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是17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是英國經驗論哲學最為重要的代表,他對18世紀及以後的西方宗教哲學産生了重要的影響。2020年5月26日下午2:30,宗教研究中心在“騰訊會議”上舉行宗教學論壇,主講嘉賓陳麗老師做題為《經驗主義或形而上學?——洛克“上帝存在的知識”的論證》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由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呂建福教授主持,中心全體教師、同學準時參加。

陳麗老師分别從上帝存在的知識、宇宙論證明、上帝的合一性問題、曆史的統一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她認為,與笛卡爾不同,洛克以“自己存在的知識”為基礎的論證,目的在于确定以自己的“直覺知識”為基礎“演繹”或“證明”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洛克從完滿性、全知、遍在性等三個方面論證上帝的合一性問題,并将上帝視作“一個非物質的永恒的無限的完滿的存在”,認為一個完滿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屬性或完滿的程度,否則就需要更多的完滿性來使自身完滿。陳麗老師強調,洛克關于“上帝的存在”的證明實際上是一種理性的批判,他的目的在于說明已有的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均不具有确定性,這也透露了他對有神論命題認識論意義的基本态度,即在證據主義原則的規範下,有神論命題不僅在知識論的意義上不具有确定性,而且在神聖來源方面也存在疑問。
報告結束後,呂建福教授認為,西方宗教理論中上帝存在的證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領域,陳麗老師對洛克的“論證”講解得非常深入、專業,讓我們得以一窺中世紀和近代上帝證明的不同思路。之後,李華副教授、李光起老師、齊飛智老師分别提出問題,與陳麗老師進行讨論交流,引發同學思考相關問題。
陳麗老師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曾留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要研究宗教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西方宗教哲學、宗教認識論和大資料應用與宗教社會調查方法。曾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洛克認識論原則與信念規範思想研究”等,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學評論》、《中國宗教》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