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楊潔談“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先行先試,複制推廣

作者:文彙網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楊潔談“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先行先試,複制推廣

“如何在6座城市落實試點任務?”“是否打算在更大範圍内推廣?”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相關問題随之而起。11月19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舉行,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楊潔專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

楊潔說,《意見》中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或者參與的事項有18項,将在6個城市先行先試。這6個試點城市改革基礎好、積極性高,有條件、有能力率先探索,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将在試點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做法,逐漸在更大範圍複制推廣。

如何讓改革盡快落地?楊潔用“3個突出3個着力”概括如下:

一是突出利企便民,着力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近一個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協同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投資建設審批服務更加便捷,事中事後監管更加有效。我們以6個試點城市為例,北京依托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內建優化相關行業建設審批系統。上海推進重大項目審批流程便利化和跨區域項目管理,深化精準服務。重慶運用大資料強化投資項目事中事後監管。杭州協同推進“标準地”“區域評估”改革來破解“用地難”“報建繁”問題。廣州、深圳加強投資資料資源共享,深化投資審批“一網通辦”。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與有關部門一起,鼓勵和支援試點城市推進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推動投資審批制度改革與用地、環評、節能、報建等領域改革銜接,強化審批資料共享,持續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

二是突出公平高效,着力深化招投标領域改革創新。招投标是投資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環。6個試點城市在招投标制度建設、電子招投标應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北京制定電子交易平台功能标準,招标、投标、開标、評标、合同簽署等環節都可以線上标準化辦理。上海建成招投标大資料智慧監管系統,推進統一的線上監管、投訴處理、信用獎懲。重慶通過全市統一的招投标信用體系,把招投标交易資訊全部納入監管範圍。杭州大力規範遠端異地評标業務流程。廣州主動公開招投标全流程資訊,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招投标過程監督。深圳常态化征集招投标領域問題線索,消除招投标過程中針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設定的隐性壁壘。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鼓勵和支援試點城市,深化招投标全流程電子化改革,實作從下載下傳招标檔案、送出投标檔案、開标、評标,到異議澄清補正、合同簽訂、檔案歸檔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建立健全招标計劃提前釋出制度,以更加陽光透明、規範高效的招投标制度規則和标準,為内外資企業營造一視同仁、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

三是突出權益保護,着力健全信用修複機制。信用修複是市場主體應當享有的權利,市場反映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破産重整期間信用修複缺乏制度性安排,如果企業背負重整前的不良信用記錄,開展投融資等生産經營活動都會受到影響。實踐中,6個試點城市注重信用修複機制建設,積極為市場主體重塑良好信用創造條件。比如,北京對完成信用修複的失信市場主體,按程式終止實施聯合懲戒措施。上海推出信用修複“一件事”,滿足條件的市場主體可以線上送出信用修複申請、檢視修複進展、下載下傳修複證明檔案。杭州聯合南京、甯波、無錫,探索為失信行為主體提供重塑自身信用的合法途徑,更好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意見》提出健全企業重整期間信用修複機制,就是按照優化營商環境要求,精準靶向解決破産重整企業的信用修複問題,對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來講,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國家發展改革委将按照國務院部署,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好針對破産重整企業的信用修複,建立破産資訊共享機制,探索重整計劃執行期間賦予符合條件的破産企業參與招投标、融資、開具保函等資格。同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立法程序,将信用修複等方面的有效做法納入法治軌道,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作者:本報駐京記者 李揚

編輯:江勝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