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作者:銳加教育

現在的媽媽們,真可謂: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講的了書本,懂得了琴棋,掙得了學費,想得了創意!簡直就是超人+鋼鐵俠+奧特曼。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強大的不要不要的!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事實上,能在孩子面前撒個嬌、示個弱的媽媽更加厲害。

适當的撒嬌示弱不僅能拉近親子關系,更能極大程度激發孩子内心的積極力量。

有一個會撒嬌的媽媽,也是孩子最大的幸福。

1

會撒嬌,孩子更配合

最近看到一篇國小生寫的小作文,題為《愛撒嬌的媽媽》,有趣又溫馨。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令家長頭疼的,當數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了。

比如到了睡覺時間,孩子磨磨蹭蹭遲遲不上床; 早上喊孩子刷牙,他就是不願意刷; 讓孩子幫忙做點事,他也懶得動身子······

這些時刻常令媽媽們抓狂。

我們會發現,當媽媽用指令、強硬的語氣跟孩子說話,孩子一般會更排斥,故意和媽媽作對。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而會撒嬌的媽媽,會讓親子對話充滿一種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迅速和孩子建立聯結,激起孩子的“同情心”,孩子更願意配合。

比如喊孩子來洗臉,孩子不聽,可以朝孩子撒嬌:

“哎呀這個毛巾我怎麼擰不動呀。”

孩子聽完,就會躍躍欲試,産生一種想幫忙的熱情,既配合了洗臉,又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掌握一項技能。

到睡覺的時間了,孩子還在玩不願意睡覺,可以跟孩子說:

“媽媽好困呀,想睡覺了,你可以陪媽媽睡覺嗎?”

通常孩子會乖乖地跑過來睡覺。

正如國小生在作文中所寫的那樣:

“媽媽一撒嬌,讓我做的事我都會很聽話地做完。”

媽媽适當的示弱,才能讓孩子更有擔當,恰到好處的撒嬌,才能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如此,孩子才能在媽媽的需要和認可中,越來越能幹。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2

會撒嬌,孩子更獨立、有擔當

在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每當嗯哼和媽媽在一起時,他就會變身小小男子漢,自覺擔起“保護媽媽”的角色。

因為在他的意識中,媽媽是女孩子,是小公主,爸爸不在身邊時他作為男孩子就應該保護媽媽。

和媽媽一起在家,媽媽說:

“你幫我把杯茶拿過來好嗎?”

嗯哼小朋友立馬貼心小管家上線,還附帶小風扇和捏腿服務。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自己爬上了高網卻還擔心着媽媽,告訴她不要把手伸進網格,怕她的手會卡住,會受傷。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在節目中,可以看到霍思燕經常撒嬌或者像對待同齡朋友一樣來對嗯哼說:

“嗯哼,你可以幫媽媽拿這個嗎?”

“嗯哼,我害怕這個,媽媽不行!”‍

通過這種在很多父母眼裡“偷懶”甚至“示弱”的方式,霍思燕把嗯哼培養成了一個小暖男,也讓小小的他擁有了照顧别人的意識和能力。

他會買熱咖啡給媽媽因為擔心天氣太冷媽媽會感冒,他也會主動拿出零食分享給弟弟妹妹。

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需要一個心理平衡的,你太強了,他就弱了,因為他已經形成了依賴。

相反,你弱一點,他就知道自己要強大才能保護你。

媽媽在孩子面前懂得撒嬌,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最佳捷徑。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被媽媽需要的孩子不會自私,因為他們懂得心疼身邊的親人,懂得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并且能夠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一個人的幸福感,往往來自于最愛之人的需要。

适當的需要、及時的鼓勵、誠懇的尊重,比大包大攬、大呼小叫更能令孩子感受到愛,感受到發自肺腑的溫暖。

太過能幹的媽媽,即便對家庭對孩子傾盡了全部心血,終究是缺了幾分生動,而這幾分生動的情趣,會撒嬌的媽媽身上有。

3

愛撒嬌,親子關系更好

知乎有一個問題: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

有個高贊的評論說:

小時候我成績不好,還不愛學習,但我媽不但不輔導,還經常“裝笨”。

每天放學,我媽就要我把學校教的知識給她講一遍:

“今天學了什麼?你來當媽媽的老師好不好?”

還時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你是怎麼解的呀?講給媽媽聽。”

遇到他也講不清的地方,就讓他第二天去學校問老師:

“這個問題不弄懂,媽媽吃飯都不香了。”

最後,媽媽每次都會變着法子誇他:

“哎呀,我咋沒想到呢,你比媽媽小時候強太多了。”

因為又當學生又當“老師”,他學習的勁頭和成就感都很大,一直在進步。

現在的他,考上了一所不錯的985大學。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媽媽不是萬能的,适當示弱撒嬌,才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我們總是去溺愛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生怕孩子吃苦受累。

很多老人,在孩子結婚後,也舍不得讓他承擔一個丈夫的責任,這樣的習慣讓孩子沒有責任心,總是過度的去依賴他人。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小萌娃劉栩溪噙着淚登上高台,大家還以為她受了什麼委屈,誰知道小家夥是來吐槽的,開口就冒了一句:

“媽媽,你可不可以不向爸爸撒嬌了?”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衆人聞言樂成一團,劉栩溪自己也破涕為笑,繪聲繪色地向大家表演起媽媽在家撒嬌的樣子。

台下的爸爸則笑着說了一句富有哲思的話:“寶貝,這就是生活!”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一看這個情景,就知道這家人的生活溫馨美好。

一個會撒嬌的媽媽,多半是溫柔體貼且知情識趣的,眼中有情、嘴角含笑,在媽媽影響下,家庭氣氛輕松和諧,爸爸體貼,孩子幸福。

日本電影《小花的味增湯》,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女主角千惠不幸身患乳腺癌,她冒着生命危險,千辛萬苦生下了女兒小花,但孱弱的身體讓她明白,死神随時會召喚自己,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她要教小花學會做飯。

千惠從來不會指令女兒,也不會在女兒面前掩飾病情僞裝強大,她總是柔柔的撒嬌:

“小花,拜托你做味增湯哦!”

母女倆一起在廚房忙活,美食與母愛,讓時光都溫柔了起來。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電影《小花的味增湯》

姐姐志保不明白千惠的用心,她大聲地批評千惠:

“别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手腳來用。”

撒嬌的媽媽,示弱的媽媽,是因為自己懶才利用孩子做事嗎?并不是,媽媽知道,自己不能照顧孩子一生,那不如輕輕放手,教孩子獨立生活的本領。

影片結尾,小花向媽媽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味增湯,媽媽離去後,小花依然能好好的生活,她學會的不僅是一道美味,還有愛與成長。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理學上有個詞,叫示弱效應。

示弱不一定是真的弱,而是讓對方看到你的弱,而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激起了保護欲與自信心。

媽媽向孩子示弱,是用撒嬌的方式向孩子發出成長的請柬。

在幫助媽媽的過程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變得自信、獨立、勇于擔當、有責任感,小暖男和小棉祅,就是這樣養成的。

會撒嬌,不是真的耍賴,也不是真的懶惰,而是培養孩子獨立、善良、懂得關心他人的美好品格,是提升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幸福感。

在這個世界,母愛有很多種表現方式,一針一線的惦記與溫情是母愛,一日三餐殚精竭慮的照顧是母愛。

而會撒嬌,也是一種别開生面的母愛。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比起強撐着疲憊、帶着糟糕的心情陪伴孩子,媽媽懂得愛自己,調整好狀态再面對孩子,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當然,跟孩子撒嬌要選擇合适的時機、厘清楚事情。

在孩子力所能及、或者“跳一跳、夠得着”的事情上撒嬌、示弱,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有推動作用的。

而在孩子真正需要指導和幫助的時候,媽媽還是要負起責任,給孩子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或幫助。

更多精品文章,歡迎關注銳加教育

- The End -

聰明的媽媽懂得“撒嬌”,孩子都吃這一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