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要看一個人的“氣息習慣”,就能知道:他/她是什麼“氣質”

作者:無限壞
隻要看一個人的“氣息習慣”,就能知道:他/她是什麼“氣質”

作者/無限壞

觀察:那些“厲害”的人,其氣息特點是:沉、穩、柔、長、綿、無......在我過往的文章中,經常會寫到,關于氣息節奏與一個人氣質的關系。

一個氣息沉穩的人,一定是志堅意實的,這個人會非常擅長:自主她/他的心智(活動)。

于是,她/他總是能,目光長遠、身姿矯健、意氣風發。

這時,其氣息特征是:非常通暢、靈活、微妙和有連貫性。

于是,熱情、氣勢、魄力等氣質表現,都在沉澱在這個人的身體中。

在我們的身體核心有:胸、腹、腰、臀,這四個部件,它們是人凝聚日常精神的硬體,經過特定的刻意訓練,能夠使這個人總是能在“瞬間、片刻”,就能氣勢填充、魄力執行,非常厲害(心智)。(自主氣控的訓練效果)

這種情形,對有的人來說,很自然,很平常。可是,對另外的人來說,卻很難。一輩子也不可能,找到并具備這種“内部氣質”。

其,

很難,做到對事件/問題的”全身心投入“。

例如,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本事,似乎随着成長、生活和工作的節奏,逐漸失去、遺忘。

習慣遺忘、沉迷舒适,又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嗜好。

這個嗜好,是如此平常,以至于它能滲入一個人的身體,并影響這個人的心智。

沒錯,

人的心智就是身體一樣。缺乏”運動“,都會生鏽,都會變懶。

懶,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個人會逐漸失去其"靈魂”的力量。

人的"靈魂“中潛藏着三種表征:信念、情感和欲望。

我有一次給一個朋友打電話:最近狀态怎麼樣?

他說:沒什麼,都是機關那點”破事兒。”

......我聽明白了。

工作的單調性,使他産生了持久的厭煩,這明顯是,自己的想要與現實不符。

當一個人的“想要“與”相信“不合時,内心就會産生沖突。這幾乎是,我們人,最平常的“心智規律"之一。

一、内部沖突,發生頻頻

一個人的“想要”,就是欲望的範疇。

一個人的“相信”,就是信念的範疇。

當欲望和信念發生沖突時,是一切心理不快産生的根本原因。

于是,人們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總是頻頻發生“情感波瀾”的狀态。

當然,我們人也離不開情感,就像離不開空氣一樣。

可是,情感卻常常被周遭的現實,壓抑在這個人的靈魂深處。這是因為,一個人要正常的言行舉止、進行任務、目标,總不能随意釋放自己的情感吧。

是的,人,成年人總是需要一定的自主性、和控制性。

二、自主要制,能夠使人産生“氣質變化”

任何成年人,都不能逾越道德法度,所謂的自由,永遠是相對自由。

是以,一個人的自主要制,往往決定了這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意志反應。

意志,是獨立于一個人精神之外的獨特存在。然而,大多數人認為的意志,均是意志力。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意志的概念,在一個人心智活動的次元上,正确的解釋,是來自于我國文化的核心。

意,主意、念頭。

志,志向、理想、目标等。

可是,不論是“意',還是”志“,本質上仍然是意志。

當一個事件發生時,我們必須有一個主意或者念頭,來應對。

當生活或者工作中發現問題時,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目标和志向。

最佳的解釋是:

長遠為志,

短暫為意,

但是,二者都是意志。

例如,一個人的志向,就是一種長遠的意志。而當下的一個念頭,就是短暫的意志,當下得到一個巧妙的主意,也是一種意志。

“志”和“意”,就像空氣一樣,與我們時刻不離。

否則,我們就無法說話、交流、做事、甚至嚴重到阻礙了一個人的心智活動。

然而,對于一個自主性極強的人來說,本質上,是完全地自主了自己的”意“”和“志”。

尤其是“志”,一個人長遠的意志,對其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可是,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長遠的意志”,他/她的心氣就會不足,最直接、最明顯的展現,就是其氣息特征:短、促、經常失控。(精神也經常失控,隻能依賴環境刺激,喚起感覺)

常表現為:說話着急,隻顧自己想說......沒有耐心傾聽對方......常有情緒......無法自主自控自己(的心智活動).......

這些情形,一旦習以為常,對一個人的損害是巨大的。

三、“用氣勢做事情”

一個人的氣質,必然來自一個人内部的堅實。

也就是,他/她的“志”很堅實,不是人雲亦雲,也不是看到别人做什麼賺錢,就沖動地跟上去。

可是,這,确實群體的人性。人們靈魂中的信念成分,往往展現一個人靈魂的力量。

信念不堅,志向就不堅,于是,失去了最重要的本領:獨知。

一個能時時處處真正獨知的人,其志非常堅實。其意志,也會非常精準,這往往展現為真正的敢想敢幹。

可是,不是人們不敢想,雖然,敢想是敢幹的必要條件。

而是,不會想。

想,思考,的确一件很難的事。如果人們都能“一想就通”,那麼世界上就是減少大量的貧富差距。

是以,人與人的差距,除了外在條件,最大的差距是:心智能力。

可是,心智能力這個概念,連世界上最傑出的意識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也一籌莫展。因為人的情感和大腦,太難做科學研究了。

而,唯有實踐。

一個内部堅實的人,往往氣質穩定,不論感受還是思考,還是做事 ,都是在使用其氣勢。

之是以,這個人使用氣勢做事情,而不是被動的、被周遭條件刺激地做任務、這本質上還是這個人的“氣質”決定的。

一個人是什麼氣質,就是什麼氣勢。

四、氣質的秘密

許多人都知道,我國文化的核心是心性義理。在距今2-3千年的時間裡,許多哲人,都留下了精彩的筆墨,乃至,成為了最好的一個東方哲學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有大量的精妙的描述,有原則、有方法、有技巧。

一個人,隻要系統地,按照特定方式的學習(該文化核心),就能建立一個“小巧和強悍”的知識結構。

在這個知識結構下,他/她會很清晰:

什麼是心智活動?

什麼是一個人的内部世界?

面對周遭世界,我們采取的内部世界是怎樣的規律,才能非常厲害,乃至成王成聖。

......

雖然,我們現代人的價值觀,是優秀、卓越、英雄、傳奇等等。

可是,千年以來,人性,都是通的。

一個人氣質變化的秘密,不過是其自主性,發揮極緻而已。

例如在,靜、定、鼓舞、戒慎恐懼、察覺、通感、預見、清通、柔弱、強志、愛、責任、魄力、抉擇中,不斷地意志喚醒。

那麼,通過周遭世界,給我們提供的事件、問題、任務、目标等,充分利用、積極運用、在不斷作為、挑戰的過程中,形成。

五、氣息幹預手段(氣控技術)

一個人的氣質變化,往往在氣息節奏的變換下,同步進行。

例如,

隻要看一個人的“氣息習慣”,就能知道:他/她是什麼“氣質”

我是無限壞,感謝閱讀。主要是寫自主氣息控制的内容。如果喜歡自主氣控,請微信搜尋:超感覺狀态,公衆号,獲得更詳細的細節與發現。

推薦閱讀:使自己快速變“厲害”,隻需一個手段:氣息節奏(幹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