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作者:電影曆史文化飯醉團夥

在相聲界這個大家庭當中,大家互相抱團取暖,拉幫結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連猴山都有個長幼次序,連狼群都有個幫派法則,何況人呢。

強硬如郭德綱,年輕時服過誰?三進北京嘗盡人情冷暖,養成了一個疾惡如仇,睚眦必報的性格,可想在相聲行内吃飯,也得找個名頭響的靠山。用郭德綱在相聲舞台上的話說:“我師父侯耀文早就給我托過夢了,他告訴我有人欺負你,我就帶他走”。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郭德綱也在正式場合表達過類似的意思,有師父在這,看誰還敢欺負咱。并且能夠拜在相聲名家門下,這就是一張重要的身份名片,有了這個身份才能被相聲這個大圈子接納,這就叫師出有名,否則哪怕你相聲說得再好也是邊緣人,永遠融不進北京相聲的主流圈子,最終淪為所謂的“海清”。

當然,侯耀文走得早,跟郭德綱一起相處的時間并不太長,加上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跟郭德綱也不是太對付,否則也就沒有後來這一系列的事了。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再說當年李文華先生在的時候,一輩子就一個願望,想要入馬家,拜馬三立為師,為的就是要個師承,因為相聲界不同于其他行業,他的傳承方式比較傳統,是以特别講究江湖規矩,尤其是老一輩藝術家,他們兢兢業業幹了一輩子,為的就是能夠名垂青史,所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李文華固然說了一輩子相聲不需要再跟誰學藝了,但為了入相聲界的“大譜兒”,他必須有個師承。并且李文華先生仰慕馬三立大師,就想拜在馬家,成為馬家的傳人。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因為有相聲界同行從中作梗,這件事最終沒有成行,這又得說到相聲界的規矩,馬三立輩分太大,李文華拜了他,别人都得降輩分。是以一直到那位當事人和馬三立都去世了,李文華在人生的最後幾個月才解決了自己的師承問題,在衆多相聲界大腕的見證之下,他對着馬三立的蠟像完成拜師儀式,可見相聲界的規矩有多厲害。

可相聲界也有這麼一位異類,縱使他有一身本領,但卻從不在意自己的師承,也無所謂将來能不能進相聲大譜兒。他就是被稱為“少馬爺”的馬志明。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由于馬志明成長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青年時期他和父親馬三立一同被配置設定到農村幹農活,馬三立最愛的相聲從此不能再說了,每天隻能跟鋤頭,鐵鍁培養感情。從那時候起,精神上空虛的馬志明就會找馬三立聊起舞台上有趣的事情。聽多了自然也就來了興趣,每天幹完農活馬三立就開始給馬志明說活,少馬爺天賦極高,又肯努力,再加上有馬三立這樣的泰鬥級人物每天口傳心授,自然水準是突飛猛進,幾年之後等爺倆從農村出來,再次回到城裡的時候馬志明早已一身本領。他也就順理成章的子承父業,從事了相聲這門行業。

馬志明的能力沒得說,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兒子能吃上這碗飯,可晚年的馬三立還是有一塊心病,一直困擾着他,那就是馬志明的師承問題。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因為馬三立的輩分太大了,以至于全國的相聲藝人比馬志明大一輩分的就三個人,一個是天津的郭榮啟,一個是福建的陶湘九,馬家跟他們都沒什麼接觸,也不太熟,師承問題也就一直沒得到解決。

有一次侯寶林到馬三立家裡錄音,忙乎了半天兒時間,中午包餃子的時候侯寶林問起這件事來了,馬三立把情況和侯寶林一說。侯寶林說:好辦,我收他為師弟吧。

一旦作為侯寶林的帶拉師弟,至少馬志明的師承問題肯定解決了,在相聲界就算有門有戶了。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本來挺好的事,可馬志明卻不怎麼上心,爺倆都忙,就把這事給擱下了,馬志明也是該演出演出,把這件事就扔在腦後了,之後馬志明也沒和侯寶林見過面。用馬志明後來采訪當中自己說的話:“我這個人自尊心比較強,主動扣人家門跟人家說我算您徒弟行嗎?我做不到這一點,萬一人家隻不過就是随口一說呢。”

這一下就過了四年,那一年馬志明在長城戲班辦了一個相聲專場,曲協安排侯寶林去現場觀看,這一下馬志明知道兩人要見面了,他想起之前在家中的承諾,如果不把這件事給圓了,恐怕見面會尴尬。于是他讓于世猷問了問侯寶林,當年帶拉師弟的事情還算不算數。

侯寶林當然記得,他親口答應的,那絕對忘不了,于是馬志明擇了一黃道吉日就“擺知”了。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然而,這場拜師隻是名義上解決了師承的問題,解了父親的一塊心疼,而實際上馬志明根本就和侯寶林不怎麼來往,就連後來的侯耀文、侯耀華也都跟馬志明沒什麼交情。他自己也說過,自己的相聲都是跟爸爸學的,别人沒教過自己什麼,而且自己也不愛串門,正常的師兄弟之間的交往幾乎沒有。在人們看來,馬志明根本沒把這件事太當回事,既然是人家主動提出來的,咱就走個形式,免得駁了人家面子,僅此而已。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其實到了馬三立和侯寶林兩位大師相繼去世之後,馬志明也沒正兒八經收過什麼徒弟,按他自己的話講:“那些名義上的徒弟都不應該算數,我沒給他們說過活,也沒給他們授過藝,平時也沒有來往,怎麼能算是師徒關系呢”。

真正被馬志明承認的徒弟目前隻有一個,就是他的搭檔黃族民,因為黃族民給馬志明捧哏十年,兩人建立了相當深厚的情感,是以黃族民主動提出拜馬志明。

相聲界的“獨行俠”馬志明:不看重師承,也不願遵守相聲界的規矩

然而馬志明的性格就是這麼鮮明,他從不在意所謂的輩分,什麼舊社會的江湖規矩,他隻看事實,黃族民是自己手把手,一句一句教出來的,他不算我徒弟誰算呢?他二話沒說就把黃族民給收了,但相聲界的反應和父親馬三立的擔心如出一轍,黃族民拜在馬志明門下,大批的相聲界資曆很老的相聲名家都自降了一輩。

但馬志明完全不在意,盡管在許多相聲同行看來他有些離經叛道,他不想拜師的時候可以一輩子不登你家的大門,但是想收徒弟的時候卻誰都攔不住。這就是相聲界裡從不按規矩辦事的“獨行俠”馬志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