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作者:一更曆史

國慶期間,一部名為《長津湖》的電影,給無數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影視作品是以北韓戰争第二次戰役時期的長津湖戰役為題材,真實地反映出中國人民志願軍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種種不利條件,戰勝不可一世的美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于1950年10月19日赴朝參戰,保家衛國。1953年7月27日,中美雙方在北韓闆門店簽訂停戰協定,标志着曆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争的勝利結束。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考慮到當時北韓百廢待興,停戰之後,一部分志願軍沒有回國,幫助北韓恢複生産。直到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才傳回國内。

大家或許并不清楚,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北韓半島就已經籠罩在戰争的陰影下。之後北韓分裂形成大韓民國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北雙方一直摩擦不斷。

期間,一支半官方半民間組成的“南部軍”(北韓人民南部遊擊軍)武裝力量,活躍于全羅南北道智異山區。

1963年,一位名叫鄭順德的女遊擊隊員被南韓軍警俘虜,除鄭順德之外,還有一位名叫李洪熙的女遊擊隊員被軍警當場擊斃,而鄭順德和李洪熙也被稱作是“北韓戰争最後的戰俘”。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有所疑問:既然北韓戰争已于10年前結束,那為何直到1963年,這些遊擊隊員還一直流竄于山上呢?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條款,同意無條件投降。日本駐北韓總督阿部信行為保障50多萬名日本駐軍及其家屬安全回國,找到了北韓左翼民盟的上司人呂運亨。

1945年9月6日,呂運亨推出了88名政府成員名單,其中就有大家熟悉的李承晚、金九、金日成、曹晚植等人。

沒過多久,美國第24軍進駐北韓,24軍指揮官約翰·霍奇中将于1945年11月成立軍政府取代人民共和國。盟軍沿着北緯38度線劃分北韓半島,形成大韓民國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美國政府占據了三八線以南地區,扶持親美派李承晚上台,蘇聯政府則選擇扶持金日成。南北雙方互不相讓,屢屢發生沖突。

現在大家若提起南韓和北韓這兩個國家誰更富有?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南韓。南韓作為世界上少數的發達國家,其國民經濟水準遠超北邊的鄰居北韓。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但當時卻不這樣,反倒是北韓資本雄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北韓布置大量工業設施,南邊的南韓還沒什麼工業基礎,僅有的農田還被資本家掌控。

南韓經濟底子薄弱,适合耕種的土地被那些地主霸占。加上北韓有不少遊擊隊員留在了南邊,這兩個國家的人民本就同屬一支,不少北韓遊擊隊員聯合南邊老百姓謀劃起義,想要推翻李承晚和美國的殖民統治。(南部軍的雛形)

當時的南韓高層肯定不願意,便派出軍隊前去剿滅這些遊擊隊,反對武裝起義。1947年秋,南韓政府殘忍鎮壓大邱的罷工群衆,導緻3000餘人遇害。

南勞黨(南北韓勞動黨)趁機開始武裝鬥争,主要上司人樸憲永、李承烨逃亡到北方,負責教育訓練滲透。

1948年濟州島爆發“四三事件”,南韓軍隊對濟州島海岸線5公裡範圍實行殘忍的“三光政策”,大約有2萬至3萬多人遭到屠殺。1948年發生的麗天順水起義,更讓整個南韓鬧得不可開交。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1949年6月,南北勞動黨組織合并後,北韓經常派遣特工穿越三八線,進入南韓地區支援南部軍。

因為這些滲透部隊人數不多,南部軍的主力很快被韓美軍隊消滅殆盡,這就使得北韓派出的滲透部隊幾乎是無功而返。

1950年4月底,金日成已有放棄南部軍武裝鬥争的想法。時任南韓總統的李承晚向外界宣布,大韓民國已經把所有南部軍成員消滅,取得這場反遊擊戰的勝利。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突然向南方發起猛烈進攻。沒過幾天,南韓首都漢城就被攻破。1950年8月中旬,金日成已經占領了整個北韓90%的土地。

美國看到這個情況,便迅速集結了15個國家的軍隊,組成“聯合國軍”登陸北韓。1950年10月1日,“聯合國軍”将戰火蔓延至三八線以北,很快占領了北韓的首都平壤。金日成十分慌張,不停地向毛主席請求援助。

經過反複斟酌,第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于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将美軍擊退到三八線以南區域,收複北韓東南部廣大地區。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1953年7月27日,耗時為期近三年的北韓戰争正式結束。根據《北韓停戰協定》規定,在三八線附近建立一個非軍事區作為緩沖區,防止南北雙方繼續沖突。這個緩沖區雖然暫時讓北韓半島迎來和平,但卻加劇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1950年6月北韓戰争正式爆發前,樸憲永曾經向金日成提議讓南勞黨發動20萬人的大規模武裝鬥争,支援北韓人民軍進攻南韓的正面作戰。

但這個提議遭到北韓方面的拒絕,因為南勞黨無法組織如此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内部人員實力參差不齊,不僅無法給北韓人民軍帶來正面幫助,相反還有可能拖後腿。

金日成此時不太支援南勞黨武裝鬥争,使得北韓戰争爆發後,少部分幸存的南部軍隻能在深山密林中不斷逃竄。(南北都不靠,南部軍隻能繼續逃竄)

1951年7月,北韓戰争進入僵持階段,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李炫相率領第51師團、第81師團、第92師團,決定留在南方堅持鬥争。他們招兵買馬,把3000餘人的部隊逐漸發展到2萬餘人。

1951年12月,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指令南韓第一軍軍長白善烨剿滅南部軍,美軍會對其提供幫助。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白善烨(左)和美軍

經過兩個月的追擊,疲于奔命的南部軍遊擊隊員損失慘重。1952年1月19日,智異山南坡伏擊戰中,約有5000餘名南部軍主力遭到韓軍包圍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截止到1952年2月,南部軍遊擊隊員數量從此前的2萬多人下降至2000人左右,核心組織被基本摧毀。

1954年,殘存的南部軍小股部隊被殲滅,隻剩下極個别遊擊隊員繼續堅持。本文的主人公鄭順德、李洪熙,就是被裹挾進入這場特殊曆史事件的人物。

鄭順德出生于1933年6月20日,16歲之前的鄭順德與父母、兄弟姐妹過着平靜的生活。因為鄭順德一家生活于南韓南部山區,經常與南部軍遊擊隊員打交道。

1950年春,南韓宣布反遊擊戰勝利,鄭順德一家被安上了“通敵賣國”的罪名。家裡的房屋被盡數拆毀,所有值錢的物品被洗劫一空。年僅17歲的鄭順德為了活命,嫁給了隔壁村的一個男子。

鄭順德的丈夫名叫成碩兆,家裡不富裕,日子還能湊合過下去。北韓戰争爆發後,成碩兆所在的村子迎來了北韓人民軍宣傳員,成碩兆不聽父母的勸告,抛下妻子參加了北韓人民軍組織的愛國青年團體。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罕見的南部軍遊擊隊合影

沒過多久,南韓軍警進入村莊,威脅鄭順德交出成碩兆。鄭順德此時已經和丈夫失去聯系,面對軍警的詢問,她自然是一問三不知。

經曆了嚴刑拷打之後,鄭順德于1950年11月逃往智異山區,找到了丈夫和遊擊隊在深山中的營地。

1952年,白善烨率領韓美軍隊包圍智異山,讓南部軍損失慘重。在這場大屠殺中,鄭順德的丈夫成碩兆不幸犧牲,鄭順德僥幸活了下來。

因人員數量銳減,鄭順德被編入遊擊隊戰鬥序列。到了1954年,鄭順德所在的部隊隻剩下三個人,分别是她的戰友李恩珠、李洪熙。

為了活命,她們離開了智異山,前往附近的山上生活。1961年冬天,兩名南韓警官意外發現了躲藏在全羅北道山上的鄭順德三人。其中的李恩珠中彈犧牲,鄭順德、李洪熙順利逃脫。

1963年11月,鄭順德、李洪熙下山向一位遠房親戚尋求幫助時,早已埋伏的南韓軍警一擁而上,随即發生激烈槍戰。李洪熙當場中彈斃命,鄭順德右腿中彈被俘。

至此,最後一名南部軍遊擊隊員被俘。南韓方面先是将鄭順德送往醫院進行治療,鄭順德右腿因傷勢過重,最後不得不進行截肢。傷好之後,南韓法院判決鄭順德23年有期徒刑。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關押在草棚裡的被俘南部軍遊擊隊員

1985年8月,鄭順德得到南韓政府特赦,被安排在釜山一家工廠工作。1995年,鄭順德退休,因其體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來到首爾一所大學居住。

1999年3月,鄭順德突患腦溢血,左半邊身體癱瘓。2000年,鄭順德提出想去北韓尋找親人,但遭到南韓政府拒絕。2004年4月,71歲的鄭順德因病去世。

說來也可惜,鄭順德去世後,志願者通過多方調查,找到了鄭順德的親弟弟。鄭順德的弟弟因為姐姐的事情遭到牽連,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搬到首爾定居。

姐弟兩人自從1950年之後,就再也沒見過面。鄭順德的弟弟表示不會參加姐姐的葬禮,更不會為鄭順德收殓骨灰。

2005年,部分南韓右翼激進分子砸毀了鄭順德的墓碑。2006年,南韓政府對鄭順德的墓碑進行修繕。

修繕之後的鄭順德墓碑上多了這麼一段話:“為最後的遊擊隊員,永恒的女戰士祈禱,願她能回到一個春天開着花朵,山間流淌着小溪的世界。”

1963年,北韓戰争的最後一名女兵被俘,結局如何了?

被俘時(左)與晚年的鄭順德(右)

當一個國家命運多舛時,一個女人能夠孤身堅持敵後遊擊13年真是不容易。大部分南韓群眾沒有把鄭順德當作戰俘,隻有少部分激進的右翼分子,才會認為鄭順德是罪人。

能夠堅持遊擊戰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們依靠頑強的信念克服肉體上的痛苦。南部軍是一批長期生活在“禁區”的遊擊隊員,而鄭順德的經曆,更可以看成是戰争時代悲劇的産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