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緊撥開“謎霧”吧

作者:廖昊
趕緊撥開“謎霧”吧

——《八角亭謎霧》觀後感

羅遇真

最近在某視訊網站的迷霧劇場看到《八角亭謎霧》,覺得應該不會差,迷霧劇場已推出幾部優質懸疑類題材短劇集内容,去年的《隐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8分,十分成功。我是個懸疑迷,看到“謎霧”二字還能不好奇?這一打開,沒想到還挺有料,前面幾集是真不錯。但後面畫風就開始不對勁了,加入了很多沒必要的東西,非常拖拉和啰嗦,但我還是堅持看完,因為演員表現都挺好,視覺效果也不錯。

劇中一開始用大量間接且較含混的方式介紹一個家庭,出場人物太多,一時你可能記不住,如果情節更簡明些,不僅有助于觀衆快速認識人物了解背景,也能提升劇集的質感,但在這方面差一些。

這是發生在一個家庭的故事,玄家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是大哥(祖峰飾演),其中兩個妹妹感情是很不好的,具體原因有待後面交代,另一家是經營昆劇團的夫妻倆,兩個我喜歡的實力派演員吳越和邢岷山飾演,但他倆在頭幾集幾乎沒什麼交代,就是出現了一下。還有一個家庭是跟蹤玄念玫的小混混一家。

故事開始交代十八年前玄家的一個女兒被害,至今兇手沒有找到。而現在,他家又一個女孩玄念玫也滿十八歲了,是他兒子的女兒,而且跟意外去世的他妹妹玄珍長得一模一樣。這就更增加了懸疑感。更玄乎的是,念玫放學後被一個小混混跟蹤,當天那混混就死了。

不得不說,這是個懸疑劇最飽滿最懸疑的開頭了。

因而前面兩集我覺得挺好的,在情節上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懷着十分的好奇和十二分的期待。

但到了後面就越來越啰嗦,如果說前面幾集因為好奇和懸疑感會讓人興奮地看下去,并且忽略了其中的不足,到了後面,越來越無關緊要和重複的細枝末節就太多了,導演是否完全低估了觀衆的智商,一些回憶的東西無數次閃回,是怕大家記不住?還是要增加劇的時長?我甚至看到有人說這個劇一部電影的時長都夠了。

劇集到了中間,還沒有任何眉目,警察(尤其段奕宏飾演那個)似乎沒發揮多大作用,在結尾之前,這個與玄家有重大關聯的兇手始終沒被交代多少,畢竟這不是個路人,是否忽略得太刻意了?

我認為浪費在玄珍大哥身上的時長太多了,沒有必要無數次展現他經曆了十八年前喪妹之痛和有些神經過敏的狀态,家裡人的那種壓抑和痛苦不需要一次次渲染,且不說已經過去十幾年,其實觀衆早已經感受到了那種壓抑,沒必要一直主觀地介紹每個家庭成員的内心世界和沖突,現在最要的是:趕緊地,快撥開“謎霧”吧!不要在多餘的地方浪費時間。

作為一個懸疑劇,我認為邏輯和節奏非常重要,我們在知曉案件未偵破的點之後,最想且最應該看到的是案件的推進,而編劇之後就一直在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情感裡兜圈子,有些地方用一分鐘足夠的,偏偏要用七八分鐘,看了五六集,平常的高品質懸疑劇,已經快接近結尾了,這還在家庭内部打轉。

我想這個故事一定會有個出乎意料的結局,這個案子本身是非常有深度的,但這種深度都在無用的人物情感上糟蹋了,我想如果減掉三分之一會好一些。

直到最後兩三集,劇情算有了點進展,一個真正的内心有些變态的人物浮出水面,但與之前那些家庭内部呈現毫無關系,這個逐漸被暴露的人就是昆劇團團長,而他被發現也有些偶然,在這之前我們知道,十幾年前,玄家兩個姐妹都去了戲曲團學戲,這是一個重合點,結合家庭沖突和兩姐妹之間的那些事情,逐漸揪出了兩姐妹因為性格和感情的不合而導緻的悲劇。

玄珍飛揚跋扈、傲慢任性,與丁團長暧昧,甚至生下了念玫,而丁團長又是個異裝癖,心理上也存在嚴重問題,兩人的糾葛,成為了悲劇的導火索。案子可算是結了,但你發現,中間那些交代仿佛非常冗長,充滿了多餘的東西,很多觀衆想必看到中間就忍不了打了低分直接棄劇了。這也導緻了它開頭九點一,後面隻有五六分。

劇中有很多偶然,以及不太複雜的推理,但我們會想,為什麼十八年前沒有被發現呢?一切都用巧合來解釋,雖然也行,但觀衆的滿意度降低了。我始終覺得,懸疑劇最忌啰嗦,總的來說,這個劇質感本來不錯,演員和視效都不錯,就是被情節推進拖了後腿。

【來源:株洲日報數字版_株洲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