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處到底有什麼?今天,我們講幾個關于深海匪夷所思的故事。
2003年,澳洲科學家,為了收集海洋資料給一隻3m長的大白鲨 裝上了一個傳感器,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實驗,就在幾個月後的,變得詭異起來。

這天,傳感器傳回的資料顯示,大白鲨從230m的地方迅速下潛到680 m,而且溫度也從7℃迅速升高到23℃ ,顯示器前的科學家一臉懵逼,難道是傳感器壞了?
之後搜尋人員根據定位,在海灘附近找到了傳感器,但是隻有孤零零的傳感器,鲨魚卻不知所蹤,經過檢查,傳感器完好無損,功能也正常,那傳感器顯示的溫度和下潛深度的急劇變化到底發生了什麼?鲨魚又去了哪裡?隻有一個可能。
3m長的大白鲨被另一個生物一口吞了下去溫度急劇升高到23度,就是這個生物的體内的溫度,然後這個龐然大物帶着鲨魚一同下 回到自己生活的680m深海。
3m長的鲨魚被一口吃掉,這生物的嘴得有多大,那它整體又會多大,人類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還沒有這麼大的, 有是有,不過是已經滅絕的史前巨齒鲨,難道史前巨齒鲨沒有滅絕?巨齒鲨早在300萬年前就滅絕了。
巨齒鲨是遠古生物大約生活在距今360萬年到2300w年,目前世界很多地方扔不斷發現巨齒鲨的牙齒化石,根據牙齒大小推算,巨齒鲨可能長達30m,體重超過100t ,咬合力達到30t,相當于霸王龍的十倍數地球之最,這麼帶勁的動物滅絕了那麼到底有沒有滅絕呢?聽聽下一個故事。
1938年12月南非漁民捕獲了一條怪魚,這條怪魚全身鐵甲一般的鱗片 ,尾巴短,見多識廣的魚民表示,誰也沒有見過這種怪魚。
回到港口後,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聽到了消息,買走了這條怪魚,并做成了1 5m長的标本。
後來博物館的史密斯教授看到了這條魚也很好奇 ,當場決定解剖,教授就是教授一言不合就解剖,随着解剖的深入,教授的手開始顫抖,表情也變得僵硬,怎麼啦 ?因為解剖觀察到的種種特點表明,這是一條腔棘魚,腔棘魚是魚類和陸地動物之間的過渡物種。
他曾經被科學家斷定,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那這腔棘魚條是什麼情況,這玩意兒竟然沒有滅絕? 竟然還活着?據說後來史密斯教授興奮的暈倒在了實驗台上,這還沒完。
1952年 第二條槍局又被漁民捕獲,腔棘魚徹底的被定性為地球存活物種。
現在網上已經有了腔棘魚在海洋自由自在遊泳的視訊,确信無疑,現在沒有科學家再說腔棘魚已經滅絕了,這打臉打的太狠了。
那巨齒鲨到底有沒有滅絕?那條3m長的大白鲨是不是被他吞掉的?海洋總面積達到了3 6億平方公裡,是人類踏足和為他做所有陸地面積的2 5倍,實在是太大了, 平均深度3820m 最深處11000m 比珠穆朗瑪峰還高 ,在這樣一個廣袤的空間裡,到底充滿着多少未知的生物,也許是個天文數字。
在人類能夠踏足的陸地,非洲 ,亞馬遜熱帶雨林,每天仍會發現新的物種,何況是如此浩瀚的海洋呢。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提調連海洋的萬分之一都不到,目前人類對海洋的探索認知,隻有可憐的5%,又怎麼輕易下結論,說它們滅絕了呢 ?深邃的海洋 ,也許才是地球真正的面貌。
好的,感謝您的觀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