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作者: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川美眉

作為資深張粉,愛了張愛玲和她的作品好多年,這一次《第一爐香》沒趕在第一時間,隻能算第二時間吧,才找到家還有上映的影院。家門口的影城此片已下架了,惶惶然去鬧市那地兒打卡。嗯,沒讓我失望。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許鞍華是改編張愛玲作品最多的導演之一,早有1984年的《傾城之戀》、1997年的《半生緣》,我都看過非常喜歡。這次的《第一爐香》還有名小說家王安憶編劇,應該說主創人員很得力的。這個發生在香港的故事,由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許鞍華執導筒,似乎順理成章。再看主演(配角):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範偉、張鈞甯、梁洛施,呵呵都小有名氣呢。

“我并不希望觀衆看完以後,看到很多深刻的道理。我覺得張愛玲之是以好,就是她既是非常深刻的,又是一看明白的。她的作品你看完是’啊!說中了(我)’,而不是在其中做邏輯證明……”許導如是說。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yes,正說到我心坎上。

張愛玲的原著《第一爐香》我很多年前讀過,此回電影觀後我又讀了一遍,驚歎王安憶小說家做為編劇的功夫了得?小說36000餘字,其精華全部濃縮在2小時15分鐘的時段裡,幾乎台詞都沒有變過,可謂非常忠實于原著這是其一;其二原作完稿于1943年4月,許導對四十年代香港的時代背景與劇中梁太(俞飛鴻飾)作為富商遺孀的身份設定很到位。她的宅院的奢華富貴散發着遺老遺少沒落家族的氣息,她的關系網的堕落與雜陳,她的一衆丫鬟傭人們的明争暗鬥的鋪排,以及喬家的中西文化的滲入等等,把握得相當精準。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人物戲主要在梁府演繹,雕欄玉砌築壘的深宅大院,長長迂回的石頭台階,陰森森暗戳戳的底色調,很是給人壓抑渾沌和絕望之感。但究竟也是英國殖民地五十餘年的香港,西風漸漸吹過,梁太在花園裡舉辦的社交舞會與達官貴人們的觥籌交錯很有西式味道。

許導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鏡頭前呈現香港了,在《黃金時代》叙說蕭紅有過,在改編張愛玲的另2部小說有過,還有香港的市井影片等等。但這位藝術家是精益求精的。這一次《第一爐香》為了呈現出故事背景,也做了相關資料收集。一面是很多樹和白的殖民地建築,一面全是棕色的,比如碼頭、灣仔這些貧民區,很有時代感。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張愛玲出生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她的祖父張佩綸,外曾祖父李鴻章不僅是正史中的大人物也是野史的要角。那樣顯赫的家世,卻備嘗人世間的孤寂與涼薄。母親和父親離婚後遊曆歐洲身不知何處。那位吸鴉片娶姨太曾經聲言要打死她的父親,在她成年後他們就斷了來往。她的名作《傳奇》《流言》和這部《第一爐香》均寫于二十五歲以前。那時她對人性已有獨到的穩定的把握,技巧已相當圓熟,文字則更臻于化境,這樣的早熟早慧,求諸現代文學史,再無第二人。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第一爐香》她寫的姑媽梁太、侄女薇龍的故事,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吧但又不全是。張愛玲自己說過“寫小說的間或把自己的經驗用進去,是常有的事。至于細節套用實事,往往是這種地方最顯出作者對背景的熟悉,增加真實感。作者的個性滲入書中主角的也是幾乎不可避免的,因為作者大都需要與主角多少有點認同。”

是的,姑媽有張愛玲姑媽的影子,受過良好的教育,出身富貴,單身很有錢。至于薇龍,從上海去到香港求學, 即是她自己羅。她不堪于生父繼母的冷漠,逃出家裡去投奔母親過,和姑媽也過從甚密,這段經曆也是作家自己生活的再現。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那些個遺老遺少,混血的喬家兄妹,唱詩班的大學生們,無不在張愛玲為避戰亂到香港的求學中常伴左右。她的創作其最豐盛期不外乎香港、上海兩地。此篇小說的殖民地韻緻浸潤筆端,讀來尤為别一番滋味。

而許鞍華導演與王安憶編劇2位的強強聯手,将其搬上銀幕更彰顯這部經典小說其獨特的不可複制的藝術魅力。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電影《第一爐香》女主我想有2位,一位是姑媽梁太(俞飛鴻飾)年輕時嫁了粵東富商做四姨太,當時就和自家哥哥鬧翻了,也就是侄女薇龍的父親;一位自然是從上海來的現在香港南英中學念書的薇龍(馬思聰飾)。原小說描寫姑媽“畢竟上了幾歲年紀,白膩中略透青蒼,嘴唇上一抹紫黑色的胭脂,是這一季巴黎新拟的”桑子紅”。“薇龍卻認識那一雙似睡非睡的眼睛…美人老去了,眼睛卻沒老。”

可不,俞飛鴻演的梁太很有貴族遺少奶奶的貴氣與傲氣,甚至有一些飛揚跋扈的張揚。眉宇間加入了一些第一視角的回憶内容,一打眼那就是大戶人家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子。見到侄女劈頭就問”葛豫琨死了麼?”薇龍道“我爸爸托福還在”。“他知道你來找我麼?”薇龍一下答不上話來。梁太接下來就夾槍帶棒了“你快請吧,給他知道了,有一場大鬧呢!我這裡不是你走動的地方,倒玷辱了你好名好姓的!”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薇龍到底年輕臉嫩,再也敷衍不下去了。原是濃濃的堆上一臉笑,這時候那笑便凍在嘴唇上…原著太精彩了!馬思聰飾演的薇龍那尴尬的眼神,自卑地不知所措的表情,連一雙小手也不知放哪兒好,還真有點神韻哩。

張愛玲筆下的薇龍“是平淡而美麗的小凸臉,眼睛長而媚,雙眼皮的深痕,直掃入鬓角裡去。纖瘦的鼻子,肥圓的小嘴。表情稍嫌缺乏,但是那呆滞,更顯出那溫柔敦厚的古中國情調。馬思聰的表演我以為基本及格了,有那麼點少女青澀的可愛與羞怯,心底裡有不甘示弱,仿佛在悄悄地叫着勁,我爸不待見你,我偏要來靠你。嘴裡直賠不是,來香港兩年了沒來請安,是小輩該死呢。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梁太還有什麼話好說,想着這水靈姣好的“上海粉蒸肉”,加入自己的社交圈,陪着自己這半老徐娘,也不見的不好。當下叫睨兒安排了房間,住下了。

這男主喬琪喬(彭于晏飾)一張混血的臉,風流倜傥纨绔子弟的作派,開着一輛英式的米黃白相間的敞篷轎車,在梁太一衆社交男賓中非常地鶴立雞群。梁太的朋友雜陳,上有老朽的富商老情人司徒協,中有鄰居中西合璧的喬爵士,下有年輕的英國軍官,還有剛剛出道的窮大學生盧兆麟等,偏偏唯有喬少入了薇龍的法眼。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他們避開喧鬧的衆人,來到花園後面的小徑,在一段倒下的粗壯的老樹枝上坐下閑聊。那喬少可是風月場上老手,瞄準了這初出茅廬的溫婉漂亮女生,還故意用葡萄牙語挑逗她。薇龍淺笑道,你說的我又聽不懂,莫不是在罵我呢。

這一位是調情高手,“翻譯成英文說與你聽,我倒還不敢說。”“誰要聽”薇龍站起身來走了。

喬琪喬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我想去看你,在有月亮的晚上…”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于是一個幹柴一個烈火他們在那晚有了肌膚之親。可恨的是喬,他在男女問題上向來随便,見到個丫頭睨兒也順便親昵了,正巧給薇龍看見了。

薇龍逮着睨兒大發其火,狠命抽打她,姑媽心裡有數,這等事隻有她出面了,她去喬家老爺喬爵士那兒去提親了。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可問題來了,喬琪喬就一新派人物,他可不想結婚,早早的的把自己框死,他直接了當告訴薇龍,50歲前不會結婚,“但我從不會說謊話,我會給你快樂。”薇龍惱了,跟姑媽嚷嚷着要回上海。

薇龍真的訂了船票,在碼頭人潮洶湧中她被擠的狼狽不堪,她躊躇着悲傷着,她把箱子扔進海裡她又回到梁府。她決定加入姑媽的社交圈,她已經習慣了香港這邊的浮華生活,乘着年輕為什麼不打拼一下。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司徒協(範偉飾)這個姑媽年輕時候的老情人,頭發都秃了,還圍繞着梁太,可見其忠心與關系親密,這是配角中的1号人物。他在車上,當着薇龍的面兒送給姑媽一隻金剛石手镯,“車廂裡沒有點燈,可是那镯子的燦燦精光,卻把梁太太的紅指甲都照亮了”。梁太太哈哈笑道“沒見過這麼性急的人等不到家就獻寶似的獻了出來!”不想喀啦一聲,薇龍的手腕上也被司徒協戴上了同樣的一隻金剛石镯子。

薇龍吓了一跳想褪下那镯子,司徒協忙說這镯子是一對,我不忍拆散了它,送了你姑媽一隻,另一隻不給你給誰。說着,把她的手搖撼了幾下。瞧瞧多會說話,薇龍也沒了主意。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這2号配角當屬睨兒(張鈞甯飾)這位是姑媽的貼身女傭,眼疾手快,她被姑媽指派盯着薇龍,機靈着呢。她什麼都知道,她知道姑媽想釣盧兆麟,也知道姑媽想喬琪喬卻沒沾上正惱喬呢。

也正是她看見喬從薇龍房裡離開,半推半就從了喬琪喬,惹得薇龍大光其火打了她。她自知自己犯錯跪在小姐面前發誓永不嫁人,永遠呆在梁府伺候姑侄倆。這位有點地位的下人,察顔觀色,八面玲珑演得風生水起。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喬吉婕(梁洛施飾)3号配角,喬琪喬的同母異父妹妹,她也是混血兒,若數起來她的血統裡有N種因子比如葡萄牙、印度、英國等,可想喬爵士的私生活有多麼混亂。片中借他之口還說了梁太太,“你那位死的也太晚了。”聽出來了,他和姑媽也有一腿。

她在《第一爐香》衆多人物裡可是一股清流,她和薇龍走得不遠不近,時常提醒薇龍離我哥遠一點。她的混血風情恰到好處地湧流,多才多藝,彈個曲子唱個歌随意拈來。那段印度獨舞玉樹臨風,光豔四射,卻收放自如。最後的合影裡,她是修女,這個腌漬故事的唯一光潔。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有人說《第一爐香》就是借英殖民地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演繹了那個年代人性的欲望陰暗肉欲龌龊等等,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我僅同意一部分。就說薇龍和喬琪喬吧,少男少女雙雙都沒有婚配,基本又屬于同一個社會階層,遇上了愛了,有什麼不可以嗎?

也許,如姑媽說的“他就是看定了你眼裡隻有他一個,才敢随随便便待你”換句話說,薇龍愛喬,喬卻不愛她。喬這個混血公子哥,親爹不喜歡,家産看起來也無望分到大頭,他就一頹廢“玩丫”,他身上有殖民地混血兒的不安全感,整天混吃享樂,哪怕吃軟飯他也不排斥,就這麼個頹廢主子。姑媽眼光老辣看得煞煞清。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當她知道侄女真的喜歡喬琪喬後就3方做工作。對侄女她說,“這風裡言風裡語的,将來你也嫁不到體面人家”;對喬琪喬她勸說道“薇龍将來要管着你,你不願意可以離婚,你還是自由的。”對喬爵士她說”那孩子鐵了心要跟他,放在咱自家人眼面前…”喬老爺說“那就明媒正娶吧。”得勒,薇龍終于嫁給了喬琪喬。

然後姑媽又教給她收複男人的心機,不要那麼上杆子窮追,你有朋友有社交你怠慢他,他自然有醋意反而稀罕你呢。

可不,這個吃軟飯的看見薇龍要陪司徒協做生意去做翻譯出差,又耍賴不讓去,薇龍哄他去掙錢呢給你帶好吃的。哈哈,這一招靈驗了,丈夫稀罕起她來了。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于是這一對新婚燕爾的年輕人時好時惱。就算在蜜月裡丈夫在海邊泡妞她也能容忍了,她在愛情與婚姻中成長。

電影的最後是過年喜慶節氣裡,小夫妻倆一起逛街,那些上岸的英國水兵看見薇龍青春俏麗的模樣竟然去招惹她,喬琪一把拽住老婆把她塞進車裡。你想不到吧,薇龍扭過臉去說,“他們是被迫的,我是心甘情願的”眼裡滿是淚水。

接着一個鏡頭,薇龍在喬琪喬的車裡喃喃地對丈夫說“這過年了,你送我一件禮物吧,送我一句謊話”丈夫沒言語,看着她。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她突然對着車窗外大聲說“我愛你,你個沒良心的!”這憋在心底的一句話,終于在年關的夜晚喊出來了,薇龍淚流滿面。

劇終。我望着銀幕上閃過的演職員表,似乎意猶未盡。我記得原小說張愛玲這樣寫道“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這兒結束……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這是張愛玲的結尾。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我以為是王安憶關于這個愛情故事的解讀,薇龍其實是真的愛喬琪喬的,她初見他,就捧出了真心,毫無保留也無防備,就那麼一眼萬年。可在喬琪喬那裡是沒有回應的。他在那樣的家庭長大,父親娶了十幾房姨太太,在女人中間走馬燈一樣的周旋,沒有真愛沒有慈悲,也教會了他遊戲人生。他從來沒有對哪個女人說過“我愛你”,當然也包括這一個薇龍。但他說“我會給你快樂”。

是的,薇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沒有得到愛,當遇見喬琪喬時她柔軟的缺愛的心蘇醒了,她以為他也愛他,但事實證明他不愛。如果說她後來的卑微與手段都是想愛他,不如說是要征服他,但骨子裡她一定是愛他的。在這個冬夜的迷亂的街頭,她終于大聲釋放出了心頭的心聲。

既張愛玲又許鞍華還王安憶的《第一爐香》,我就喜歡

是以,我贊賞王安憶作家的這個結尾處理,符合此時此刻薇龍的真實心意。

盡管豆瓣評分5.7,我覺得很好看,細嚼慢咽有味道,有機會想再刷。

*川美眉:熱愛閱讀,喜歡碼字。在閱讀中尋找常識,在碼字中照亮餘生。

(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