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作者:北京東城

2019年起,東城區堅持“崇文争先”理念,以“工匠精神”和“繡花精神”推進核心區無障礙環境建設精細化管理,高标準高品質完成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項行動的各項目标任務,不斷提升東城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服務水準。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王府井大街盲道通暢無阻,無縫銜接商場入口。

三年來,東城區因地制宜注重微改造、微設計,精細化提升東城無障礙環境;時刻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讓人性化無障礙服務深入東城背街小巷;同時完善監督機制,及時響應居民訴求等措施,全面提升全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品質和城市溫度,為居民創造美好宜居幸福的無障礙生活環境。

精細化改造

無障礙環境提升東城溫度

路口處的智能斑馬線、順暢無遮擋的盲道、友善進入各商場門店的坡道……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作為傳統商業街區的代表——王府井商業街區發生不少改變,各種細微處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讓王府井成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金名片”。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王府井大街各商場門口坡道友善輪椅進入

王府井大街南側的盛錫福、步瀛齋、吳裕泰等門店門口改造空間有限,無法每個店都建出入口坡道,于是加裝了一體化坡道。一頭一尾兩個坡道,市民可以通達近10家門店,解決一排商店的無障礙難題。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王府井大街增設智能斑馬線,過街語音提示可友善視力障礙人群過馬路。

“現在是紅燈,請退回等候。”王府井大街南段和北延段交接處的智能斑馬線格外顯眼。斑馬線上和四周的隔欄都被鑲上燈帶,随着信号燈的改變,燈帶也會随之變換顔色。如果在紅燈時有行人穿行,智能音響裡還會發出禁行的語音提示。這樣的過街語音提示則是為了消除盲人等特殊人群在穿行馬路時的不便。

崇雍大街在環境綜合整治提升之初,就将精細化的無障礙元素融入到改造方案中,例如:在鋪設便道時,會繞過井蓋,進而避免占壓盲道;在設計公交站台時,将路緣石進行坡道處理,便于輪椅上下出行等。東城區無障礙環境改善從細微處着手,将對殘障人士的關懷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米市大街公交站台進行無障礙改造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崇雍大街寬敞的行人便道、筆直的盲道設施。

在轄區無障礙公廁改造中,東城區采用“不動大手術,隻用小針刀”的工作方法,“一廁一方案”,既滿足殘障人士使用需求,也兼顧其他居民使用。此外,加大“七小”門店無障礙環境建設,全力打造“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和“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轄區無障礙公廁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無障礙通道

與此同時,東城區以轄區内8家涉奧酒店,5家涉奧醫院為重點,實施無障礙環境提升工程,共整改提升點位1356個,為服務保障冬奧會、冬殘奧會做出東城貢獻。

人性化服務

無障礙改造深入背街小巷

東城區是中心城區,背街小巷較多。在背街小巷改造中,東城區嘗試融入無障礙的設計和情懷,時刻将關注民生福祉放在首位。

草廠地區大約900戶、2300位居民,其中持證殘障人士有400多人,老年居民也較多。在無障礙專項行動開始後,從業人員挨家挨戶征求居民需求。通過摸底、走訪,決定對胡同院内有輪椅出行需求的居民,因地制宜采取一家一個方案,修建坡道。有的居民家門口空間有限,則會采用安裝扶手的方法。靈活多變的無障礙環境改造,讓人性化服務深入東城的背街小巷。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院落門前無障礙設施

東城區在全市率先編制《東城區無障礙服務工作指南》。指南裡對于無障礙提示辨別、坡道等進行詳細的規範,如:提示服務内容應包括服務熱線、呼叫按鈕、安全提示;使用折疊式坡道如果台階在2層以上應有安全擋闆等。還包括如何帶領視力殘障人士行走、攙扶肢體殘障人士的要領、推行輪椅要領以及常用無障礙服務裝置的使用等内容。

東城區将爬樓服務納入無障礙軟性服務。這項服務主要針對肢體和視力殘障人士,有就醫、康複評估、康複訓練需求。足不出戶,打個電話預約,就有從業人員帶着爬樓機上門,還能乘坐無障礙車去進行免費康複訓練。

近年來,東城區開發推廣“一加五無障礙預約服務呼叫系統”“殘障人士上下樓爬樓和出行預約服務平台”,不斷拓展東城區無障礙服務的内容。三年來,為殘障人士提供上下樓爬樓服務900餘人次,康複巴士擺渡服務3000餘人次,極大改善了社群居民的無障礙出行環境,以更優品質保服務,努力提升人性化的無障礙服務溫度。

全方位監督

建設無障礙環境長效機制

“24路公交站台缺乏緣石坡道”——接到居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後,在市、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專班的協調下,各部門通力合作,僅一天時間就完成整改。區殘聯将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列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項目,完善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關聯機制,對群衆反映的無障礙問題及時反應,及時解決。三年來,區專班落實“接訴即辦”來源的群衆反映無障礙問題1268件,辦結率達到100%。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區政務服務大廳無障礙操作處

“無障礙”更有愛!這樣的東城溫情暖暖

區政務服務大廳一層咨詢台設立的聽力無障礙服務台,真人手語翻譯視訊連線。

東城區殘聯強化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水準。建立起街道監督職責,形成網格員、無障礙監督員、街道綜合執法隊員密切銜接配合的監督工作機制,依托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提高整治整改滿意率和解決率。

與此同時,組建300餘名殘障人士督導員隊伍,不間斷對區内的公交線路、超市、餐館、星級以下酒店、居住小區、便民服務、文化廣場、公共衛生間等無障礙設施進行了實地檢查,排查整改點位,編制體驗報告,開展檢查驗收,促進全區無障礙環境整改與整治工作的落實。

截至目前,全區完成整改點位7000個,整治點位16070個,打造了1條中軸、2個重點商圈、8條精品街區、17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和“一刻鐘無障礙便民服務圈”的無障礙精品工程,形成基本覆寫全域的無障礙通行流線,全區“六大提升工程”戰略布局基本形成,“環境無礙五性”目标要求得到有效展現,基本滿足東城區居民“生活、出行、交流無障礙”目标具體化、個性化的需要,開創了無障礙環境優化提升新局面。

下一步,東城區将以《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和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為契機,進一步強化無障礙環境長效機制建設,提升精治、精細科學管理水準。緊盯無障礙環境建設短闆,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水準,提高智能化服務水準,結合核心區域特點,針對“改造空間狹窄”實際問題,将無障礙環境建設融入街區更新、老城保護提升民生改善之中,同步規劃,推進實施,科學謀劃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藍圖,建設與首善标準相一緻,打造與國際标準相接軌的無障礙環境。

文字:劉旭陽

圖檔:林萱 闫文 張維民 劉旭陽 區殘聯

編輯:張博 洪珊

稽核:魏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