然而,這樣“空洞”的,“畸形”的藝術圈又為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在鄰國電影沖擊奧斯卡,在為現實社會“醫病”的時候,

我們的明星則醉心于炒作,天天直播賣酒、帶貨。

請問,你們還知道自己是一個演員嗎?

王志文曾說:“錢,我喜歡,我跟它沒仇。拍廣告挺誘人,掙錢快,

但這錢我掙得不舒服,我覺得是在賣,而且賣的就是這張臉,我覺得挺沒勁的。”

而這,也就是王志文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原因。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可能會陷入很長一段低迷,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我們在為昨天還債。”

這是一位足球界名嘴對國足的評價,而這也适用于影視圈。

在過去的十年裡,在“金元”遊戲的刺激下,

足球與影視圈都被吹起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天價的球員費、演員的演出費看得人瞠目結舌。

然而,十年後的今天,泡沫破滅了,隻留下了一地雞毛。

足球圈,三億歸化的球員一場沒踢跑了,國足的世界杯隻能停在預選賽。

演藝圈,鄭“小花旦”欠稅跑路,遠遁海外,

吳姓小鮮肉锒铛入獄,引出一條“邪惡”的利益鍊。

試問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王志文曾經在《愛你不容易》裡有這樣一句歌詞:

“在人潮洶湧的都市,尋找内心完美的自我。”

而現在的影視圈就迫切地需要這樣一種态度,

一種能夠靜下心來,沉澱自己的态度。

在經濟學中,金錢的本質被列為商品,

它本身是不存在任何價值的,它隻是被用來衡量價值的工具。

可是,在利益熏心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金錢至上的觀念讓我們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我們在金錢之外要追求的那些東西。

而那些,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是以啊,朋友們,請摒棄掉欲望的侵擾,在生活中擁抱真實的自己,

隻有做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無愧于來到這個世界,

才能生而為人,不留遺憾。

拒拍廣告,惹怒30家記者,“戲骨”王志文的落寞,該怪情商低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