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這輩子,無論你遇見誰,都是你生命裡必然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這個人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那些出現在生命中的人,有的是為了溫暖你,有的是為了曆練你,有的是為了辜負你。
遇見的人多了,經曆的事多了,才慢慢懂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陪你走到最後,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的真心付出。
總有一些人,無論你怎麼用力,怎麼讨好,還是打動不了他的心;
還有一些人,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太多的付出,就可以相處得很舒服。
到了一定年紀,就會明白:
成年人之間,最好的關系,莫過于相處舒服。
01“舒服的關系,不必迎合,無需讨好”
張愛玲曾寫過這樣一句話: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年少時,總是被這樣的情感所打動。
還以為,愛一個人就是要這樣,可以為他卑微到塵埃裡,可以僞裝成他喜歡的樣子,還可以無限地取悅他,讨好他。
卻并不明白,踮起腳尖去愛一個人,到最後,受傷的隻能是你自己。
因為,腳踮久了人會累,愛掏空了心會碎。
而真正愛你的人,不需要你的刻意讨好,不需要你的小心翼翼,更不需要你的委屈求全。
他愛的,就是你原本的樣子,并不是你故作謙卑,僞裝成他喜歡的樣子。
這也是成年人世界中,一種舒服的關系:不必迎合,無需讨好。
畢竟,一廂情願的付出,努力迎合的讨好,到頭來得到的從來不是真心,而是辜負。

就像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中的女主,為了讨好男友,天生自來卷的她每天偷偷早起一小時将卷發拉成直發。
不僅如此,男友不喜歡她喝酒,她就假裝自己不會喝酒,喝一點就會醉倒。
可這樣拼命迎合、用力讨好的結果呢?
就是男友越發不尊重她,甚至跟同僚一起嘲諷、譏笑她。
聽過一句話:“但凡需要你努力迎合,才能維系的關系,都是錯的。”
因為,你的每一次迎合,每一次取悅别人,都是放棄了内心堅守的一片陣地。
到最後,連你自己也會厭惡這樣卑微、讨好,沒有自我的自己。
要知道,相處舒服的關系,從來就不是放低姿态,一味讨好對方,而是簡單真實地做好自己。
是以,與其大費周折地想着去取悅誰,不如努力做好真實的自己。
不卑微、不迎合、不讨好,你就是你,最好的你。
02“舒服的關系,親而又間,熟不逾矩”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超限效應”:
指的是,人受到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進而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很多人就是這樣,以為彼此關系很熟了,就失去原有的距離感,進而肆無忌憚侵擾到對方的邊界。
可就算關系再親密的兩個人,如果沒了應有的界限和分寸感,最終的結局還是會走向陌路。
因為,人與人相處,親而又間、熟不逾矩,這樣的關系才最舒服。
和多年的好朋友絕交,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曆嗎?
我有過。
起因隻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她想讓我配合完成一次采訪。
但我那會兒,工作太忙就拒絕了。
然後,她就埋怨我,對朋友冷淡,一點也不在乎曾經的情誼,這點忙都不肯幫。
我什麼也沒解釋,隻是默默把她删除了。
從多年好友到現在的陌路人,說不難過是不可能的。
但人是一種很奇怪的情感動物,距離太遠會想念,距離太近又會受傷。
我受不了她每天晚上跟我分享,她和老公的瑣事,因為我困得要死;
我也受不了她偶爾的突然來電,隻是提醒我幫她砍一刀,給她助個力;
更受不了的是,她沒來由地沖我發脾氣,事後再跟我道歉……
在這段關系中,我累了,也愈發感到不舒服了。
我想,是時候,給這段友情畫上一個句号了。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标志,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最好的感情不是糾纏不清,而是親而又間;最好的關系不是不分你我,而是熟不逾矩。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别越界。
舒服的關系,一定是保持适當的距離,既不刻意疏遠,也不過分親密。
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相處得更長久,也更舒服。
03“舒服的關系,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顧城在一首詩中寫道: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着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我們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懂你的人,懂你的言外之意,懂你的欲言又止,懂你的悲歡與冷暖。
你不想說,我不會主動提;你難過,我默默在旁守候。
人與人相處最舒服的關系,或許就是這樣: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有這樣一句描述:
“她欲言又止,可是她的眼睛已經道出了她的心事。”
人這一輩子,遇到一個知你懂你的人,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幸福。
演藝圈中,最羨慕的是,陳坤和周迅的友情。
很多時候,陳坤會把委屈憋在心裡,不知道從何說起,也不知道如何提起。
周迅并不會急着追問,而是默默地陪他待着,用無聲的沉默化解他心底的難過。
就像陳坤在采訪中說得那樣:
“因為我跟小迅是不用多說,我有一點糟糕,那我們就喝一點東西吧,聽聽音樂,兩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生命來來往往,遇到一個懂你的人,就有了專屬于自己的依靠,有了關于明天的向往和期待。
曾問過閨蜜,為什麼如此笃定,今後就是他了?
閨蜜笑着說:
“因為他是最懂我的,懂我介意的地方,懂我的情緒崩潰點。
跟他在一起,我會覺得很舒服,不會擔心被嘲笑,也不用解釋太多。
一想到這些,我就想笑,關于未來也變得明朗起來。”
人生海海,找一個同行者容易,找一個相處舒服的人卻不易。
是以,遇到了,一定要珍惜。
餘生那麼長,相信我們終會遇到這樣一個人,懂你的辛苦與付出,知你的冷暖與悲歡。
你不必說,我都懂,這便是最舒服的相處方式,也是最好的煙火人間。
04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
“舒服就像四月的風和九月的雨,讓人心有慰藉,又自在清新。”
人與人的交往,雖然沒有統一的規律,但卻有舒服和不舒服之分。
舒服的關系,不必迎合,無需讨好;不舒服的關系,小心翼翼,太過卑微;
舒服的關系,親而又間,熟不逾矩;不舒服的關系,綁得太緊,身心俱疲;
舒服的關系,知你冷暖,懂你悲歡;不舒服的關系,無言以對,無話可說。
生活已經很累了,就不要再勉強自己去維系一段不舒服的關系了。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往後餘生,舍棄不舒服的,擁抱舒服的,才是正确的相處之道。
最後,願你無需讨好,無需逞強,知足且上進,溫柔且堅定。
人生這麼遼闊,别讓不舒服的人或事,遮擋了你的視線,去經營一段舒服的關系,去欣賞更遠的風景。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