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之戰後,李鐵的一番發言,讓他成了輿論争議的焦點。大多數人都認為,李鐵在成績還沒有得到認可的情況下,這麼做不妥,但也有人認為,李鐵這是一種政策,他是在學名帥穆裡尼奧,故意對外界開炮,将戰火吸引到自己身上,來保護隊員。

對此,體壇周報記者王勤伯撰文,透露穆裡尼奧的套路,與李鐵的舉動大相徑庭。他在文中介紹,李鐵隻是看到了穆裡尼奧對外界開炮,但他絕對不會強調自己或球員有多苦。執教國際米蘭的時候,穆裡尼奧的汽車每天總是在早上7點就到達訓練基地,晚上7點以後才離開,在剩餘的12個小時裡,他的生活除了睡覺大多數内容仍然是足球。“有一次媒體提到球員的焦慮和疲勞,穆裡尼奧表示了反感,他說,“這兩個詞屬于每天5點起床出門去幹重體力活,晚上才回家的父親。一個球員拿着那麼高的薪水,不需要起早貪黑,有什麼可以抱怨的焦慮和疲勞?”顯然,這與李鐵習慣性抱怨隊員的疲勞,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封閉所經曆的困難,形成了鮮明對比:李鐵隻是學到了穆裡尼奧的皮毛,卻沒有學到他的精髓。
而且,李鐵在釋出會上開炮,轉頭去社交平台為贊助商代言的舉動,也令人生疑他的目的。知名記者賀曉龍認為,“我甚至在想,李鐵新聞釋出會口無遮攔,今天又在微網誌裡發P圖廣告、影響國家隊贊助商利益,是不是真煩了、成心想讓足協炒掉他?如果不是,那他已經奔着孫楊的路子去了。孫楊開始也是口無遮攔,拒絕穿中國代表團指定服裝,認為自己就是可以無視任何規矩的“特殊的一個。”
足球報國内部主任李璇更加直接,她提出,李鐵此舉是有意為之,為了贊助商吸引流量,“李鐵是在制造話題,在引流量,在造勢在營銷——如果他正常的回答了問題之後就結束了釋出會,賽後第一時間也不會引起那麼大的争議,而第二天他釋出的微網誌也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流量。”
話說回來,李鐵的一系列行為,的确跟孫楊很相似。比如兩人都喜歡在公開場合語出驚人,都把贊助商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都是出了問題絕不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甚至都是動不動就把愛國挂在嘴邊上,用愛國來掩蓋自己的問題,變相道德綁架。
隻不過,孫楊雖然争議多多,但他有大賽成績做保證,底氣十足,是以有一大堆粉絲為他搖旗呐喊。而李鐵顯然找錯了學習對象,沒有成績就公開對外開炮,隻會讓人産生反感——現在外界一邊倒得轟炸李鐵,就說明了民心所向。當然,李鐵可能認為,戰平澳洲是個不錯的成績,是以選擇在這個時候開炮,但很顯然,他選錯了時機,也選錯了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