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随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逐漸加大,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但目前我國養老财富的儲備缺口相比歐美國家來說依然較大。據了解,目前我國的養老仍然以第一支柱的養老金為主,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個人商業保險參保率不足20%。
近年來,第一支柱國家基本養老供需沖突較為突出,亟需第二三支柱補充。為此,國家也大力支援發展商業養老金,希望通過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來構築一個健全的養老保障體系。繼2018年稅延養老險推出之後,2021年6月起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展開試點。
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加速布局這個巨大的市場,其中以中國平安最為活躍,平安在半年時間内就推出重磅打造的禦享财富保險産品,并且借助網際網路市場的推廣,一時間風頭無二,赢得了市場的大量關注。但是通過對于其産品的了解,卻發現這個平安自诩的硬核産品,卻似乎有些言過其實。
突出快返型特征,違背養老初衷
據了解,平安禦享财富這款産品屬于快返型年金險,繳款3年或5年,能夠從第5年開始領錢,領錢時間是比較快的,8年滿期後主險合同終止。但是作為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年金險是以養老保障為目的,從今年6月的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來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應該以領取年齡在60周歲及以上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産品為主,且領取期不得短于10年。
早前銀保監會也曾表示,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不僅有利于豐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産品供給,鞏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也有利于培育“長期投資長期回報、價值投資創造價值、穩健投資合理回報”的成熟理念。說明國家對于商業養老産品的初衷,是以長期積累為主,通過長期投資理念為以後積累更多的養老金,而不是做一些快返型的産品來吸引顧客,這顯然有違養老保險的初衷。
其實保險公司做出這樣的決策也無可厚非,因為短期推出快返型産品,可以更快地打開市場,為以後占據商業養老保險這個巨大的市場做準備。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91億人,占比13.5%,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已高于世界平均水準。

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世界平均水準的的同時,我國商業養老保險卻剛剛起步。據了解,目前我國社保還是養老金收入主要來源,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個人商業保險參保率不足20%,對比國外,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具有養老保險功能的人身保險保費收入占全部人身險保費收入的50%,其中養老年金保險占比超過35%。
從這也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養老保險雖然處于萌芽階段,但是市場空間巨大。根據專業人士預測,未來如果我國養老險市場佔有率能達到35%,那麼養老險保費收入提升空間可達1.5萬億元;若養老險市場佔有率能達50%,則養老險保費收入提升空間可達2.5萬億元。
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也難怪平安會先通過禦享财富這樣的快返型産品來打開市場,為吸引市場流量。但是保障期限越長的養老年金保險,對險企經營水準的要求也越高。如果平安一開始就定位于快返型的養老年金保險,那麼未來如何應對市場的挑戰呢?這樣是否會影響其長期管理的實踐經驗呢?
其實不隻是禦享财富有這樣的缺陷,市場上大多數的年金保險都隻注重積累期設計,對于領取期的服務創新不足,産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對保障範圍、責任費率都相差不多,産品形态相對單一。
收益率真如宣傳的那樣高嗎?
通過平安的官網可以得知,禦享财富系列有通用版和養老版兩種組合,其中通用版全稱為“平安禦享财富保險産品計劃”,由平安禦享财富年金保險、平安聚财寶、終身壽險(萬能型)組成。
養老版全稱為“平安禦享财富養老年金保險産品計劃”,由平安禦享财富養老年金保險、平安聚财寶、終身壽險(萬能型)和平安聚财寶、養老年金保險(萬能型)組成。
根據禦享财富的宣傳,之是以有這樣的組合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通過對禦享财富通用版收益率的測算可以得出,這個版本的内部報酬率(IRR)為1.74%(養老版的IRR為1.94%,稍微高一點)并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是僅僅比一年期定存高一丁點,但是和貨币基金相比,還是有所差距的。參考最新的國債逆回購利率,這個收益基本上跑輸了0.8%左右。
是以,平安的業務員在推廣禦享财富這個産品時,都會建議客戶一定要附加萬能賬戶,否則收益率可能遠遠跑不過銀行定存。但是這些業務員宣傳的時候,都會刻意宣傳近一年公司的聚财寶結算利率在5%左右,但是這隻能作為一個參考标準,實際上萬能險賬戶有高中低三擋預計收益,抵擋的收益僅為1.75%,中高檔的話那是要做的好才行,并不是一定會實作的收益。
附加萬能賬戶後,主險返的錢不會直接回到客戶手裡,而是存進萬能賬戶,通過這個聚财寶的萬能賬戶的營運,在裡面複利增值。
是以,禦享财富這款年金養老險的收益主要是由主險收益和萬能險收益結合起來的,通過測算可以得知,主險的收益僅為1.74%,甚至不如貨币基金高,而萬能賬戶隻能保證最低收益1.75%,至于宣傳上說的近年來公司收益5%,那都是過往的業績,并不能代表未來。這就像去年張坤旗下的基金大漲,但是今年卻滑鐵盧一樣,參考過往的業績雖然有一定價值,但是以此為基準就謬以千裡了。
無論怎麼宣傳,這類商業年金險的第一基本屬性是年金險,類似于鎖定本金時間很長的固收類産品,其次希望在長時間内獲得一個較好的穩定收益,對抗貨币貶值。這就是養老年金的意義,至于高收益根本不存在的,既有高收益又沒有風險的投資理财,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是以,禦享财富的收益率并不像其宣傳的那樣高,而把以往的業績當做未來的參考,顯然有一些誤導消費者的意味。
産品涵蓋服務多,但吸引力不足
禦享财富這個産品涵蓋的服務非常多,可以說想得非常周全,把幾乎能解決的問題全部都放進去了,可是這樣組成的産品卻有些不倫不類,雖然服務很多,但是不能突出重點,反而有點畫蛇添足。
首先,禦享财富在收益上較低,這個契合了養老年金的特性,不可厚非。隻是為什麼非要弄出主險和萬能險這樣的組合呢?主險和萬能險的差別就在于一個全殘和身故保險金,除此之外主險相比萬能險來說一點優勢也沒有,如果客戶不急着用錢的話,那麼幹脆把這筆錢放進萬能險裡面,還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其次,就是這個保單可以融資貸款。比如賬戶價值裡有10萬,可以最多把80%,即8萬貸出來。養老金作為養老保障,主要的特征就是長期低風險投資,積累收益用以未來養老所需,但是推出這樣一個可用以融資貸款的功能,一看就不符合養老年金的風格。一旦這些風險抵抗能力較差的老年人聽信唆使,真的把保單用以融資的話,那麼不但養老的作用達不到,還可能給這些老年人造成更大的财務風險。
再次,就是雙保險人制度。所謂的雙保險人制度就是父母可以把自己設為第一被保險人,孩子做第二被保險人。這樣就可以使賬戶存續下去複利增值,伴随兩代人終生,不僅能伴随父母的一生,也能伴随孩子的一生。這個雙保險人制度存在的基礎就是大多數人認為以後的利率水準一定會低于萬能險的1.75%最低保障,說實話,這個可能性很大。但是要知道,被稱為全球漲幅最小的A股,近十年上證50平均收益率為9.6%,中證500為7.4%,如果真有一筆長時間的閑錢,為何一定要去追求1.75%的收益呢?
最後,禦享财富産品的收益率并不高,而且其提供的保障也不全面,如果為了追求高一點的收益,完全可以把錢直接放進萬能險裡面,或者考慮市面上其他保險産品;如果是為了能提供全殘和身故保障的話,那麼用這些多出來的利息都足夠買一份專門保障人身安全的産品了。
總而言之,禦享财富雖然提供了衆多服務,但是實用性并不高,有的功能形同雞肋,而有的則可能産生負面的作用。
結語
随着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問題已經成為越老越多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在養老替代率下降以及政策推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未來我國商業養老保險市場空間巨大。
作為中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平安近來加快布局商業養老金的腳步。禦享财富作為平安2022年的開門紅産品,在其宣傳下成為最近一段時間非常熱門的年金産品。
但是,禦享财富可能并沒有宣傳上的那麼完美,其依然面臨着收益率較低,産品服務雖多卻如同雞肋,實際意義存疑。而且,在功利性的驅動下,通過快返型特征去吸引客戶,更會失去積累管理養老險經驗的機會,是以,平安押寶禦享财富,看似是個如意算盤,實際上卻充滿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