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作者:看古迹學曆史

中學課本上都學過李存勖持三支箭為父報仇,建立後唐王朝的故事。史載,李克用臨死時将三支箭交給李存勖,讓他矢志為父報仇,打敗三個敵人。英武不遜父親的李存勖,卧薪嘗膽聞雞起舞,果然取得成功。隻可惜他空有軍事才能而無政治智慧,也注定了後唐是個短命王朝。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事實上,曆史上李克用的名氣要比李存勖更大。他是晚唐時期的一方諸侯,後梁太祖朱溫的死對頭,15歲從軍,征戰近四十年,戰功無數。李克用為沙陀族人,生于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雁門北部),其父名朱邪赤心,唐懿宗賜姓名李國昌,因而改姓李。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沖鋒陷陣,軍中稱之為“飛虎子”。又因一目失明,号“獨眼龍”。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唐朝末期,中央王朝統治疲軟,起義四起,不得不倚仗地方節度使的軍事力量。李克用先後參加鎮壓龐勳起義軍、黃巢起義軍,以及平定地方節度使叛亂而一步一步崛起,至乾甯二年(895)封晉王爵。此後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占據汴州的朱溫對峙。天佑四年(907)朱溫代唐稱帝,史稱後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複興唐朝為名與後梁争雄。可惜翌年病逝,葬雁門。15年後,後唐建立,被追封為太祖,陵墓稱建極陵。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這座陵墓在金天眷年間被柏林寺和尚盜掘,元至元十三年(1276)重修,以後元、明、清曆代又多次被盜。民國十七年(1928),修築墳垣南北二百米,東西一百米。1975年平整土地時,封土被毀。1985年發掘。為圓角方形單室墓,石券穹隆頂。直徑9.7米,墓内砌須彌座棺床,墓壁有彩繪石雕人物和門窗,甬道兩壁刻有“出行圖”和“儀仗圖”。墓内出土有石雕十二生肖像、怪獸、開元通寶錢及“晉王李克用墓”墓志一方。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如今李克用墓為第四批山西省級文保機關,備案名“晉王墓”。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發掘後,就一直是一個大坑的狀态。原址位于代縣七裡鋪村東北角,被民居包圍。發掘時采用大揭頂的方式,是以墓道及封門條石都還在。作為在亂世中建造的一座王陵,它的規模不算大,後唐建立于風雨飄搖之中也是無暇為它擴建。但宏大的墓室和簡潔的磚雕仍然昭示着逝者生前的榮光。

無人機第一次飛進古墓地宮拍攝,墓主人是後唐太祖皇帝李克用

由于此行并未驚動守墓老人,筆者全程站在院牆外,用無人機“下潛”墓室做了拍攝,沒能感受到墓内的開闊與壯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