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path大股東Coatue的”行業NO.1“偏好
今年4月,全球RPA巨頭廠商UiPath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350億美元,成為RPA賽道第一股,為全球RPA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的同時,也為資本市場掀起一股小熱潮,據不全統計,光國内2021年1~7月就有近17次RPA融資事件!

受資本追捧,2017年到2020年,36個月的時間UiPath的估值大約翻了100倍;2021年2月獲得由Alkeon Capital、Coatue領投7.5億美金的F輪融資又使其估值暴漲3倍,直沖IPO。
而在Uipath上市4個月後的8月,國内一家RPA廠商-影刀RPA突然對外披露其B輪融資,從披露資訊看,此輪的領投資方正是Uipath大股東Coatue Management,後者完成由其領投,高瓴創投、GGV紀源資本、紅點中國、金沙江創投等跟投的5000萬美金B輪融資;
Coatue Management是一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對沖基金,長期專注TMT賽道,從創立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在投資全球TMT二級市場。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先後過投資:滴滴出行、美團點評、喜茶、馬蜂窩等企業,不難看出其對“細分行業NO.1”的偏好;
而向來“喜投行業第一”的Coatue,首次涉足國内RPA一級市場,選擇影刀RPA,是否意味着“中國版UiPath”即将出現?影刀RPA又是哪些特質被前者看中?
—— 1年完成4筆融資,影刀RPA專注電商行業
據了解,影刀RPA隸屬于杭州分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為杭州一家核心聚焦RPA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成立于2019年。算上8月剛披露的B輪,其不到1年完成了4筆融資!
資方均為Coatue、高領創投、金沙江、紅點中國、初心資本等國内外一線資本;
行業知情人透露,影刀RPA從一開始便選擇将電商行業企業作為核心服務對象,從其官網看,迪卡侬、BabyCare、湯臣倍健、恒生電子、壹網壹創、百麗、藍月亮、寶尊電商、周大福等上萬家頭部電商企業都已成其産品使用者。這塊從其核心團隊大部分出自阿裡,加上總部位于杭州這一電商高地,可見一斑。但據筆者了解,選擇專注電商,不隻是因為核心團隊的電商背景,而更是為打造一款人人可用的RPA産品做了長期考量。
——電商RPA行業服務的門檻在哪?
首先,電商在國内已經發展10餘載,是高度成熟的數字化行業,電商企業中營運、客服、人事、财務、資料等部門充斥着大量類似商品訂單管理、多種票據流程、資料抓取等高重複性工作,這些工作既重要,但也非常枯燥。傳統都要依靠人力手動完成,試想光是電商企業每日的巨量訂單處理,就夠客服營運人員頭疼的。長時間工作容易出錯、降低員工的工作爽感,更是限制了企業的人才效率,限制了企業增長,而RPA的出現正是解決了電商企業們的人效之痛。
目前大部分RPA廠商包括Uipath所提供的RPA服務因産品使用門檻問題,不得不高度依賴自身的技術團隊做服務支撐,項目實施周期比較長,收費也相對高昂,這點對于高度依賴數字化的電商企業來說不太友好。電商是個高速變化的行業,平台規則、行業玩法變化極快,今天企業的某個場景痛點可能短期内還未實施傳遞,就會随着大環境而改變。是以對于電商RPA服務來說,行業的變化對于廠商的綜合産品服務能力有很大考驗。
——“人人可用的RPA産品”
據了解,影刀RPA的創始人金禮劍為産品經理出身的連續創業者,曾負責阿裡RPA産品項目,親自走訪過近百家電商企業做深入調研,而企業方的回報呈現兩個極端,一方面非常認可RPA的價值,同時也抱怨RPA産品的使用門檻之高,而這也成了其後面選擇出走阿裡創業做影刀RPA的初衷,即:做一款人人可用的RPA産品
筆者從其官網下載下傳了試用版,大緻浏覽了産品他們的視訊教程,粗略對比Uipath來看,UiPath設計器是在main窗體裡套入各種Sequence(序列),以方框的形式顯示。如果不展開結構,流程很難一目了然,遇到複雜的長流程和很多邏輯分支的情況時,Sequence的缺點會比較明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UiPath推出了FlowChart Activity,以畫布設計的方式部分解決流程設計的缺點。但是FlowChart目前僅是一個Activity元件,也就能明白UiPath對其的定位了。
影刀RPA采用積木式流程搭建應用,用“拖、拉、拽”實作自動化流程的搭建。一條指令代表着一個動作,輕按兩下或拖動一條指令會彈出指令配置界面,配置完後會出現在流程編排區。多條指令按一定邏輯堆疊起來便構成了一個自動化流程應用。
設計複雜的長流程時,可以将部分指令合成為一個子流程,實作相對獨立的功能,并且可以随時被主流程或其他子流程調用,可以較大程度友善後期的流程調試。
相比UiPath的Sequence和FlowChart方式,影刀RPA的積木式流程搭建使整個設計器畫面會稍微清爽一些,邏輯分支複雜流程的視覺體感好一些。
但即便如此,影刀RPA,也隻能說低門檻,并非”0門檻“,評估影刀RPA的産品,從教程學習到上手搭建RPA應用,至少也要2周時間,不過核心還是在對多種指令的學習記憶及使用上,這點對于沒有IT從業經驗的業務側人員來說,已經很好了。
對比Uipath,感覺影刀RPA更希望強調自身的”工具“感,即企業自身業務人員經過對影刀RPA的基礎指令學習,後面可以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針對這塊,筆者了解到,影刀RPA的客戶成功團隊會專項扶持電商企業,幫助其培養“RPA流程”專項人才,對企業人才結構做整體更新;
影刀RPA一年時間已經有 30 多萬的使用者搭建應用,其中一半以上為業務人員,其截至目前總計積累了電商行業600 多個場景應用,以及近萬家頭部電商客戶。
總體來看,影刀RPA更像是在借助電商行業複雜多變的特點不斷打磨自家産品,而終極目标瞄準的是擁有更大想象空間的桌面級C端辦公群,也就不難看出作為Uipath的大股東Coatue為何要高調領投影刀RPA...
最後引用Coatue中國區負責人蔣恺的評價:
“全球RPA市場正在經曆一場從“重實施”到“人人可用”的深刻變革中。RPA落地的一大痛點,在于IT部門無法随時支援業務部門不斷變化的需求。是以,隻有讓一線業務人員快速掌握RPA技能,才能更快、更好、更多地部署RPA機器人。未來,一線業務人員将是RPA廠商争奪的主戰場。
影刀RPA的初心就是打造一款極緻簡單的,使用者玩的轉的産品。我們看好影刀團隊對産品的極緻追求,在不斷強化産品功能的同時,降低産品使用門檻。我們相信,影刀RPA有機會在全球市場成為一款極具競争力的人機協同桌面級效率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