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市中學,80歲了

作者:更荊州

11月18日,沙市中學舉行了一系列慶祝建校80周年的活動,還有兩位重要嘉賓參加了相關活動:一位是沙市中學1960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另一位是1972至1975年曾在在沙市中學任教、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

沙市中學,80歲了

原來,不知不覺間,荊州的這所名校已經80歲了。

沙市中學的校名變更史

對于這所名校,有人習慣叫它沙市中學,有人習慣叫它沙市三中,而實際上,他的名字遠不止這些。

1941年秋季,民國湖北省政府在松滋苦竹寺創辦“湖北省立松滋中學”,這也是沙市中學的前身,苦竹寺的經堂即為教室,禅房則是老師及學生宿舍。

按照當時的行政區劃,荊沙地區屬于湖北省八個行政督察區的第四區,是以在第二年(1942年),學校更名為“湖北省立第四進階中學”。

沙市中學,80歲了

在日寇入侵、時局動蕩的年代,這所學校也是風雨飄搖,輾轉于松滋街河市、宜昌長陽等地辦學,直到抗戰勝利後,1946年元月,學校由長陽縣遷回荊州城十字街如來庵,更名為“湖北省立江陵進階中學”,1947年秋,遷至沙市城區庶園路的童家花園,1949年更名為“沙市市立中學”,1950年更名為“湖北省立沙市中學”,1956年更名為“湖北省沙市第三中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沙市三中。

沙市中學,80歲了

直到1999年9月1日,該校又恢複”湖北省沙市中學“的名稱,也就是現在大家常說的沙市中學。

童家花園和習坎石

在沙市中學的官網,寫着該校立校于童家花園,也就是沙市中學的老校區所在地。童家花園原來是富商童月江的私宅花園,後來由于各種原因,從私産演變稱成為地方商會的一處公産。

沙市中學,80歲了

現在沙市中學的師生們都稱自己是“習坎”人,其實這裡的“習坎”樓,源起于國立湖北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前身)。當年 ,為了躲避戰亂,該校遷入沙市童家花園,建了兩層磚木結構小樓用作辦公的場所,時任校長汪奠基給他民名為“習坎”樓。

沙市中學,80歲了

後來,國立湖北師範學院遷回武漢,沙市中學遷入後就不僅繼承了“習坎”樓,更繼承了“習坎”精神,“習”意重疊,“坎”寓險、陷。習坎,寓意重重艱險。沙市中學将它進一步解釋為““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習坎二字也烙在了很多沙市中學師生的心中。

沙市中學,80歲了

80年風雨不倒

輝煌還看今朝

80年峥嵘歲月,沙市中學親曆了風雨飄搖的年代;80年執着堅守,沙市中學見證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80年薪火相傳,沙市中學成為了荊沙地區一個閃亮的名片。

沙市中學,80歲了

在這80年的輝煌歲月中,沙市中學走出了王明庥、官春雲、樊明武、葉聲華、陳和生多位院士,也培育了衆多優秀的人才,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每一個習坎人,都在用百折不撓、淡泊甯靜、相容相處、張弛有度、緩急能容的如水人格,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沙市中學,80歲了

現在學校已經搬入新的校區,教學環境和條件也是越來越好,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輝煌,等着大家去創造。

最後,更荊州也對沙市中學送上一句最簡單的祝福“生日快樂”,等着你成為百年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