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作者:現代快報

視訊加載中...

現代快報訊11 月 18 日,成立于 1951 年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迎來七十芳華。

當天,古生物、精時地層及化石能源國際學術研讨會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行。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國内外地層古生物學相關領域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産業機構的 26 位院士、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共同慶賀南古所七十歲生日。

受疫情影響,本次會議采取了 " 線上 + 線下 " 的模式,數千人共同參加線上會議。

七十芳華,他們一直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 南古所的發展曆史,是一部艱苦創業、報國為民、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厚重畫卷,也是我國古生物學、地層學事業從小至大、從弱到強、再到引領世界先進的科技贊歌。"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楊桂山緻辭,他勉勵全體南古人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進一步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項事業上取得更好、更快的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就。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楊桂山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詹仁斌回憶了南古所的七十年曆程。他說,七十年來,南古人一直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古生物化石,每一枚都是獨一無二的,古生物學所關注的科學問題,全部都是我們人類共同關注的三個核心科學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那就是: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是以,古生物學研究必須要有開闊的視野,必須要進行區域和國際合作。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充分揭示出中國得天獨厚的化石材料所蘊涵的有關地球生命演化的意義,才能切實為國際古生物學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詹仁斌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古所正在開發化石智能識别 APP —化石通(Fossilmate)。未來,這個 APP 上線,公衆就可以識别不同的化石類型,為科學研究、生産實踐和科學傳播助力。

他們紛紛表白:隻有竭盡全力,方能無愧于 " 南古人 " 這個身份

" 我代表南古所的‘ 80 後’對南京古生物所 70 華誕表示由衷地祝賀。我在所裡學習、工作、生活了将近 70 年,對南古所充滿了深厚的感情。" 中科院院士周志炎作為南古所的職工代表發言,他說,自己是 1954 年來到南京古生物所工作,經曆了南古所初創時期的艱辛。" 我們克服各種不利的因素,在古生物學發展的低潮期,大家沒有放棄,堅持下來,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周志炎

周志炎說,南古所是他的福地,隻有竭盡全力,方能切實做到無愧于 " 南古人 " 這個身份,無愧于國家。" 南古所為我提供了開展地層古生物研究所需的最好的平台。這裡不僅有德高望重的學術前輩、最好的老師,還有亞洲最大的地層古生物專業圖書館、最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更有本學科領域國際最好、最先進、最齊全的實驗技術支撐平台。不僅是我自己深感榮幸和自豪,我的許多國際同行也經常是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穆西南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王博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穆西南、研究員王博、來自法國的博士後 Clementine Colpaert 等紛紛表白南古所。王博說,他是被南古所被濃厚的學術氛圍吸引的,當年放棄保研資格,毅然投考南古所。如今,他已經在這裡待了 18 年,南古所見證了他人生黃金時期的學業、事業與家庭,也塑造了他的科研信仰與價值信念。" 南古所如今享譽國内外的崇高學術地位,是我們所每一位從業人員共同努力、不懈奮鬥的結果。"

系列圖書釋出," 講述 " 南古所七十年成長故事

七十芳華,七十正青春。打開标本箱,進入曆史的長軸,講述起南古所的前世今生。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現場,播放了由現代快報社拍攝制作的《七十芳華蔚為國用》宣傳片。在 9 分半鐘的時間裡,描繪出南古所 70 年來的發展軌迹,展現出代代相傳的南古精神,揭開了這座科學大院的 " 神秘面紗 "。片中的筆石化石、青藏科考、澄江動物群、金釘子 …… 喚起了南古人的共同回憶,同時也激勵着年輕一代南古人。海内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南古人,都為南古所七十周年錄制了祝福視訊。

七十芳華!南古所收到一大波科學家真情告白

現場還舉行了《地層 " 金釘子 ":地球演化曆史的關鍵節點》《澄江動物群》《攀登—石迹耿千秋》《化石密語》《南古初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70 周年紀念圖冊》系列圖書釋出儀式,展示了南古所七十年來的輝煌成就。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儲希豪 阿裡亞 胡玉梅 / 文 顧炜 顧聞 / 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