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作者:星星飛翔

11月13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4名隊員進入雲南哀牢山後失聯,搜救至今已有四天,仍無結果。

11月19日下午,記者在山腳下看到,進山的道路已被管制,目前隻允許當地村民和救援人員進入。記者采訪了解到,失聯的四名隊員均為80後和90後,最小的為1996年出生。當地多位居民還介紹稱,山上有一些野獸出沒,曾有村民被黑熊抓傷。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4天救援未發現失聯人員

11月13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一行6人(包含4名地質人員和2名司機),來到普洱市鎮沅縣者東鎮樟盆村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按照計劃,2名司機在山外等候,4名地質人員徒步進入哀牢山内部,翻過山脈到達玉溪市新平縣完成預定任務。

“隊員們原計劃11月13日下午或者11月14日上午下山,他們所攜帶的幹糧僅能維持一天。但直至11月15日,仍未見他們下山,未進山的司機于是向鎮沅縣報告了4人失聯的情況。”鎮沅縣有關部門一從業人員稱,失聯人員最後一次與外界取得聯系是11月13日下午。

接報後,鎮沅縣第一時間成立“11·15”失聯人員救援指揮部,集結多方救援力量,在哀牢山相關區域開展地毯式搜救。

11月16日,搜救隊發現了失聯人員露營痕迹和部分随身用品,并得到确認。随後幾天,搜救工作繼續進行,但未發現失聯人員。

11月19日,救援行動進入第4天。記者于當天中午12時前往失聯人員曾路過的鎮沅縣者東鎮樟盆村,下午2時看到,進入樟盆村的道路已進行管制,有交警在路口盤查通行車輛,隻允許當地村民和救援人員進入。

“村裡有很多人參與了救援,他們對當地的情況比較了解。”一名者東鎮居民告訴記者,近幾日搜救隊天未亮就出發,有時晚上10時才傳回。

“11月19日發現了一些疑似失聯人員吃過的零食包裝袋,但最後沒能确認。”鎮沅縣一參與救援的從業人員說。據鎮沅縣官方消息,截至11月19日下午4時,尚未發現失聯人員。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曾有村民被黑熊抓傷臉

據了解,哀牢山地形複雜,鎮沅縣境内面積達13.5萬畝,山陡林密溝壑縱橫。加之正值入冬天氣,林中有霧能見度低,搜救路線距離遠,這些都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

“哀牢山十八彎,能轉到你頭暈。”11月19日下午,聽聞記者打聽哀勞山的地形,山腳下的者東鎮居民黃女士(化姓)告訴記者,去哀牢山的山路彎彎繞繞,非常難行,當地人都不敢輕易到深山裡去。

多位當地人向記者證明,此前未曾聽說過哀牢山出現人員失聯的情況,不過山裡面确實有蛇,還有黑熊這樣的野獸。“兩年前,有一名養蜂的村民就被黑熊抓傷了半張臉,不過好在沒有危及生命。”談起該村民的遭遇,黃女士至今還表示後怕。

者東鎮一居民介紹稱,失聯的四名隊員進山時一直在下雨,山裡會有一些野果子可以食用,不過到晚上山上氣溫很低。

此前,有地質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失聯隊員可能面臨的最危險的情況是“失溫”和“脫水”。

最小失聯隊員1996年出生

11月19日下午,記者從者東鎮向樟盆村方向望去,全是一望無際的大山,山高林密。而對于樟盆村的村民來說,再向山裡走幾公裡才是真正的進山。

鎮沅縣有關部門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失聯的四名隊員年紀不大,均為80後、90後,最小的為1996年出生。

記者從現場救援人員發來的視訊中看到,山上植被茂密,道路狹窄,路面濕滑,搜救人員在叢林中艱難前行。另一段視訊則顯示,有直升機在哀牢山上空不斷盤旋,搜尋失聯人員。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多方搜救進展如何?

● 搜救力量已投入1370餘人次

雲南省普洱市鎮沅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東:截至目前,整個救援力量已投入1370餘人次,包括應急、公安、消防救援、森林消防等力量,還有無人機、直升機以及搜救犬等專業裝置。這些人中還有部分當地老百姓,因為哀牢山地勢複雜,當地老百姓可能更了解情況,另外,補給點的建設也要依靠老百姓。

● 設定補給點 逐項排除可疑區域

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局長 王鴻東:搜救小組前一天晚上會根據搜救過程中發現的痕迹,來确定第二天的搜救重點,逐項排除可疑區域。

①排查了哀牢山管護局原來設立的野外管護站點。因為失聯人員遇到困難後,拿着地圖,首先應該會前往管護點避難,他們可能以為這個管護點是永久性建築,是可以避難的地方,但是這個管護點隻是為了讓巡護員可以臨時休息,用幾根木頭和油布簡易搭建的。我們通過實地巡檢排除了這個點位。

②之前有村民發現保護區内有臨時火點,我們也迅速前往周邊确認,最終确定這附近也沒有人類活動迹象,排除這個點位。我們為了提高搜尋效率,還在保護區内設定了補給點。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 不停調整方案 一天一案進行搜救

王鴻東:我們都是前一天晚上讨論第二天的搜救方案,然後晚上回來再重新分析當天方案,明确下一天該如何做,每天都在不停調整方案,按照一天一個方案進行安排部署。

● 初步認為失聯因素為方位判斷失誤

王鴻東:4名失聯人員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曾經都當過兵。經過幾天的搜尋,我們陸續發現了一些失聯人員的活動迹象,初步判斷造成這4人失聯的因素為:

①受惡劣氣候影響,14日到16日持續降雨,氣溫下降,且大霧彌漫,能見度非常低,可能導緻失聯人員方位判斷失誤;

②這一片區屬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為複雜的區域,山壁坡度較大、多懸崖峭壁,就算是巡護人員在平時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現短時間的迷路現象,失聯人員在迷失方向的情況下很難走出去,并且複雜的地形可能也會導緻失聯人員有不同程度的受傷情況。

● 短期内保護區食物和水源沒有問題

王鴻東:目前的季節,哀牢山保護區内植物最為豐富,同時也分布了較多溪流,水源豐富,失聯的4名地質調查人員作為長期有野外工作經驗的人,保障食物和水源應該沒有問題。

最小25歲,4名地質調查員哀牢山失聯,搜尋四天無果!專業人員為何也會迷失?

來源:新民晚報綜合央視新聞、極目新聞、鎮沅縣融媒體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