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作者:新傳考研一加一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新傳考研就找一加一。

大家好,我是唐一稿。

還有三十多天,最近最大的任務就是以做題帶動知識背記和查漏補缺。

今天我們就來做第一次查漏補缺,看看如果考到這些教材上的知識,你會麼?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1雙重偶然性

雙重偶然性是德國社會傳播學家魯曼出的概念,指的是傳播的雙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是以,通過傳播所做出的選擇有受到拒絕的可能性。

雙重偶然性是人類社會資訊系統所特有的屬性, 這與它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有關。之是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自然界系統中,系統各部分、系統與系統間的聯系和互相作用都是依據既定的條件進行的,滿足了既定的實體、化學或生物的條件,便會引起預期的反應。而人類社會則不同,人類的活動不僅受到生物運動規律的制約,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運動規律的制約。這樣,影響社會資訊系統運動及其結果的變量就更多、更複雜。

例如,假設 A、B 兩個人(或群體)構成傳播的雙方,他們之間存在着 ac、ad、bc、bd 四種選擇的可能性,如果 A 選擇 ac、B 選擇 bd,那麼 A 與 B 之間就會潛在着對立與沖突。

雙重偶然性的存在說明,社會資訊系統是一個多變量的系統,這些變量如果處理不當,便會引起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2 傳播障礙 傳播隔閡

傳播障礙包括結構與功能障礙,如傳播制度是否合理、傳播管道是否暢通、資訊系統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傳播隔閡則包括個人之間的隔閡,個人與群體的隔閡,成員與組織的隔閡,群體與群體、組織與組織、世代與世代、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隔閡等。

由于社會資訊系統的參與者——無論是個人、群體還是組織——都是具有特定利益、價值、意識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體,這裡的傳播隔閡,既包括無意的誤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會造成社會成員的認知、判斷、決策和行動的混亂,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妥善地解決,必會影響社會的和諧和正常發展,嚴重的甚至造成社會混亂和國家解體。

但是,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的存在是社會資訊系統的一個必然現象。

社會資訊系統與其他社會系統一樣,永遠處于平衡與不平衡、沖突産生與克服的辯證運動的過程當中。

問題的關鍵在于,人類應該如何科學地認識和把握這些沖突,不斷找到解決沖突的有效方法,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推向更高的階段。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3傳播學家 A·哈特的傳播媒介分類

美國傳播學家 A·哈特把有史以來的傳播媒介分為三類:

(1)示現的媒介系統。即人們面對面傳遞資訊的媒介,主要指人類的口語,也包括表情、動作、眼神等非語言符号,它們是由人體的感官或器官本身來執行功能的媒介系統。

(2)再現的媒介系統。包括繪畫、文字、印刷和攝影等。在這一類系統中,對資訊的生産和傳播者來說需要使用物質工具或機器,但對資訊接收者來說則不需要。

(3)機器媒介系統。包括電信、電話、唱片、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通信等。這些媒介,不但傳播一方需要使用機器,接收一方也必須使用機器。

這三類媒介是按照先後順序依次累積出現的。

從不依賴任何機器手段的“示現媒介”到部分依靠機器的“再現媒介”,再到完全依靠機器的“機器媒介”,這是一個人類傳播的媒介手段日趨豐富的過程,也是人體的資訊功能日益向外擴充,體外化資訊系統逐漸獲得相對獨立性的過程。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4 能指 所指

結構主義語言學創始者索緒爾在他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界定。

所謂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現為聲音或圖像,能夠引發人們對特定對象事物的概念聯想;

所指也稱為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對象事物的概念(意義)。

比如,一個國家的國歌是由歌詞和樂曲組成的,歌詞和樂曲構成了國歌的能指(意符),而它們所代表的國家曆史和民族精神,則構成了國歌的概念意義(意指)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5情境意義

著名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曾經指出,語言符号不供也不可能供傳播活動的全部意義,交流的所得,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語境。

所謂語境,在傳播學中叫做傳播情境。

傳播情境指的是對特定的傳播行為直接或間接産生影響的外部事物、條件或因素的總稱,它包括具體的傳播活動(如二人對話)進行的場景,如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有無他人在場等;在廣義上,傳播情境也包括傳播行為的參與人所處的群體、組織、制度、規範、語言、文化等較大的環境。

在很多情況下,傳播情境會形成符号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義,并對符号文本的意義産生制約。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6“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說服性資訊傳播之際,提出了一種稱為“詳盡分析可能性”的理論 。

這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會以兩種不同方式處理資訊,一種是以詳盡的方式,用嚴謹的思考來處理資訊,另一種是以較為簡單粗略的方式來處理資訊;前者是沿“核心路徑”(central route)處理資訊,後者則是沿“邊緣路徑”(peripheral route)處理資訊。

詳盡分析發生的機率與當事人的動機和能力相關,也就是說,當個人與資訊涉及的問題關系密切,有較強烈的認知需求、或較強的責任感,并且具備相應認知能力之際,人們會沿“核心路徑”對該資訊進行詳盡處理,反之則沿“邊緣路徑”進行一般處理。

在同一資訊處理的過程中,上述兩個路徑也許是同時存在的。

如果對資訊的某些特征、環節、某個細節我們比較關注,我們會沿“核心路徑”加以處理:對另一些特征、環節或細節沒有興趣或參與動機,我們則會轉入沿“邊緣路徑”加以處理。

一般認為,由“核心路徑”的詳盡資訊處理所引起認知結構或基模的變化更深刻。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7 資訊壓力

所謂資訊壓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會認為多數人ᨀ供的資訊,其正确性機率要大于少數人,基于這種信念,個人對多數意見會持較信任的态度。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8流言流通量公式

對此,奧爾波特首先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流言流通量公式,他認為,在一個社會中,“流言的流通量,與問題的重要性(importance)和涉及該問題的證據暧昧性(ambiguity)之乘積成正比”。

這句話改寫成公式即:R=I×A(流言流通量=問題的重要性×證據的暧昧性)

奧爾波特的這個公式指出了流言發生的兩個特點:

第一,流言通常是圍繞人們關心的問題、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發生的;

第二,來自正式管道的有證據的資訊(如大衆傳播媒介的報道、權威部門的資訊釋出等)不足、狀況的暧昧性、不确定性增加,會推動人們去通過流言管道尋求資訊。

涉及的問題越重要,真相越是含糊不清,流言傳播活躍的幾率越大。

在後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上述兩個變量還不足以更精準地闡釋流言傳播的條件,又對該公式做了進一步的修正。

目前考察流言的發生與傳播通常采用下述公式:R=I×A×U(流言流通量=與問題的關聯度×社會成員的不安感×環境的不确定性)

“關聯度”指的是社會成員與流言資訊所涉及問題的關聯程度,人們與該問題關系越密切,越有卷入流言傳播的可能,而且在通常情況下,流言是從關系最密切的群體中滋生和蔓延開來的。“不安感”強調的是流言發生和傳播的心理條件,其中包含對事件未來發展的解釋或憂懼。“不确定性”既是指環境的不穩定狀态,也是指由權威資訊管道不暢通或公信力缺失所導緻的資訊紊亂。

總之,流言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條件、心理條件和資訊傳播條件下發生和蔓延的,治理流言的根本,在于消除這些流言所産生的各種條件。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09 資訊環境的環境化

較早指出了“資訊環境的環境化”趨勢的傳播學者是日本的藤竹曉。

1968 年,他在李普曼的觀點的基礎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環境的環境化”問題。

他指出,許許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語言、觀念、價值、生活或行為方式等,最初并不見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進入了大衆傳播管道,很快就會演化為社會流行現象,變成随處可見的社會現實。

藤竹曉認為,大衆傳播雖然ᨀ示的是“拟态環境”,與現實環境之間有很大的距離,但由于人們是根據媒介提供的資訊來認識環境和采取環境适應行動的,這些行動作用于現實環境,便使得現實環境越來越帶有了“拟态環境”的特點,以至于現代人已經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出明确的區分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0 技術發展的“4C”趨勢

關于媒介技術及其未來發展,美國“資訊高速公路計劃”的參與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魯塞爾·紐曼在 1991 年預言了它的“4C”趨勢。

這 4 個“C”是:

(1)control——社會成員對傳播過程的參與和控制程度越來越高;

(2)convergence——單一媒體越來越融合成多功能媒體;

(3)convenience——人們可以随時随地友善地接觸和使用傳播媒介;

(4)cost——媒介接觸和使用的經濟成本越來越低廉。

20 年的媒介技術發展曆程正在證明紐曼的預言。的确,上述四個方面,既是媒介技術發展的社會需求,也是它不斷創新的内在動力。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1傳媒組織的公共性與公益性

大衆傳媒的活動,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約。

這種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據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大衆傳媒是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資訊生産者和提供者,在滿足社會的普遍資訊需求方面起着一種公共服務的作用;

第二,大衆傳媒的資訊生産和傳播活動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道德具有廣泛而強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涉及普遍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共生活;

第三,大衆傳媒是Ḁ些“稀有”公共傳播資源(如廣播電視使用的電波頻率)的受托使用者,作為公共财産的使用人,它們必須對社會和公衆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

這種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衆傳媒的權利基礎:大衆傳媒擁有最大限度的采訪權、言論權、編輯權和刊載權,并擁有廣泛的輿論監督的權利。

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也對大衆傳媒産生重要的制約,它要求傳媒的活動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

公共性和公益性對傳媒活動的這些制約,有些展現為法律形式的限制,有些則作為閱聽人監督和傳媒自律的重要規範發揮作用。

傳媒組織的活動受到它們的經營目标和宣傳目标的制約,同時又受到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約。但是,在現實的和不同形态的媒介組織中,以上各種因素的制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國有或公營媒介的活動受宣傳目标、公共性和公益性制約的程度較高,其主要目的是追求社會效益。不過,随着社會資訊化的發展,不少國家都把大衆傳播事業作為資訊産業的骨幹部分加以定位,國有或公共媒介也都大幅度加強了經營活動(如英國的 BBC和日本的NHK等)。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我國的大衆傳媒也出現了産業化、集團化和營銷化的趨勢,經營在傳媒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2 大衆社會成立的六個基本條件

大衆社會理論認為大衆社會的成立有六個基本條件,即:

(1)産業化的大量生産和大量消費的存在;

(2)社會的平權化或民主化的發展;

(3)大衆傳媒的發達和大量資訊、娛樂産品的提供;

(4)生活水準的全面提高;

(5)傳統的中産階層的衰退和以白領為主的“新中産階層”的擴大;

(6)社會組織中的官僚化的發展。

這些條件,是現代社會中的普遍現象。

在處于現代化和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我國,可以說也具備了上述六個條件。

是以,客觀地分析和研究這樣一些社會條件的意味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對推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無疑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3 屬性議程設定

早期“議程設定”研究主要關注大衆傳媒從一系列議題中通過凸顯Ḁ些議題使其成為公衆議題的功能,後來的研究則發現,媒介的議程設定效果還不僅僅停止在“制約視野”的層面上,還有着更深層次的影響。

大衆傳媒報道的對象事物具有各種各樣的屬性,有正面的,有負面的,也有中性的;大衆傳媒對某些特定屬性進行凸顯和淡化處理,使對象事物的“主導屬性傳達給閱聽人,也會影響到閱聽人對事物性質的認識、判斷和态度”,麥庫姆斯把這種影響機制叫做“屬性議程設定”。

後期一些學者對選舉報道、政治話題報道、焦點人物報道的研究大都證明了這種影響機制的存在,而對企業形象廣告或商品促銷廣告的研究則發現,凸顯企業或商品的某些正面屬性,淡化甚至屏蔽它們的某些負面屬性,恰恰是廣告宣傳的基本手法。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4 導向需求

大衆傳媒為什麼能夠在我們身上産生議程設定效果?導向需求(need for orientation)概念對此ᨀ供了一種解釋:

我們每個人都有了解外部世界的願望,但外部世界巨大而複雜,資訊泛如瀚海,作為個人,我們很難判斷我們應該關注什麼、重視什麼,這就需要有引導機制幫助我們來判斷,而大衆傳播恰好起到了這種作用。

麥庫姆斯本人也曾經說過:“人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而新聞媒介對衆多的話題ᨀ供了這種導向作用。”社會成員個人的導向需求,是媒介議程設定功能得以發揮的社會心理前提。

一般認為:(1)閱聽人個人與對象事物的關聯度高,意味着導向需求低,不易接受傳媒議程設定影響;(2)對象事物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閱聽人的導向需求也高,傳媒更容易發揮影響力;(3)媒介使用越友善省力,也就越能适應閱聽人的導向需求。

這三種要素的不同組合,可以說明閱聽人個人接受媒介議程設定的人際差異和多樣性。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5元傳播

人類學家G. 貝特森于 1955 年發表的論文《一項關于玩耍和幻想的理論》中,貝特森提出了“元傳播”(meta-communication)的概念。

所謂“元傳播”,即人們為了傳播而進行的傳播行為,包括對所傳遞符号的定義及其诠釋規則的約定。

他認為,任何一種傳播活動,同時都在傳遞着由三個元素構成的資訊組合:感官刺激的符号、該符号的指代和差別性指代,以及傳受雙方圍繞該符号産生互動行為的規則。

在這裡,架構指的是就如何了解彼此符号,傳受雙方互相約定的诠釋規則。例如,點頭意味着“贊同”、搖頭意味着“反對”,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對這兩個動作符号的诠釋規則。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6 自我強化理論

人為什麼會有誇大媒介資訊(特别是負面資訊)對他人影響的傾向?

心理學中關于人的“自我強化”(self-enhancement,另譯“自我膨脹”)的理論,可以對此做出某種程度的解釋。

“自我強化”包括三個方面:

(1)對自己盲目樂觀(unrealistic optimism),覺得與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機率較低,或者覺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負面事件的影響;

(2)虛幻的優越感(illusory superiority),每個人都容易認為自己很優秀,習慣于用正面方式評價自己;

(3)自我服務式歸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即在好事面前容易誇大自己的作用,在壞事面前容易推诿責任的傾向。“自我強化”雖然揭示了人性中很尴尬的一面,但它有着強化個人的自尊和自我價值的功能,并且影響人的言行。

按照“自我強化”理論,“第三人效果”的産生原因也就不難了解了: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傾向,在大衆傳播面前認為自己更有主見,對媒體影響更有抵抗力,更不容易接受負面資訊影響。

許多學者對“第三人效果”的心理原因進行了考察,1999 年,美國學者L. 亨裡克森和J. A. 佛羅拉在研究香煙廣告和禁煙廣告對兒童感覺的影響之際,也發現“自我強化”傾向是産生“第三人效果”的重要原因。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7 社會距離

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即人們感覺與他人的遠近親疏的社會關系或聯系的密切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把社會距離表述為“圈内”或者“圈外”。

“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人們傾向于認為媒介資訊對與自己社會距離大的人的影響較大,而對自己比較熟悉的人或群體影響相對較小。比如,大學生可能覺得,那些有些反社會性質的說唱詞,對那些沒有上過大學的年輕人的影響會超過對大學生的影響。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8.資訊主權

資訊主權是諾頓斯登和席勒在《國家主權和國際傳播》(1979)中提出的概念。

所謂資訊主權,即一個國家對本國的資訊傳播系統進行自主管理的權利,這是資訊時代的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資訊主權包括三個方面的内容:

(1)對本國資訊資源進行保護、開發和利用的權利;

(2)不受外部幹涉,自主确立本國的資訊生産、加工、儲存、流通和傳播體制的權利;

(3)對本國資訊的輸出和外國資訊的輸入進行管理和監控的權利。

其中第三項内容直接涉及跨國界傳播,其功能包括保護國家機密和排除危及國家安全的有害資訊等重要方面。

資訊主權是在全球資訊化的背景下,國家主權面臨着新的威脅因素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資訊化使各國國内資訊系統與全球資訊系統連成一體,國内系統受到國外因素更為直接的影響。來自外部的資訊幹擾,有可能使一國的資訊系統遭到破壞,使國家失去危機管理能力而陷于混亂。

同時,在世界上還存在強權政治的情況下,個别傳播大國有可能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通過“劫持”他國電信系統,阻斷資訊和資料往來等手段來達到其政治目的。

資訊主權同樣是一個與建立“新世界資訊秩序”密切相關的問題。

廣大開發中國家認為,在世界資訊單向流通的不平衡結構下,傳播弱國的資訊主權沒有任何保障,這種狀況使它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處于極為不利的狀态。開發中國家的學者主張,與擁有領土、領空、領海、資源以及社會制度的主權一樣,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資訊傳播資源和傳播制度同樣應該擁有主權,這是在資訊時代保障國家主權完整的重要條件。

對資訊主權的重視和保護,已經成了世界各國規劃和建設本國資訊系統的重要指導思想。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9文化帝國主義

美國學者H. I. 席勒是文化帝國主義研究的代表學者,在 1976 年出版的《傳播與文化支配》一書中,他為這個概念做出了一個經典定義:

文化帝國主義,就是“在某個社會步入現代世界系統過程中,在外部壓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該世界系統中的核心勢力的價值,并使社會制度與這個世界系統相适應的過程”。

這裡的外部壓力,主要指的不是軍事高壓,而是西方發達國家特别是美國的資訊和文化産品單向洶湧而入的狀況。

概括起來說,文化帝國主義有三個特點:

第一,它是以強大的經濟、資本實力為後盾,主要通過市場而進行的擴張過程;

第二,它是一種文化價值的擴張,即通過含有文化價值的産品或商品的銷售而實作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第三,由于資訊産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說資訊本身就是文化産品),那麼很明顯,這種文化擴張主要是通過資訊産品的傳播而得到實作的。

席勒指出:“電影、廣播電視節目、書籍、新聞報道等随處可見的文化産品或服務,它們所提供的并不僅僅是消息和娛樂,同時也是傳播社會價值或政治觀點的工具;最終,它們會對全社會的精神結構産生深刻的影響。”

在文化擴張的過程中,由于大衆傳播媒介是一種最有力的制度化手段,是以不少學者也把文化帝國主義稱為“媒介帝國主義”(media imperialism)。

在探讨媒介帝國主義之際,人們更關注兩個極為現實的問題:一是跨國傳播媒介的高度集中和壟斷,二是由這種壟斷體制所形成的資訊單向流通所産生的文化後果。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0《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

關于“建立新世界傳播秩序”的讨論在“麥克布萊德委員會”得到了充分展開。

該委員會設立于 1977 年,附屬于教科文組織,正式名稱是“國際傳播問題研究委員會”。委員會由 16 個國家的著名傳播學者組成,主席是荷蘭人 C. 麥克布萊德,是以又稱為“麥克布萊德委員會”。

委員會設立的目的,在于研究全球性傳播問題、調查資訊流通的現狀并提出具體行動的建議、探讨建立“新世界資訊秩序”的方法和途徑。在該委員會内部,主張資訊自由流通的西方國家和主張應改變不平衡現狀的開發中國家進行了激烈交鋒,但由于開發中國家的代表居多數,西方國家(英國未參加)處于相對孤立的境地。

1980 年,經過四年争論,委員會終于以《多種聲音 一個世界》為題提出了最終報告,并在同年教科文組織貝爾格萊德大會上獲得通過。大會決議包含了以下要點:

(1)不平衡是現行國際資訊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須加以改變。

(2)不管是公共還是私人性質的,過度的集中壟斷都會産生負效果,必須加以消解。

(3)為了保證資訊與觀念的自由而平衡的流通,必須從内部和外部清除某些障礙。

(4)必須保障資訊來源與傳播管道的多元化。

(5)應保障傳播媒介中的新聞工作者的自由,而這種自由與責任是不可分割的。

(6)開發中國家必須通過整備自己的資訊設施和媒介、訓練人才等措施來提高自己改變現狀的能力。

(7)發達國家應該為實作上述目标而顯示自己真正的誠意。

(8)必須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傳達自己的利益、願望以及社會和文化價值的權利。

(9)必須尊重所有國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礎上參與資訊的國際交流與交換的權利。

(10)任何民族、種族、社會群體以及個人都擁有接近資訊來源以及積極參與傳播過程的權利。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1網絡新聞閱聽人觀的變化

網絡媒體的閱聽人觀在不斷變化。

從單向到互動,是閱聽人觀的第一次變革。

從電子郵件、BBS、聊天室到新聞跟帖、部落格、微網誌、微信等,閱聽人與傳播者之間的交流方式與通道越來越多,閱聽人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某一個新聞事件或某個問題的态度。

然而,互動隻能說明傳播雙方有交流通道,在互動過程中,傳播者仍然是占據主導地位的,而閱聽人仍然是接收者與相對被動的回報者。

從網絡新聞發展的實踐來看,在一定的場合下,網民不僅是資訊的接收者與回報者,同時也可能是新聞的生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網絡新聞的傳播者的傳播意向與行為。有時,在一個新聞事件的傳播過程中,網民與新聞網站的作用幾乎是同等重要的,兩者之間漸漸融為一體,很難分出彼此。兩者之間的溝通,已 經不再是簡單的回報與交流,而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協作。

閱聽人觀的第二次飛躍表現為将互動的關系進一步演化為“共動”的關系。

“共動” 意味着閱聽人在網絡新聞傳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而同時,他們對于社會生活的幹預 能力也增強了。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2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的時間觀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接觸和使用網絡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這既是對媒體慣性和使用者共性的沖擊,也可能泛化到對人自身行為方式、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等的影響。

對移動網際網路來說,當媒體可以随時帶在身上時,一切時間都有可能是黃金時間。對于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來說,無論是新聞閱讀,還是社交或娛樂活動,都可能發生在各種零星的時間段、各種情境下。時段不再是他們使用網絡的障礙。

時間碎片化的另一重含義,是使用者時間利用的個性化。

對使用者整體來說,原有的共同節奏将被打破。除非是一些特殊時刻或特别事件,否則,在日常情況下,像電視觀衆那樣的有規律的統一行為在移動網際網路中将越來越少見。

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打破了媒體的慣性,它更多地展現了使用者的個性與意志。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援下,人們的個性化意志已經有了和專業媒體意志相抗衡的資本。

是以,對于移動網際網路的資訊與服務來說,時間變量的影響将下降,與時間相關但又不完 全相同的“場景"變量,對于解釋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具有更重要的價值。

移動網際網路的内容與服務商,需要更多地注意不同場景下人們的特定需求,以及相關行為方式。

移動網際網路把人們的完整時間切割成碎片時間。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體會到,當移動終端在身邊時,他們的注意力會被不斷分散,在本應完整的工作或學習行為中,會不斷地插入看新聞、 刷微網誌微信等活動,人們對自我行為的控制能力與學習、工作效率不斷下降。

基于碎片化時間的行為,也往往帶來思考與資訊表達的碎片化,這逐漸挑戰着人們的思維 模式和表達方式。

盡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時間的碎片化已經變成一種媒體特性,它對人們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以及表達形式的影響恐怕是人難以逃脫的。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3移動網際網路改變的空間觀

移動網際網路傳播的“追身性”,即在任何空間實作資訊與服務的到達。但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空間觀改變,并不僅僅在這個方面。

1. 資訊消費空間:從"大空間"向“微空間"的演變

移動傳播時代,空間這一與使用者屬性相關的變量的重要性得到凸顯,其含義發生了一定的 演變。

近幾年興起的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務)代表着移動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方向。

LBS使市場細分中的“地理變量''即空間有了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空間的流動性,二是 空間的精準化。

換句話說,以往媒體市場細分時隻關注“大空間",而移動網際網路關注的是随 時在變化的“微空間微空間的坐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一個重要的自變量,這個自變量 發生的變化,即使微小,也可能導緻與它相關的“函數”(資訊、服務、社群等)發生變化。

2. 新聞生産空間:從“媒體空間"向"現場空間"的遷移

從資訊生産特别是新聞的生産角度看,生産空間的變化,更多地展現為從編輯部等“媒體 空間"向新聞發生的“現場空間"的遷移。

移動終端使得出自新聞現場的即時的新聞生産變得更為普遍,基于文字、圖檔、視訊等手段的新聞現場直播成為常态,空間的轉移更多地意味着新聞生産時間的高濃縮,以及新聞産品中更多的原生态。這對于媒體的生産手段、流程以及媒體人的素質是一種挑戰。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4 場景:移動時空描述的新次元

對于移動傳播的時空的描述來說,一個概念很重要,那就是場景。

羅伯特•斯考伯和謝爾•伊斯雷爾所著的《即将到來的場景時代》一書指出了與場景時代相關的五種要素:大資料、移動裝置、社交媒體、傳感器、定位系統。他們把這五種要素稱為 “場景五力"

場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時間、空間和 行為及心理的環境氛圍。

具體而言,場景可以分為共性化場景與個性化場景兩個方向。

共性化場景是在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與行為共性的場景。構成共性化場景的基本要素 包括空間與環境、時間、行為共性等。

個性化場景是與個人特征和特定情境相關的場景,它的構成要素包括空間情境、使用者實時 狀态與需求、使用者生活慣性、社交氛圍等。

場景可以視作移動傳播中一種新的時空描述次元,它也是移動産品的一個新的構成要素。

場景分析的最終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場景下的适配資訊或服務。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5智能化媒體的特征

(1) 萬物皆媒。過去的媒體是以人為主導的媒體,而未來,機器及各種智能物體都有媒體 化可能。

(2) 人機合一。智能化機器、智能物體将與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建構新的媒體業務 模式。

(3) 自我進化。人機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進化的能力,機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對機器的 駕馭能力互相推進。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6智能化媒體時代新聞生産的新模式

智能機器、智能物體和其他技術進入新聞生産領域,帶來了新聞發展的五種新模式。

1. 個性化新聞

個性化新聞主要展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1) 個性化推送。此即通過算法來推斷使用者個性,并将與他們需求吻合的新聞推送給他 們。

(2) 對話式呈現。一些媒體正在探索社交機器人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它們将某些新聞的擷取和閱讀過程變成一個互動對話過程,通過機器人與使用者的對話,來了解使用者的閱讀偏好, 進而推薦相關内容。

(3) 定制化資訊生産。定制化資訊生産即基于大資料分析的、基于場景的個人化資訊生産。

2. 機器新聞寫作

其新聞撰寫的基本模式為:

首先,通過系統的搜尋引擎收集大量高品質的資料,并從中尋找新聞要素。

其次,決定新聞的角度和風格模式。

最後,按照元作者提供的詞彙來組織句子。

所謂元作者是指由資深記者組成的團隊,他們 負責建立一系列報道題材的模闆,他們同技術工程師密切合作,使計算機能夠從不同“角度” 來識别相應資料。

機器寫作不夠自由個性,沒有質感與溫度,機器沒有人的創造力,一直是今天人們對機器 寫作的主要批評理由。但随着機器深度學習、語義分析等能力的提高,未來的機器寫作未必不 會在這些方面實作突破。

未來理想的新聞寫作,将是人的能力與人工智能的結合。

3.傳感器新聞

傳感器新聞這一概念出現于美國,近年來,它逐漸從概念變成現實。

近幾年春節期間央視聯合百度推出的“據說春運”, 也是基于GPS等擷取的地理位置資料描繪出春運期間中國人口的大規模運動。

今天遍布大街小巷的監控攝像頭,同樣是一種傳感器。它們持續、穩定地記錄着某些區域 的現場狀況,一些新聞事件真相的最終查明,正是得益于這些監控錄像。

從新聞生産角度看,傳感器扮演着兩個方面的角色。

(1) 作為資訊采集工具的傳感器。

這個層面上的傳感器,是人的感官延伸,它們可以見人所未見,知人所未知,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幫助人突破自身的局限,從更多空間、更多元度獲得與解讀資訊。

(2) 作為使用者回報釆集工具的傳感器。

作為回報釆集工具的傳感器,将使用者回報深化到了生理層面。傳感器可以釆集使用者的心 跳、腦電波狀态、眼動軌迹等身體資料,準确測量使用者對于某些資訊的反應狀态。這樣一個層 面的回報,不僅可以更真實、精确地反映資訊在每個個體端的傳播效果,也可以為資訊生産的實時調節、個性化定制或長遠規劃提供可靠依據。

4.臨場化新聞

新技術将創造媒體使用者與現場的新關系——“臨場”,即進入現場。

臨場化新聞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網絡視訊新聞直播。

網絡視訊新聞直播可以創造當事人與觀看者的面對面感,或将當事人體驗傳遞給觀看者。

(2) VR/AR新聞。

VR (Virtual Reality)技術指虛拟現實技術,它能通過數字技術生成逼真的視、聽、觸覺 等一體化的虛拟環境,使用者借助必要的裝置與虛拟世界中的對象進行實時互動,進而獲得親臨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

AR (Augmented Reality)技術指增強現實技術,是将真實世界與虛拟世界內建在一起的 技術。通過數字技術模拟某些實體資訊(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資訊等)将其與現實世界疊加在一起,并形成與人的互動。

VR/AR用于新聞報道時,可以營造出讓使用者在 三維空間裡直接“到達”現場的體驗,讓使用者全方位沉浸于現場,而不是由媒體用二維平面 “再現”現場。

(3) VR/AR 直播。

直播+VR/AR可能在大型活動及體育賽事報道中成為趨勢。可以看到,目前VR直播在 一些大型活動中初顯身手,而AR與直播的結合則需要更多技術與想象力的支援。

5.分布式新聞

分布式新聞模式是資訊與知識生産領域的共享模式。維基百科在這方面已經樹立了典範, 而在新聞領域,借助一些開放平台,人的認知盈餘與機器、物體的智能資源結合在一起,将有助于對一個特定的新聞主題建立起豐富的認知架構,也有助于推動人們在某些角度下的深入 挖掘。

在分布式新聞這樣的模式中,各種主體的資源發現與整合、報道任務的配置設定與報道過程的 協同,是發展的核心。在其中,機器智能或許将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分布式新聞意味着新聞生産進一步去中心化。專業媒體雖然仍然不可取代,但并非唯一的 決定性力量。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7 長尾理論

美國《連線》雜志主編克裡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長尾理論》一書中認為,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熱門産品,不在傳統需求曲線的主體部分,而在于過去被視為“失 敗者"的那些産品,也就是需求曲線中那條無窮長的尾巴。

非主流的、個性化的産品需求,雖然是需求的尾巴(The Long Tail),但是,它們累積起來, 也能産生與主體一樣的銷售業績。

在克裡斯•安德森列舉的10個有關長尾現象的成功案例中,有8個是來自網際網路的,包括維基百科、谷歌、eBay (億貝)、豆瓣等。

“長尾理論''說明了非主流的、個性化的需求在市場中的重要作用,而網絡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應的滿足方式。長尾理論被認為特别适合網絡經濟。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8資料經濟:網絡經濟的未來方向

未來經濟是資料經濟。所謂的新經濟就是以資訊經濟、知識經濟、智能經濟為先導與核心的經濟。而資訊、知識、智 能和資料的關系是,資訊是有背景的資料,知識是有規律的資訊,智能是機器獲得大量資料之 後為人類自動地提供服務産生的智能。是以說資料是一切的基礎,也是未來新經濟的基礎,未來的新經濟也可以稱為資料經濟。

對使用者資料的釆集與深層應用,将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是網絡改造傳統行業的 重要殺手銅,020應用、場景應用以及共享經濟平台,都離不開資料分析。

在某種意義上,未來的網絡經濟将越來越多地向資料經濟領域發展,資料經濟也是網絡經濟與傳統經濟 的重要結合方式。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29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譯為“印象整飾”)是戈夫曼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它是指個人試圖影響他人對自己印象的現象與過程,也就是對自我形象的管理。印象管理與表演,是一枚硬币的兩面。

在網絡的人際傳播中,這樣的表演與整飾也突出地存在着,甚至因為網絡的虛拟性特點, 人們可以更主動地進行自我形象的設計與控制,表演成分更多。

在網絡人際傳播中,人們用來進行表演與印象整飾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兩種。

1. 頭像與昵稱設定

2.角色設定與扮演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0 “社會助長作用”、 “社會懈怠”現象、 “去個體化”

社會心理學家紮伊翁茨(Robert Zajonc)認為,他人在場時,一種社會喚起會形成,以促 進優勢反應,其結果是增強簡單行為,削弱複雜行為。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簡單的事, 人們能做得更好,而複雜的事則會做得更差。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社會助長作用”。

“社會懈怠”現象:群體也可能使個體産生懈怠,且随 着群體規模的增大,個體付出的努力在減少,因為在群體條件下,人們會搭“集體便車”。如果評價對象是群體而不是個體的話,那麼個體往往會減少自己的努力。

人在群體中失去自我感,即“去個體化”,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在群體情境中,人 會失去自我覺知能力,進而導緻個體失去自我和自我限制。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1即時通信傳播與社會動員

為了實作既定的社會目标,通常需要通過社會動員,以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力 量,吸引最廣泛的群眾共同參與到相應的社會行動中來。即時通信傳播維系着一個龐大的社會性網絡,它在社會動員方面也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 角色。

與政府或組織所進行的傳統的動員相比,即時通信傳播等所帶來的網絡社會動員表現出了自己的特點。

(1) 社會動員發起機制的民間性。即時通信傳播所進行的社會動員通常是民間自發的。正是這種民間性,使得更多網民接受動員加入 行動的态度更為自覺、主動。

(2) 社會動員網絡的扁平性。即時通信傳播所依賴的 是一個扁平的人際關系網絡,這個網絡節點多,節點間的關系複雜,資訊複制與傳遞速度快, 是以,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實作“廣而告之”。

(3) 社會動員的人情基礎。即時通信傳播所依賴的人際關系網絡,多是由熟人關系形成的網絡,人們彼此間的信任度較高,有些人還有深厚的友情。以人情為基礎進行的勸說,比制度化的公文式的動員具有更高的說服力。

(4) 社會動員過程的相對隐蔽性。即時通信網絡中進行的社會動員,可謂是“悄悄話”式的。動員過程的相對隐蔽性,使得對其進行控制是較為困難的,同時也有可能使動員結果的爆發力更強。

(5) 社會動員的高效率。由于動員網絡的扁平化、動員的人情化等因素,即時通信手段所 進行的社會動員,通常效率是較高的。

即時通信工具在社會動員方面發揮作用雖然還隻是初露端倪,但是,它已經顯示出強大的潛力與能量。如果運用得當,将有助于促進群眾的社會參與。但是,如果運用失當,則可能給社會帶來潛在的危機。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2 強連接配接與弱連接配接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社會化媒體中人們的關系可以分為強關系與弱關系兩大類,這主要是從互動頻率的角度進行的分類。

而從社會網絡的角度看,人們的關系可以分為強連接配接與弱連接配接 兩種。

根據美國學者尼古拉斯•克裡斯塔斯基和詹姆斯•富勒的研究,影響力在社會網絡上的傳播遵循着一定的規律,我們稱之為三度影響力原則,即人們在社會網絡中的任何行為都會泛起 漣漪,波及他們的“朋友"(一度連接配接)、“朋友的朋友”(二度連接配接),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三度連接配接),但超過三度分隔,影響力就會逐漸消失。

強連接配接與弱連接配接,主要是根據關系的直接程度區分出來的。

強連接配接指三度及以内的連接配接, 弱連接配接則是指三度以上的連接配接。

在研究者看來,強連接配接的意義是引發行為,而弱連接配接的作用是傳遞資訊。

這兩種連接配接并非凝固的。

如果一個用 戶有意和一個弱連接配接使用者建立更為直接的關系的話,那麼可以通過有意的行為,使兩者互相認 識,并産生強連接配接。反過來,本來處于強連接配接關系的兩個人,因某些原因而決裂,也可能會斷 開他們之間的直接聯系鍊條。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3資訊繭房與回聲室效應

資訊繭房并非新媒體時代獨有的,在傳統媒體時代類似現象就已經表現出來,并且可以用傳播學中的“選擇性接觸”等理論來解釋。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化媒體以及今天流行的個性化資訊服務,會增強這種 現象。個性化服務看上去很美,但是當人們隻選擇自己關注或符合自己需要的資訊時,結果可能是“作繭自縛”,或者成為井底之蛙,使自己失去對環境的完整判斷。

此外,如果所有人都被這樣的繭房束縛,公共資訊的傳播、社會意見的整合、社會共識的達成,就會變得日益困難。

“回聲室效應” (Echo Chamber Effect)這個概念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人們的"作繭自縛”, 它意指資訊或想法在一個封閉的小圈子裡得到加強。同樣,這一現象在傳統媒體時代已經出 現,但因網絡而加劇。

也有人将這樣的效應稱為“同溫層”效應。

在社會化媒體中,人們以社交對象 作為資訊來源。他們在選擇資訊來源的同時,也就進行了資訊的過濾。此外,社會化媒體在一 定程度上強化了人群的分化。人們因社交圈以及自身的立場态度的影響,常常會固守在符合自 己偏好的資訊與意見的圈子裡,各種圈子之間互相隔絕甚至對立。是以,在社會化媒體中更容易形成“回聲室效應”。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4并發性生存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在網絡中的生存出現了并發性的特征。

移動終端越來越顯得“無所不能”而又随時可得,人們在同一時空裡可以做的事越來越多,這也意味着人的行為的“多道并發性”。

盡管短期内有些使用者的潛力可能會是以被進一步激發,但長期的多道并行處理,也可能會使使用者的注意力難以集中,處理任務的效率反而下降,甚至導緻人的記憶力減退。

多任務處理并不能鍛煉出在多種任務之間切換的能力。經常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的人難以選擇到底該專注于哪個 任務,效率反而可能下降。

多任務處理常常會帶來資訊過載。

記憶需要固化才能轉變成長期記憶,而固化會受到任務切換的影響。如果總是多任務處理,記憶固化就難以形成。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5 群體盲思 群體極化

群體盲思(Groupthink),即群體可能助長輕率的一緻以及危險的自我審査,因而不能綜合資訊、擴大讨論的範 圍。

群體極化現象指的是協商群體的成員典型地選擇與協商開始前他們的傾向相一 緻的更為極端的立場。群體極化是協商群體的常态。

“群體極化"這樣的概念被國内研究者廣泛引用,作為分析網絡群體互動負面影響時常用 的理論架構。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6.資訊的遮蔽

資訊遮蔽意味着人們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判斷,表達态度。這樣的判斷與态度,也就難免會産生偏差。

在群體中,一個個體的判斷偏差可能會得到廣泛的傳播,影響到更多人。

如果這種遮蔽發生在那些作為權力中心的節點上,影響就會更大。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7資訊圖表

資訊圖表(Information Graphic,簡寫為Infographic),是資訊可視化的結果。

資訊圖表是一種将資料與設計結合起來的圖檔, 它有利于個人或組織簡短有效地向閱聽人傳播資訊。它是可視化的資料或概念,它把複雜的資訊傳遞給閱聽人,使其快速消化和了解這些資訊。

作為可視化結果的資訊圖表包括圖表 (Chart)、圖解(Diagram)、圖形(Graph)、表格(Table)、地圖(Map)和清單(List)等。

資訊圖表可以是靜态的圖檔,也可以是具有互動效果的圖檔。在互動式的資訊圖表中,在資訊圖表中隐藏着一些資訊,它們可以通過點選滑鼠的動作被觸發出來。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8 資料新聞的倒金字塔結構

研究者保羅•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曾提出資料新聞的 倒金字塔結構,如圖所示。這個結構概括了資料新聞所需要的幾個步驟。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1) 資料的收集(Compile):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

(2) 資料的清洗(Clean):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即去除人為 的錯誤,以及對資料格式進行轉換以便進行相應處理。

(3) 了解資料的背景(Context):就像對待其他資訊一樣, 對于資料,我們也需要了解資料是由什麼人在什麼時間什麼樣的 情況下釆集的,資料收集的方法是什麼。此外,也需要了解與數 據有關的術語,清楚資料的含義。在這一前提下,還需要了解此 資料的背景資料,以便在更大的背景下進行分析。

(4) 資料的結合(Combine):将兩個不同系列的資料結合起來,往往可以發現更多深層問 題。例如,當一個資料系列與地圖這樣的資料結合時,基于空間的資料分布規律将變得一目 了然。

經過以上這四個步驟,資料裡的雜質越來越少,是以從資料量來看,這是一個倒金字塔式的結構。

最後,對經過篩選、加工的資料進行傳播(Communicate),即通過各種手段特别是可 視化手段,将資料的結果呈現出來。

這個倒金字塔結構所展現的資料處理過程,也适合非新聞類資料可視化的資料加工。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39資訊流

資訊流(Newsfeed),也被稱為新聞源,即人們在自己的SNS、微網誌首頁或微信朋友圈中 看到的按時間等順序排列的資訊(包括他們自己發的,以及其好友分享的)。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40傳播效應

傳播效應,衡量的是特定對象的傳播範圍與影響面。在網絡中,這種傳播效應可以通過一 條資訊的轉發量、點選量等進行直接衡量。但是,我們不僅應該關注這種量上的名額,還應該 關注網絡傳播對于特定對象的傳播能量的改變。

僅看單一傳播對象時,網絡傳播的效應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變等。

(1) 放大效應。網絡傳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個小話題的影響不斷放大,最後在整個網絡 有時甚至是整個社會産生影響。放大效應的産生有一些相應條件。首先,被傳播對象能引起多 數人的關注。其次,人們在資訊的擴散過程中,還在進行着頻繁的意見傳播。沒有與資訊相伴 的意見傳播,單純的資訊傳播很難産生放大效應。

(2) 削弱效應。有些對象本來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面,例如,在傳統媒體中已有廣泛的報 道,但是,網絡可能對它産生一種削弱效應。當這種情況發生時,通常說明媒體的選擇判斷與 網絡閱聽人的選擇判斷發生了偏離。有時,也可能受到同期傳播的其他對象的影響,進而使傳播 效果受到抑制。

(3)催化效應。從化學的角度看,“催化效應”是在催化劑參與下的化學反應,它導緻事 物的性質發生 了變化。在網絡傳播中,常常也可以看到催化效應的發生。它不僅意味着廣泛的 傳播面,同時意味着事物的屬性在人們眼中會發生變化。

(4) 裂變效應。實體意義上的裂變指靠原子核分裂而釋放出能量的迓程。網絡中也存在着 類似的過程。一個話題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話題,進而産生強大的傳播 能量。

對于多個傳播對象,網 絡傳播的效應常常展現為兩種,即聚變效應和正回報效應。

(1) 聚變效應。從實體角度看,聚變是由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而釋放出能量 的過程。網絡傳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話題或聲音聚集起來,将它們彙聚成一種強大的聲音。通過這一過程,每一個弱小的聲音的能量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這與實體中的聚變效應是相似 的。這也是網絡傳播的一個重要特色。

(2) 正回報效應。當幾個對象同時傳播時,網絡傳播會産生一種使強者更強、使弱者更弱 的正回報效應,也就是使原來引人注目的更加醒目,使原來處于劣勢的傳播對象更加邊緣化。

上面的各種傳播效應,并不都是互斥的,它們有時是同時發生的。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41傳播效應

作為法蘭克福學派成員之一的泰奧多爾•阿多諾,把大衆文化的生産稱為“文化工業”或“娛樂工業”。

在《啟蒙的辯證法》一 書“文化工業,作為大衆欺騙的啟蒙” 一章中,他指出,人在喪失了自身的自然性之後,對快 樂的體驗隻能存在于幻想之中。在這種幻想裡,人擺脫了勞役,而大衆文化正是作為這樣一種 補償提供給人們的。但是,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意義上,大衆文化成為一種謊言,成為使人忘掉 真實的、現實的困境,陶醉在虛假的、外在的幻覺中的東西。他還認為,大衆文化中虛假地升 華了的自然情感和本能,正是在現實中被壓抑和所失去的。

阿多諾對大衆文化的批判,集中于兩個領域:其一是通俗音樂(特别是爵士樂),其二是 大衆傳播媒介。

在《論爵士樂》一文中,他認為,盡管爵士樂以反秩序的姿态出現,但由于它 本身具有的集體性和規則性,是以它又成了同一秩序。爵士樂的标準化,是為了加強對聽衆的 持久控制。它的計劃型生産企圖清除生活中不受控制的、不可預知的、不能計算的部分,由此 剝奪了真正的新事物的權利。在《音樂社會學導論》一書中,他指出,通俗音樂不過是把材料 硬塞在已預制好的同樣的空罐頭裡充作商品出售的東西。标準化的流行歌曲是面向那種需要他 人引導的“孤單的人群"的,它們召喚了這些不成熟的、沒有能力表達個人情感的人,使他們 以一種集體化的方式疏通情感和欲望,于是這種情感或欲望已不再有真正的個性内涵。

在《電視和大衆文化模式》一文中,他又詳盡分析了以電視劇為代表的大衆文化。在他看 來,大衆文化之是以可以被放到一起來研究,是因為它們在形式結構和含義上有着驚人的相似 性,即使它們從表面上看毫無共同之處。它們共同制度化地成為心理控制的手段,用不斷的重複、同一,用到處存在的方式使人的反應自動化并削弱個體的力量。在這方面,電視節目無疑 發展到了極點。例如,每一個電視神秘劇的觀衆都知道故事将怎樣結束,緊張度僅在表現中維 持着。這樣,“一種尋求保護的孩子般的需要一而不是追求刺激性的需要——被迎合上了氣 他同時還指出,大衆文化的接受方式分為“外顯資訊”和"内隐資訊"兩個層面。大衆文化絕不僅僅是情節的總和或由情節傳遞的簡單資訊,“事實上,暗隐的資訊可能比外顯的資訊更重 要,因為這種暗隐資訊将逃離意識的控制,将不被看破,将不為心理抵制所阻擋,但它卻可能深入觀衆的思想"。

查漏補缺 | 如果考到這41個傳播學教材上的知識,你100%會嗎?

這些,你都會嗎?

最後階段,傳回書本,查漏補缺。對于書本,一定要吃透,一定要不留死角,一定要随時進行查漏補缺。

我們下周繼續,大家加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