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作者:冬瓜88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後金天聰九年,在皇太極逐漸收服漠南蒙古諸部之後,開始着手解決後方明軍殘餘和北韓,明軍殘餘主要是皮島毛文龍殘部。以達到戰略上獲得穩定後方,徹底解除出兵明朝的後顧之憂。

崇德元年,皇太極準備改元,想要各部勸進。将近十年前,後金第一次征讨北韓之時,定立的是“兄弟之盟”,如果北韓勸進就表示降低為“君臣關系”,北韓為了尊嚴,堅決不答應,皇太極以此為借口,連帶舊賬一起算,親自帶兵,開啟第二次征讨北韓,以徹底征服。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為此,皇太極做好了充分準備。

部隊人員,組建了一個天王将領團隊。前鋒分三,馬福塔和勞薩第一批做商人打扮;豫親王多铎、貝子碩讬、貝子尼堪帶領第二批護軍;貝勒嶽托、超品公揚古利帶領第三批重步兵。中軍分左右翼,睿親王多爾衮、肅親王豪格領左翼三旗;皇太極親領右翼五旗。後軍貝勒杜度領銜滿洲重步兵,三順王和漢軍旗領炮兵在最後。同時抽組24000餘人蒙古諸部騎兵編入中軍,合計全軍大約12~14萬人。

後勤準備充分,糧食、軍馬、兵器一應俱全。要求每牛錄各選騎兵15人、步兵10人、護軍7人、共甲32副,昂邦章京石廷柱所統漢軍每甲士1人箭50枝,甲12人備長槍1杆,2牛錄備雲梯、挨牌各1副,并備齊各種器械及馬匹,攜半月行糧,後軍仍帶紅衣大炮、将軍炮超60門。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北韓方面,久疏戰陣,準備又不足。

北韓全國生力軍當時應該也超過10萬人以上,但是京畿防禦隻有15000不到,跑到南漢山城隻剩13000人。長期軍備廢弛,将士們沒有禦寒衣物,北韓上中下層脫節,士大夫為了體面不願捐衣服,連發草禦寒都要收回去喂馬。士兵凍傷嚴重,底層又不願賣命,最後錯失時機。

戰争過程中,皇太極核心戰略是圍點打援,盡大可能消滅北韓軍有生力量,光南漢山城外圍打援就消滅了52000餘人,多兵種配合得相當好。炮兵時不時轟幾下南漢山城,城裡一堆人緊張催援軍勤王,外圍多爾衮等重步兵、重騎兵設伏,不斷絞殺進籠子的北韓軍。

配合劫掠北韓六道,連帶北韓敗兵自己也劫掠,導緻最終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當時北韓八道除慶尚道外,其餘七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兵禍,全羅道還是北韓敗兵自己作亂。

配合極限施壓,多爾衮征讨江華島,收拾掉了北韓宗親、世子、後宮,徹底斷絕當權者的念想。勝利已經沒有懸念。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此戰後金的遺憾,武勳王揚古利被鳥铳打中面額陣亡,是征朝戰争中陣亡的最高将領。從此,後金軍隊重新重視鳥铳的中距離殺傷作用。

從《南漢山城》看八旗軍作戰方式

此戰在北韓被稱為“丙子之亂”,是皇太極改元第一次對外用兵,充分鞏固滿、蒙、漢聯軍作戰模式,檢驗多兵種配合作戰效果的一次戰役,盡管對手很弱,但是長期信奉明朝中央、學習明朝管理模式,讓皇太極看到了打倒明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