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曆史上傑出的帝王,人們往往冠以一個極為崇高的稱号,那就是千古一帝。今天我們就來探讨下,究竟誰真正配得上這個震古爍今的稱号。
中國曆史上的傑出帝王很多,既然要評出千古一帝,我們首先要确定千古一帝的具體标準,一些硬名額必須達到。
一、必須是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地方割據勢力,沒有實作統一華夏的王朝皇帝一律不在此列。這一下就排除了很多能力非常強的帝王,比如劉宋的劉裕、三國的劉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等在某一方面極為突出,作出很多曆史貢獻,但卻沒有實作統一的皇帝首先就被排除。
二、要有很高的文治成就,最好是有影響深遠的制度創立。比如創立了科舉制度的隋文帝,單這一條功績就足以讓他成為千古一帝的有力競争者。
三、武功方面,最主要的名額是對外作戰戰績,軍隊體系建設,開疆拓土的成就。
四、對曆史程序的影響力,是否正向影響了曆史程序。
這些标準既要考慮當時整個國家的情況,也要具體考慮皇帝的個人能力。有了這些标準,現在我們來看,究竟哪些帝王可以入選這份千古一帝的名單。
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曆史記載不夠詳細,中國還不是中央集權國家,也沒有皇帝這個稱号,是以,先秦時代的大禹、周文王、周武王等君主首先全部排除。
秦朝,秦始皇當之無愧可以進入初選。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漢朝,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漢宣帝劉詢、漢光武帝劉秀可以進入初選。
漢高祖劉邦長陵
漢武帝劉徹茂陵
晉朝,中國曆史大一統王朝中最黑暗的時代,五胡亂華對華夏文明造成了近乎毀滅的打擊,自然無人入選。
隋朝,隋文帝楊堅可以進入初選。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可以進入初選。
宋朝,嚴格意義上說,宋朝并不是大一統王朝,但在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宋朝均取得極高成就,宋太祖趙匡胤可以入選。
元朝,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可以入選。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可以入選。
明太祖朱元璋孝陵
清朝,清聖祖康熙可以入選。網上對清朝有很多争議,鑒于康熙巨大的名氣和很高的成就,就先進入這個名單。(電視劇康熙王朝直接說康熙是千古一帝)
下面我們從各項名額來具體分析下究竟誰最配得上這個稱号。從文治方面來講,創立了科舉制度的隋文帝;統一文字、貨币、度量衡的秦始皇;繼承并進一步發揚隋朝制度,政治清明,文化鼎盛的唐太宗時期,應該排在第一檔。第二檔是獨尊儒術,加強了文化集權的漢武帝;善于駕馭人才,與民休養的漢高祖劉邦;還有漢光武帝劉秀、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漢宣帝劉詢。屢屢發生文字獄的康熙和隻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列第三檔。
武功方面,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大敗匈奴的漢武帝、攻滅突厥的唐太宗、從南方統一北方的明太祖,以及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可列第一檔。漢高祖、明太祖、漢宣帝為第二檔,其餘人為第三檔。
對曆史程序影響以及個人影響力方面,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創立了很多影響千古的制度,可為超一檔;漢武帝、唐太宗以及明太祖可為第一檔;漢高祖、隋文帝、漢宣帝、康熙為第二檔;漢光武帝、宋太祖、成吉思汗為第三檔。
在個人能力方面,能文能武,被尊為“天可汗”的唐太宗獨占超一檔,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可為第一檔,漢宣帝、隋文帝、秦始皇可為第二檔,其他人為第三檔。
綜合來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隋文帝是千古一帝最有力的四位競争者,他們無不功績顯赫。從對曆史程序影響的角度來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無疑最能擔得起這個稱号,其次是漢武帝和唐太宗。相較而言,隋文帝楊堅略顯低調,名氣不夠大,并且隋朝國祚太短,隻能列最後。而從君主個人能力上講,唐太宗李世民應該更配得上這個稱号。李世民一戰擒兩王,基本上整個大唐都是他打下的,既是戰略決策者,又是戰術執行者,這是極為難得的。另外,唐太宗在選賢任能、愛惜民力方面也很有作為,不像秦始皇和漢武帝多少有些窮兵黩武。而秦始皇和漢武帝主要是擔任帝國決策者的角色,并且是在前代君王積累下一定資本下取得的成就。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其實秦國的實力已經碾壓六國了,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漢武帝更是将文景時代積累的财富消耗殆盡。
是以,秦始皇和唐太宗當之無愧最适合千古一帝這個稱号,當然,他們兩位也不是完美的,秦始皇時期的百姓生活得極為困苦,而唐太宗也有玄武門之變這一個黑點為人诟病,個人更喜歡唐太宗一些,大家覺得呢?
歡迎大家留言讨論,點贊關注并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