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作者:濱海時報觀察

11月17日,未來科學大獎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學術報告會——“極端條件下的物質世界與超高時空分辨觀測”全網各大平台首播,累計觀看量近200萬。

作為2021未來科學大獎周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活動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邀請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得者張傑院士進行學術報告。上海交通大學實體與天文學院副院長、國家IFSA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錢列加,上海交通大學張江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美國實體學會會士向導作大會主題演講,北京大學實體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講席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美國實體學會會士王楠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離子體實體與聚變工程系執行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鄭堅作獲獎成就解讀。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副校長、緻遠學院院長徐學敏,未來論壇理事、安佰深私募股權投資集團(Apax Partners)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地區總裁張曦轲,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出席活動。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點亮科學夢想 鼓勵投身科學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徐學敏對張傑院士及其獲獎研究作簡要介紹。她表示,希望通過專場學術報告會,進一步點燃同學們對科學的熱情,堅定投身科學研究的理想,将來成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張曦轲在緻辭中表示,未來科學大獎設立初衷就是要在全社會營造推崇科學、推崇科學家的良好氛圍,讓普通大衆感受到科學和科學家的魅力,讓更多人特别是年輕一代擁有并努力實作科學夢想。未來論壇自2016年創立以來,以經全球同行評議的科研成果作為唯一衡量标準,已經誕生了20餘位獲獎者。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楊振斌在緻辭中指出,張傑院士及團隊在過去幾十年潛心研究、集智攻關的曆程,展現了新時代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創新精神、求實精神、奉獻精神。學校在包括張傑院士在内的曆屆上司和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已經營造出了轉身遇到大師的濃郁學術氛圍,希望同學們通過一場場學術盛宴,不斷汲取知識和營養,練就高超本領,堅定理想信念,成長為未來的科學大家。

用雷射照亮未來用科學改變世界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張傑院士作“極端條件下的物質世界與超高時空分辨觀測”的主題報告。他從超強雷射技術發展、高能粒子加速、超快電子衍射以及雷射核聚變四個方面回顧了他上司的團隊在過去二十年的科研進展。通過把強雷射驅動形成的極端物質狀态和日常生活、宇宙天體中的實體參數相比較,讓聽衆享受了超強超快雷射實體這一神奇的領域的饕餮盛宴。報告特别指出,在2020年初疫情非常嚴重、人員不能流動的情況下,團隊研究人員做好防疫措施,克服重重困難調試實驗裝置、采集實驗資料,用兩年時間完成了新型雷射聚變方案中關鍵分解實驗的驗證。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錢列加作“高品質創新發展超強超短雷射”主題報告。他分析了目前超短超強雷射脈沖面臨的兩個品質問題,也即強雷射的對比度不夠、放大能力不足的問題,介紹了團隊在單發次實時測量超高對比度脈沖、濾除噪聲、破解啁啾脈沖放大能力方面的成就。他滿懷信心地表示,中國當代科學家有責任在超強雷射發展史上留下中國人的足迹。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向導作“基于相對論電子束的超快微觀探測”的主題報告,提出人類認識自然界需要不斷拓展觀測方法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他介紹,自2014年以來,在國家基金委重大儀器項目的支援下,團隊從無到有,利用自主創新技術将上海交通大學的超快電子衍射裝置時間分辨率提高到50fs,大幅度打破以前的世界紀錄。團隊還利用這一新型工具,開展了從原子層面了解材料的融化、拍攝單分子電影、雷射調控量子材料的電磁性質等方面的創新性工作。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在随後的座談交流環節,三位演講人以及王楠林、鄭堅就慣性限制聚變的曆史和發展、聚變能源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性、超短超強雷射和高時空分辨率電子衍射系統的應用和展望等問題展開了圓桌讨論,并回答了現場同學們提出的多個問題。

鄭堅教授表示:“張院士2020年正式發表的雙錐點火概念,為我國早日實作雷射聚變技術提供了新思路,而且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思路,這不僅僅是張院士自己團隊的貢獻,某種意義上是我們中國的學術界對此技術的貢獻。同時,要實作‘雙碳目标’,聚變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候選者,是不能夠缺席的。有衆多傑出科學家帶領,我們要對此有信心、有決心,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青年學者能加入到實作偉大目标的隊伍中來。”

王楠林教授在對話中談到:“張傑老師不僅是學生的偶像,也是我們同輩老師的偶像,他在超短超強雷射,包括物質互相作用方面等做出了開創性的傑出科學成就。而目前,不論是在超短超強雷射激發之下,物質狀态的改變,誘導新現象等方面,仍處于科學探索的最前沿,也是凝聚态實體發展受關注的一個前沿領域,未來還有很多未知等待着人類去發現,上海交大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強,希望同學們把握時代機遇,在科學探索中有所收獲。”

張傑院士:探索高能量密度實體,聚變能源有望替代化石能源 | 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武紅在活動中祝賀張傑院士斬獲2021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并表示:“這一代的科學家正在為實作中國科學夢而不懈努力,相信他們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也将影響一個時代,影響一大批有科學理想的年輕人。同時,也希望青年學子視科學家為榜樣,在未來的科學發展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