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格雷沖突調停機會渺茫,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火藥桶”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胡毓堃

2020年11月4日,埃塞俄比亞北部提格雷州槍炮聲起,令由來已久的聯邦政府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提人陣”)之争走向武裝沖突。一年後,戰火非但沒有平息,戰場局勢反而更加複雜:曾一度攻破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萊的聯邦政府,如今卻要警惕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面臨威脅。

與此同時,随着戰火蔓延至阿姆哈拉州等地,提格雷沖突已經從“地區叛亂”更新為“全國危機”。與戰火相随的,則是飽受戰争折磨的埃塞群眾,以及日益嚴峻的區域與國際人道主義危機。

提格雷沖突的走向不僅事關埃塞俄比亞的命運,更事關非洲東部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埃塞所處的非洲之角,尤其是當下,周邊國家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動蕩與安全隐憂。如果提格雷危機與鄰國亂局互相作用、形成“化學反應”,将有釀成區域與國際性危機的風險。

提格雷沖突調停機會渺茫,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火藥桶”

行進中的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軍

戰場局勢逆轉:阿比低估了提格雷人?

相比于去年年底戰火初燃時,目前提格雷沖突的局勢呈現出反轉的迹象。

去年11月28日,聯邦政府軍便占領了提格雷州首府默克萊,總理阿比·艾哈邁德也宣布提格雷軍事行動結束,似乎接下來不過是“宜将剩勇追窮寇”了。然而,轉入遊擊戰的“提格雷防衛軍”(由“提人陣”等地方政治勢力、提格雷州政府武裝力量、地方民兵組織和政府軍叛變人員組成,于提格雷沖突爆發當日組建成立)不僅沒有被擊潰,反而開始觸底反擊。

今年6月28日,“提格雷防衛軍”重新奪回默克萊,吹響了軍事反攻的号角。8月11日,“提格雷防衛軍”與“奧羅莫解放軍”宣布結盟,聲稱要推翻阿比政府,并與其它反叛組織談判組建“大聯盟”。在“盟友”的支援下,“提格雷防衛軍”不僅“收複失地”,更自今年7月起走出提格雷,向毗鄰的阿法爾州和阿姆哈拉州進軍。

目前,“提格雷防衛軍”與“奧羅莫解放軍”持續攻城略地,聲稱已經占領阿姆哈拉州重鎮德塞和孔博勒查,接近控制連接配接吉布地港與亞的斯亞貝巴的沿線高速公路,距離首都不過380公裡。阿比政府不得不于11月初宣布在全國範圍内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态,并呼籲亞的斯亞貝巴居民向政府登記私人持有的武器,做好“武裝保衛首都”的準備。

提格雷沖突調停機會渺茫,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火藥桶”

目前,“提人陣”占領的城市,沿途高速公裡距離埃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隻有300多公裡

如今,雙方回歸正面對峙狀态,大小沖突不斷。戰場之外的氛圍也高度緊張:埃塞公民外出時,必須攜帶身份證件以備查驗;政府安全部隊有權進行突擊檢查,在沒有逮捕證的情況下拘留與恐怖組織有關系的嫌疑人。據埃塞國内與國際媒體報道,該國首都已經出現了針對提格雷居民的一系列逮捕行動。

攻守局勢扭轉令人驚訝,也引發了國際社會關注。這背後則是該國長期存在的族群、政治與軍事力量交織與博弈的複雜格局。

事實上,提格雷向來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提格雷州為多山地形,崎岖多岩,本就易守難攻。天時地利之下,提格雷人在對抗中央政府方面具有豐富的“鬥争經驗”:20世紀40年代,他們發起了瓦揚叛亂(Woyane rebellion),反對埃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但後者在英國的支援下鎮壓了叛亂;随着海爾·塞拉西一世被推翻,提格雷人又與“德爾格”(臨時軍政府)政權進行了十餘年的鬥争,直至1991年通過主導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在新型民主聯邦制架構下主導埃塞政治。

豐富的鬥争經驗加上獨特的地形條件,使得提格雷武裝向來擅于遊擊戰。不過,戰火初燃之時,埃塞聯邦政府傾全國之力,在其它各民族自治地區支援下,與跟阿比政府關系回暖的北方鄰國厄立特裡亞協同作戰、兩面夾攻,并對提格雷人切斷用水、供電和通訊網絡,在正面戰場頗有成效。

但在提格雷這個地形複雜、反抗傳統深厚的地區,攻克首府并不意味着成功鎮壓提格雷反政府力量。出乎意料的是,今年6月22日,提格雷人在該州薩姆雷擊落了一架政府軍運輸機,竟然成為戰事轉折的标志。借此契機,提格雷人展示了其武裝實力:

“提格雷防衛軍”最高兵力達到25萬人(英國路透社透露),人數甚至可能多于政府軍(約16.2萬人);位于該州的政府軍北方司令部擁有全國一半的正規軍兵力,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叛變;據軍事分析網站Oryx Blog所述,“提格雷防衛軍”擁有至少53輛主戰坦克、21輛裝甲運輸車、48門牽引火炮、11個火箭彈發射器,甚至還有彈道飛彈,用該網站的話說,這支武裝力量甚至不同于其它非傳統遊擊隊,理論上可以開展傳統的正面作戰。

正因為如此,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非洲事務研究專家阿萊克斯·德·瓦爾便指出阿比總理可能低估了提格雷地區上司人的政治與戰争能力。而“奧羅莫解放軍”的加入,更是對于局勢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該組織曾是“奧羅莫解放陣線”(埃塞俄比亞第一大族群奧羅莫人的政黨,下文簡稱“奧解陣”)的軍事分支,2018年在埃塞政府與“奧解陣”達成和平協定後,脫離該黨自立,繼續對抗聯邦政府。今年5月6日,埃塞俄比亞聯邦議會将“奧羅莫解放軍”列為“恐怖組織”(去年11月3日,“提人陣”也被列為恐怖組織,成為沖突的導火索),使得雙方走向徹底敵對,也為該組織與提格雷人的結盟創造了條件。

“奧羅莫解放軍”的加入産生了顯著的效應,其它地方反政府軍事組織也紛紛通過談判加入。11月5日,由九支反政府軍事組織組成的“埃塞俄比亞聯邦主義和邦聯主義力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旨在“以武力或談判手段解散阿比政府、組建過渡政府”。

反對力量形成合力,自然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但聯邦政府及其支援力量也受到刺激,更加積極動員,誓要“鏟除叛軍”。雙方形成高度緊張的對峙之勢,而國家前景也越發不明朗。

和平前景不明,引發區域危機之憂

戰争的慘烈,意味着社會與群眾的災難。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在埃塞北部地區,至少有40萬人遭受饑荒或類饑荒之苦,基本醫療缺口高達80%,超過200萬人被迫背井離鄉。而聯合國公布的資料同樣觸目驚心:在這個非洲人口第二大國(約1.1億),食物短缺問題正在影響該國700萬人口。

更有甚者,在激烈的戰火中,針對平民和難民的傷害有增無減。自提格雷沖突爆發之日起,聯合國便不止一次指出埃塞北部地區存在針對平民的非法殺害、折磨、性侵犯、搶劫,賴以生存的醫療中心和農業基礎設施也遭到摧毀。此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提供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也因戰火遭到封鎖。自10月18日起,再無護送物資援助運輸進入提格雷州,負責空投援助的飛機也被迫返航。

随着最基本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當地群眾紛紛逃亡鄰國以求活路。目前,提格雷州已有約5萬難民逃亡蘇丹,更多難民仍在路上。與之接壤、同樣飽受戰争摧殘的厄立特裡亞也已經有約10萬難民得到了庇護。

提格雷沖突調停機會渺茫,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火藥桶”

逃至蘇丹的提格雷難民

不同于其它地區,埃塞俄比亞的問題不止于難民外流,更嚴重的問題在于該國處在一個本就足夠動蕩的地區。提格雷危機的蔓延,不僅會引發該國崩潰的擔憂,更是對地區形勢火上澆油。

位于非洲東部的埃塞俄比亞與六個國家接壤。其中南蘇丹和索馬裡已經處于沖突之中,而蘇丹則剛剛經曆軍事政變。與此同時,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極端組織在該地區十分活躍,埃塞俄比亞也派出軍隊,參與非盟和聯合國聯合維和部隊在索馬裡打擊極端組織武裝分子的行動。一旦埃塞國内戰況緊急,這支軍隊極有可能被埃塞政府召回參與内戰,不啻為對地區維和行動的沉重打擊。

埃塞俄比亞長期被視為西方國家在東非地區穩定的盟友,一旦該國脆弱的民族聯邦制崩潰,國家分崩離析,面對該國乃至整個東非地區的權力和秩序真空,多股勢力将進行怎樣的争奪,極端組織是否會趁虛而入,地區局勢何去何從,自然成為西方世界乃至整個國際社會最重要的關切。

正因為如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1月17日淩晨趕到肯亞,開啟其任内第一次非洲通路。在與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會談期間,他再度呼籲埃塞俄比亞各方停止暴力,表達了美國對東非地區局勢的擔憂。同時,美國政府也提醒在埃塞俄比亞的美國公民盡快離境。不可否認的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和平談判的希望着實不大。

提格雷沖突調停機會渺茫,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火藥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中)就東非局勢與肯亞外長蕾切爾·奧馬莫舉行會談

首先,戰事發展态勢過快,且雙方敵對态度絲毫沒有降溫,使得和平談判的基礎難以建構。用埃塞俄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塞拉西的話說,協調方的工作很難進行,同時目前聯邦政府的首要任務仍是阻止“提人陣”的軍事行動,并繼續将該組織描述為“犯罪集團”。

另一方面,提格雷人及其盟友始終對具有中央集權傾向的阿比政府持否定态度,要求阿比下台的決心堅定。對于和平談判的倡議,“提人陣”發言人格塔丘·瑞達不置可否,稱“多數‘和平倡議’主要是為了拯救阿比,而不是為了應對國家最嚴峻的政治挑戰”。

此外,周邊國家各自面臨不同程度的動蕩,自顧不暇,難以采取有效行動介入埃塞内部的和平談判。尤其是埃塞俄比亞内部民族問題複雜,厄立特裡亞的軍事介入令提格雷沖突進一步複雜化,更加難以調解。是以,非盟非洲之角問題特使、奈及利亞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也無奈地表示“調停的時間不多”,現在隻有很小的“視窗”。

在此情況下,呼籲域外大國幹預的聲音越來越多。前美國國務院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蒂博爾·納吉便認為,要想讓埃塞雙方坐下來談,一個辦法就是中美兩國,連同土耳其等域外國家采取一緻行動。用他的話說:“阿比不可能抵抗聲音一緻的中美兩國。”

然而,域外力量的參與隻能為埃塞各勢力盡可能創造和談條件,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仍需要靠埃塞内部各方共同協商、探索。如果各個民族、各種力量仍不能盡快平息戰火,那麼埃塞俄比亞變成“非洲的火藥桶”絕非天方夜譚。

(胡毓堃,中國翻譯協會會員、國際政治觀察分析者)

責任編輯:朱鄭勇 圖檔編輯:陳飛燕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