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作者:大運河時空

河南省安陽市位于冀豫兩省交界處,其市區北有安陽河(古稱洹水),東有湯水和衛河,西側則是連綿不斷的雄偉的太行山脈,其地理位置可謂是極為險要,西晉文學家左思《魏都賦》這樣形容道:開胸殷衛,跨蹑燕趙,山林幽映,川澤回缭。生動地說明了安陽一帶的地形特點。而清朝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對當時的彰德府、今天的安陽的形容:“府山川雄偉、原隰平曠,據河北之襟喉,為天下之腰膂。”更是從宏觀的角度說明安陽在全國的重要之處。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安陽一帶的地形圖,充分彰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這樣的黃河以北之地的咽喉和天下的脊梁,就需要有個雄城來為之守候,才能把地理優勢發揮到最大。安陽之城始建于北魏,當然那時的城牆規模和形制已經不可考,不過可以想象,北魏天興元年(398年),是開國皇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稱帝後的第一年,也是他大破後燕後開始經略河北、稱雄華北之際,在這個咽喉位置所建的城池必然是要為軍事服務,必然是十分堅固的。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北魏時的安陽城

不過安陽城的建設有準确記載卻是北宋真宗的景德三年(1006年),對城池進行了增築,周圍長達十九裡。在宋真宗景德年間,正值遼兵南下侵擾的最頻繁時期。中路開封府向正北至北京大名府方向,由真宗在景德元年禦駕親征,最後達成了“澶淵之盟”,換取了較為長期的和平。為了防備遼兵違背盟約,在遼兵南下的西路路線上的相州(安陽)利用和平時期就把城池進行了擴建。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宋朝的相州、安陽

明朝洪武初年的情況和北宋時期差不多,明軍剛好攻打下了今天河南,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在開封設定中書分省,又稱河南分省,設定開封、河南、汝甯、南陽、懷慶、衛輝、彰德7府及信陽直隸州,另外剛剛攻下元中書省而設的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廣平府、順德府、大名府也歸于河南省,這是河南分省面積最大的時期,這時的明朝北部一線和北宋時期差不太多,時刻還要面臨蒙元的反撲,安陽在河北防禦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洪武初年進行的城池建設就極為牢固,據康熙《安陽縣志》“城池”記載: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明朝的彰德府

明洪武初改築,圍九裡一百一十三步,裁得舊城之半,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外磚内土。門四,東曰永和、南曰鎮遠、西曰大定、北曰拱辰,門各建樓,又建角樓四,敵樓四十,警鋪六十有三。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乾隆三年的安陽城

明朝的這次建設,城牆建成了當時北方少有的磚城,城池四門上都有用于瞭望和防禦用的城樓,城牆還有用于屯兵和防禦的角樓、敵樓、鋪舍,其中鋪舍數量有63個,屯兵數量極大。

後來,以明朝城牆為基礎,在明清時期進行了若幹次的重修、補修,分别是明成化十三年知府曹隆重修,清朝康熙十六年知府邱宗英重修、康熙五十二年知縣徐樹敏重建因火而毀的北城樓、雍正七年知縣李阊楙重修東西城二樓和補修四面城垣俱于七年。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清朝嘉慶年間的安陽城

此外城牆外還有“壕闊十丈,深二丈”的護城河,但因“歲久淤平,僅存護河形迹”,乾隆二年知縣陳錫辂挑浚四城河後“面寬五丈,底寬三丈,深五尺,甕城河寬三丈”。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開辟了西北門,以“繁榮便利交通、建設新安陽”之意取名為新安門,至此安陽城有了五座城門,名字分别是北門拱辰、南門鎮遠、東門永和、西門大定、新安門。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民國時期所建的西北新安門

也正是因為安陽的地理位置優勢,在曆次的戰争中屢有破壞,特别是在抗日戰争中,安陽因為是聯結冀南、豫北及冀魯豫區的交通樞紐,盤踞在這裡的日僞軍約有7000餘人,日軍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駐安陽城内,僞軍李英部等守在外圍,并且大修碉堡據點。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解放軍用炮火打開的安陽西城牆突破口

為解放與鞏固平漢路以西、鶴壁以北廣大地區,八路軍太行軍區集中5個軍分區主力及八路軍總部警衛團共9個團的兵力,組成3個支隊,在3萬餘民兵和自衛隊配合下,于6月30日發動了安陽戰役。7月7日,戰役勝利結束,八路軍共斃傷日僞軍800餘人,擴大解放區1500餘平方公裡,解放人口35萬,使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和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民國時期的安陽城池

由于戰争的破壞,安陽城牆很多地方都是殘垣斷壁,新中國成立之後,城牆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因素之一,為了發展經濟、改善交通條件,安陽城牆1951年1月開始拆除,城牆的材料有的被用于文化宮的地基,還有很多城磚被居民當成了建房材料。到8月,除五座城門和四關七個炮台外,整個城牆基本拆完。後來,所剩的城牆遺迹随着時間的流逝也慢慢消失。今天僅有西南、東南兩個城角,還可以讓今天的人們依稀能夠看到舊日雄城的一絲身影。

豫北第一雄城指的是哪,為何會興建起這樣的城池,又是如何消失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大度寬容安陽城池輪廓,依然較為清晰

如果從北魏天興元年算起,到城牆消失之時,安陽擁有城池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即便是有确切記載的景德三年開始計算,也有近千年的曆史,雖然曆史上安陽有着雄偉的城池,但今已泯然衆人矣,不由得讓人扼腕歎息。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