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突發心梗怎麼辦?看完這篇文章,既能自救又能救人 | 心梗救治日

作者:健康中國
突發心梗怎麼辦?看完這篇文章,既能自救又能救人 | 心梗救治日

11月20日是我國心梗救治日。1120代表着2個“120”。一是出現急性胸痛要及時撥打“120”,二是明确診斷心梗患者需争取在黃金“120”分鐘内得到有效救治。

突發心梗,如何自救?

身邊有人突發心梗,如何急救?

怎麼做才能有效預防心梗?

答案就在下面這篇文章裡。

心髒是人體最重要的髒器之一,負責泵出血液到全身的髒器群組織。如果把心髒比作是我們人體的發動機,那麼供給心髒血液的冠狀動脈就是發動機的油路。一旦冠狀動脈出現閉塞,就會出現心肌梗死(以下簡稱心梗)。急性心梗是院外導緻死亡的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導緻猝死的最常見的心血管急症。

我國正在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飲食和生活節奏的改變,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導緻合并心梗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煙的比例逐年上升,年輕人心梗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盡早發現、盡早診斷和盡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關鍵,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長期生活品質和預後的基石。

心梗究竟是怎麼回事

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種。發生機制主要是由于為心髒供血的血管(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導緻心肌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為心髒供血的冠狀動脈像一棵大樹有很多分支,主要分支包括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每支血管還發出許多分支為心髒不同部位供血。任何一支血管發生急性閉塞均會導緻心梗,血管供血範圍越廣泛,閉塞時間越長,心肌缺血導緻的心肌壞死面積越大,對患者的急性期影響和長期影響也越大。

急性心梗發作時,盡早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血管(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或溶栓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恢複心肌供血,是降低心梗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預後最關鍵的治療手段。

多數心梗患者有胸部症狀,表現為活動時發生的胸悶、胸痛、或呼吸困難等,超過80%的患者有冠心病史。如果近期出現胸悶頻繁發作;或者不但活動時,休息時也發作胸悶,應盡早就診,這可能是不穩定心絞痛發作,有可能是出現急性心梗的前期表現。但也有部分患者,心梗前可以沒有任何胸悶、胸痛的症狀,心梗可能是冠心病的首發表現。也就是說,心梗可發生于冠狀動脈無明顯狹窄的患者。

那好端端的,怎麼就心梗了呢?導緻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繼發急性血栓形成,導緻冠狀動脈血管完全或部分性堵塞。少見原因還包括嚴重的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自發夾層、斑塊侵蝕等,此類心梗患者冠狀動脈常無嚴重的粥樣硬化斑塊導緻的管腔狹窄。是以,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即使平日無症狀,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持續不緩解,也應警惕心梗。

心梗發作時典型症狀為胸骨後或心前區劇烈的壓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頸部、背或肩部放射。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大汗或呼吸困難,部分患者可發生暈厥。通常心肌缺血導緻的胸部不适症狀表現為彌漫性,而非局限性,無明确定位。部分心梗患者以猝死為首發表現,是因為發生了室顫、室速等緻命性心律失常,此類患者如在院外發病,常無法獲得及時電除顫恢複正常的心跳,進而喪失進一步救治的機會。是以普及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可以顯著降低院外猝死患者的死亡率。

心梗症狀持續時間多在20分鐘以上或持續不緩解,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或複方丹參滴丸等藥物無明顯效果,此時患者應盡早撥打“120”急救電話,或到附近的醫院就診,以獲得更專業及時的救治。

心梗也可表現為不典型症狀,常見于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或既往腦血管病的患者,容易漏診或延誤治療。以惡心、嘔吐為首發症狀的患者,容易被誤認為是胃腸道疾病而延誤治療。這些患者一旦出現疑似心梗的症狀且持續不緩解者,應盡早到醫院就診,由醫生進行診斷和鑒别。

突發心梗,如何自救

早期、快速并完全地開通梗死相關動脈是改善患者預後的關鍵,盡早到達醫院才能保證後續及時的治療。當患者在院外發生疑似心梗的症狀時(胸痛),首先不要慌張,如心梗發作時有他人陪同,陪同人員要撥打“120”電話,患者應停止活動,保持鎮靜,随身攜帶有急救用藥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條件者或有專業醫生指導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心梗發作時,如果身邊無其他人陪同,要做以下五件事進行自救:

第一,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接線員您的準确位置,說明自己可能是急性心梗發作;

第二,保持房間門開放狀态,以便急救人員到達後能夠順利進入房間;

第三,在最靠近門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證急救人員到達後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您;

第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有條件者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第五,盡量舒緩情緒,耐心等待。

身邊有人突發心梗,如何急救

如果身邊有人突發心梗,應盡早撥打“120”急救電話,是挽救其生命的關鍵步驟。

如果患者意識清楚,可讓患者平卧,安撫焦慮和緊張情緒。随身攜帶有急救用藥時,應立刻給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條件者或有專業醫生指導下可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如果患者出現意識喪失,應讓患者保持平卧位,有經過心肺複蘇教育訓練的人員在場時,應盡快進行胸外按壓等搶救措施;如公共場所具備AED者,可盡快根據情況行AED電除顫。

如不具備以上條件,保證患者平卧位或側卧位,避免因惡心、嘔吐物導緻的窒息情況出現,耐心等待專業救治人員到達。

如果隻有一人陪同,可在等待期間,盡可能聯系1~2位親屬或朋友,避免患者至醫院後因人手不足延誤治療時間。

出現哪些症狀要提高警惕

心梗是緻死緻殘率極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延誤治療可能導緻猝死,未能及時開通血管者,心肌缺血時間長,心肌壞死面積大可能導緻心髒破裂,或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一旦出現典型胸痛症狀,不能緩解,有的人還會伴有大汗甚至瀕死感時,應盡早就診,千萬不要拖延。

心梗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糖尿病、吸煙、合并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父母有早發冠心病史者。即便症狀不典型,如出現可疑的心梗症狀,包括胸部輕微發緊或不适感,有時可表現為麻木或燒灼感,也應盡早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心梗。急性心梗應與主動脈夾層、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動脈栓塞、氣胸和消化道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鑒别。主動脈夾層患者可表現為向背部放射的嚴重撕裂樣疼痛伴有呼吸困難或暈厥;急性心包炎表現為發熱、胸膜刺激性疼痛,向肩部放射,前傾坐位時減輕;肺栓塞常表現為呼吸困難或暈厥;氣胸可以表現為急性呼吸困難、胸痛。消化性潰瘍可有胸部或上腹部疼痛,有時向後背放射,可伴暈厥、嘔血或黑便;急性膽囊炎可有類似心梗的症狀,但有右上腹觸痛。前三類是除心梗以外較常見的心血管急症,有猝死的風險,應及時就診,早期治療。

敲黑闆、劃重點

冠心病可防可治。對于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戒煙和控制體重;對于已經診斷冠心病的患者,應堅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降脂藥物,避免心梗的發生。心梗雖然危重,但隻要能夠在症狀發生時想到這種疾病,采取适當的應對措施,盡早到達醫院,絕大多數的心梗患者可以早期開通血管,并得到及時治療,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作者|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王曼 趙雪燕

稽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 王增武

策劃|譚嘉

編輯|劉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