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輾轉反側故人夢 回眸不忘山河心。評電影《山河故人》

作者:百代文化

這天夜裡,向往常一樣,我在自己的書桌上,看到了一個以前上學的筆記本,我翻了翻在書本的夾層,有着我寫的東西,嗯。。。我翻開看了看,都是以前寫的,看到了自己寫的山河故人,心裡感概了一下,自己以前故作深沉,喜歡寫山河故人,說着裡面人物漂泊離散的一生,其實我也不太明白,故作深沉罷了,現在看了看,自己的感概多了幾分,好好珍惜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吧,我很想念以前的朋友們,我非常感謝我的老師,我的同學們,朋友們。希望大家都過的好好的。不要忘記好好吃飯啊。

輾轉反側故人夢 回眸不忘山河心

---評《山河故人》意向運用

作者:康澤良

正如賈樟柯自己所言“我想用電影去關注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緩慢的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生命的喜悅和沉重”《山河故人》繼承了賈樟柯,始終如一的真誠與坦蕩,以濃烈質樸的紀實風格,深沉溫厚的平民意識展露對時代的追懷與傷感,對現實處境中的平民生活投以真誠的尊重與關懷,在電影中,賈樟柯表現了,對故鄉,對小人物一貫的關懷,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慘命運,在面對社會生活的無奈,在給予強烈的人文關懷的同時也蘊含着文化危機的深切思辨。視覺符号“文峰塔”的運用最為出色1999年,片段中沈濤,晉生,梁子開着紅色轎車,鏡頭落入文峰塔此時三人意氣風發地唱着:文峰塔上升紫氣,邁步走向新世紀。2014年,沈濤說完:每一個人隻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要是分開的,音樂響起,沈濤和兒子開着車經過文峰塔,2025年,我們伴随着沈濤的腳步,片頭中的天空,鳥叫聲,和具有時代标志《gowest》響起,沈濤在雪中漫步,全景反打鏡頭最後出現一次文峰塔。二十六年的時間中,唯一不變的是文峰塔和塔下的路,文峰塔是沈濤一生的見證,旁觀着人間的悲歡離合,文峰塔作為固定的符号反複出現給沈濤人生路打下固定點,也讓影片關于生命,情感的思考更有深度。黃河的運用也是獨具匠心,片中多次出現黃河的鏡頭,比如沈濤開車,帶着兒子來到黃河的第九道彎,的石碑,2025年的澳洲晉生豪宅中的黃河頌的油畫反複出現的意向也是三人感情變化的見證者,也隐喻着故人離散,同時黃河也象征着家鄉,對故土的思念,一身農民裝扮的晉生,在澳洲豪宅中的黃河油畫,也是對東方青年選擇追求西方資本主義生活的一次反諷,最後發現自己的心中無法割舍的依舊是故土的思念。音樂:gowest是1994年世界杯的主題曲,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中賦予了他們以全新的意義,這首音樂反複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片頭人群伴随着歡快的節奏,舞蹈,這是精彩的人生,主角們會在着一生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人生的開篇是精彩的,有活力的,有朝氣的,第二次是沈濤和父親提起和晉生相處後的,她對自由的向往,第三次是結尾,中年的沈濤,在文峰塔下孤獨起舞,歌曲反複出現,仔細聽,歌詞中的together也和晚年的沈濤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從一群人的熱鬧喧嚣到好朋友的一心一意,最後一個人的孤獨,漂泊離散感直面而來,隻能發出一聲,山河依舊隻是故人不在的感歎.影片中所反映的山河終究是故人的山河,故人已去,山河隻剩下山河。賈樟柯的電影像一首充滿張力的交響樂,像一把刺向現實的利劍,那些充斥着家鄉話的對白,在平淡的叙事中翻湧着,那些渴望被放逐的心靈,那些再也見不到的故人和再也回不去的山河都在時間裡靜靜的流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