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作者:九九看片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名家荟萃、精彩絕倫

《城市之光》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城市之光》(City Lights)于1931年3月7日上映。是喜劇大師查理·卓别林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無聲影片,這也是他第74部作品。電影講述了一個流浪漢與賣花女的愛情故事。影片誕生之時正是美國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時期,卓别林也将此社會現實融入到影片的創作中。

《城市之光》在世界範圍内取得了成功,深受世界各地觀衆的喜愛。本片也成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典藏珍品。影片《城市之光》是卓别林的最後一部無聲影片,但也象征着卓别林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目前,影片《城市之光》已經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預示着該片藝術價值的肯定與成就。影片具有強烈的社會性與批判性。影片中流浪漢的執着與富翁反反複複,悲喜無常,表達了當時所處的經濟危機,社會上層階級對勞動者緩和危機,偶爾會放寬政策,卓别林通過流浪漢與富翁的際遇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巧妙的表達出來。

《阿甘正傳》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阿甘正傳》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迹的勵志故事 。

《阿甘正傳》于1995年獲得第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2014年9月5日,在該片上映20周年之際,《阿甘正傳》IMAX版本開始在全美上映

阿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正常世界中的英雄形象,與傳統觀念背道而馳,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反主流性。他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不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且是對曆史的直接圖解。這種視覺化的比喻在影片的第一個鏡頭中得到生動的暗示:一根羽毛飄飄蕩蕩,吹過民居和馬路,最後落到阿甘的腳下,優雅卻平淡無奇,随意而又有必然性。湯姆·漢克斯把阿甘從曆史的投影變為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阿甘是一個占據着成年人軀體的幼童、一個聖賢級的傻子、一個超越真實的普通人、一個代表着民族個性的小人物。

《摩登時代》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于1936年2月25日上映。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本片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勞工查理(卓别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着密切的聯系。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着人性的光輝。

這部《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别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摩登時代》是卓别林默片時代最後的收尾之作。現在回顧《摩登時代》的拍攝年代,我們不得不佩服卓别林的強大。此部影片攝制于1935年,這時好萊塢已經是有聲電影的天下,無聲電影已經瀕臨退出曆史舞台的邊緣,而局部彩色片也在這一年誕生,這是一個電影攝制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但很多人總是固守着一些東西不肯放棄,這并不能說明他們古闆!正如音樂屆的恩雅一般,卓别林就用他的《摩登時代》向我們證明了這種堅持的偉大。卓别林始終認為肢體語言的表現才是電影藝術的真正的精髓,而這一理念在現今電影技術大爆炸的今天依然極具指導意義。在卓别林的堅持下《摩登時代》正如傳統無聲電影一樣屏蔽了對白,隻留下少許音響和背景人聲,而它也證明,經典不會因為形式而失去它的色彩。

《計程車司機》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計程車司機》是1976年由馬丁·斯科西斯執導,保羅·施拉德編劇的美國劇情片。該片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視角講述發生在越戰結束後的紐約,這時美國上下都頗為尴尬迷茫。他每天開着出租汽車目睹着紐約的堕落,最後卻戲劇般成為了公衆英雄。

該片獲得1976年第2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榈獎。以及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四項提名獎

《出租汽車司機》是西科塞斯最具裡程碑意義的一部作品,片中所蘊涵的現實意義和深刻思想足以被列為世界百年電影中的極品。西科塞斯通過灰暗的色調構築了紐約繁華卻冷漠的氣氛,多次對特拉維斯的眼部特寫更突出了城市中人的孤寂與悲涼。

《黑暗騎士》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于2008年全球公映。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由克裡斯托弗·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俠影之謎》。本片是所有蝙蝠俠電影中第一次沒有在片名中使用“蝙蝠俠”這個詞的,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将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成為了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億美元俱樂部”的超級英雄電影。

該片榮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等獎項

如果說《黑暗騎士》是它這個類型片中最老道最有野心的作品,那麼絕不是在誇張。在概念化、創作、演出和導演等方面,它超越了所有《蝙蝠俠》系列,甚至超越了它令人驚歎的前集。這部諾蘭掌舵的《俠影之謎》續篇,是一部黑暗、複雜又令人心神不甯的電影,至少因為它把漫畫英雄嫁接到真實作實的藍圖上,而非僅僅造出一個身穿彈性纖維服裝的超人。而盡管這樣的差别也許對那些引頸期盼鬥篷騎士回歸的人來說,并無大的不同,但我卻可以在此說:《黑暗騎士》是迄今為止真正取得巨大藝術成就的第一部漫畫改編電影。

《穆赫蘭道》

影壇經典回顧—好萊塢篇(六)

《穆赫蘭道》于2001年10月19日在美國上映。是由大衛·林奇執導,娜奧米·沃茨、勞拉·哈靈、賈斯汀·塞洛克斯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該片講述了在經曆了一場在蜿蜒的穆赫蘭道上并令其失憶的車禍後,麗塔和一個立志要做好萊塢演員的女孩貝蒂圍繞着洛杉矶尋找線索和答案,随之而來的是一個扭曲的超乎夢想與現實的冒險故事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第54屆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該片的叙事手法略微新穎,用了當時頗受觀衆們青睐的平行叙事手法,情節乍一看颠三倒四,但最終折射出“萬花筒”般的迷離而深邃的光彩。該片絕對不是一部易懂的電影,散亂在各個角落的故事和來回跳躍的鏡頭像是在考驗着觀衆的心智和耐心,輪廓一點一點地清晰,如同一個人在早上醒來竭盡全力在回憶着昨晚的夢境。觀衆必須一遍一遍反複留意那些看似毫不相幹的細節,但即使是這些獨具匠心的細節,比起該片深邃的主題、扣人心弦的情節發展和非凡的技巧也隻能黯然失色

更多精彩後續逐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