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作者:老片複盤半隻貓

《雲圖》由六個故事組成,串聯了六個不同的年代,六種不同的命運。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看整部電影的感覺就像是在坐一次過山車。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看《雲圖》如同坐過山車

前半段緩慢爬坡,六個故事分别鋪陳情節,你略微覺得有些沉悶,等到過山車爬到了頂點,故事的主要沖突已然揭曉,人物關系已然明朗,但懸念尚未可知,此時過山車開始朝着下坡俯沖,由于電影娴熟地在六個不同時空來回剪輯切換,你根本無法預測下一秒即将發生什麼,有可能2144年新首爾的一扇金屬大門打開,出現的畫面卻是在1849年太平洋的航船上。如同過山車一圈接着一圈打轉,高潮一個緊接着一個。最後再一口氣看完六個故事的結局,讓人酣暢淋漓,大快朵頤。

今天就跟着半隻貓一口氣把《雲圖》看得明明白白吧。

推薦指數:★★★★★

懸疑指數:★★★★

視覺指數:★★★★

劇情指數:★★★★★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感謝對半隻貓的支援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6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1849年,小說裡叫《亞當尤因的太平洋日記》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律師的故事

簡稱“律師的故事”

律師尤因為自己的嶽父做代理前往太平洋某島去簽一份買賣黑奴的合同,回程時無意中搭救了一名黑奴,危難之際這名黑奴又反過來救了尤因,最後尤因毅然決然地帶上妻子加入了反黑奴的運動……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1936年,小說裡叫《希德海姆的來信》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簡稱“作曲家的故事”

年輕的作曲家羅伯特離開了自己的同志戀人去追尋夢想,即便擁有過人的天賦,很快得到了老作曲家的認可,但最終同志的身份依然将自己推向了絕境……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1973年,小說裡叫《半衰期:路易莎雷的第一個謎》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記者的故事

簡稱“記者的故事”

女記者路易莎在電梯裡結識了一位實體學家,進而得知了一場天大的陰謀,知情者接連死去,決心一查到底的路易莎是以陷入其中,生命也遭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威脅……

第四個故事發生在2012年,小說裡叫《蒂莫西卡文迪許的苦難經曆》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出版人的故事

簡稱“出版人的故事”

出版人卡文迪許,借着黑幫老大的一本暢銷書賺到了高額的出版費,卻是以跌入了黑幫的債務漩渦,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投靠了自己的哥哥,不料卻被關進了老人院遭到了監禁……

第五個故事發生在2144年,小說裡叫《星美451的記錄儀》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複制人的故事

簡稱“複制人的故事”

星美是一個複制人,她的工作是餐廳服務,在目睹同伴遇難後,她慢慢開始覺醒,被反抗組織的科學官搭救,當權力機構統一部——開始興師問罪時,反抗組織和星美的命運也都搖搖欲墜……

第六個故事發生在2346年,小說裡叫《思路刹路口及之後所有》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山谷人的故事

簡稱“山谷人的故事”

山谷人紮克謹小慎微,常被心魔困擾,對擁有高科技的先知人處處提防,但是在一次次的磨合中雙方慢慢産生了信任,紮克在幫助先知人的過程中最終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以上就是《雲圖》的六個故事,分開看并不起眼,但剪輯到一起,真的是太牛啦。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雲圖》

很多人不知道,《雲圖》其實有三個導演,分别是湯姆·提克威和沃卓斯基姐弟,當時是姐弟。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湯姆·提克威(左)和沃卓斯基姐弟(右)

他們各自獨立導演了其中的三個故事,除了演員,其他劇組成員都是不共享的,完全獨立,不參與對方任何的制作。很神奇的是,根本看不出是不同導演的拼接。

湯姆·提克威導演了1936年作曲家的故事,1973年記者的故事還有2012年出版人的故事;

沃卓斯基姐弟導演了1849年律師的故事,2144年複制人的故事,以及2346年山谷人的故事。

導演們就是在這六個故事中取材,然後混剪出了一部完整的電影。雖然片段和片段之間已然是不同的時代和故事,但奇妙的是導演們總是有辦法讓下一個畫面跟上一個畫面找到聯系。

《雲圖》是有原著小說的,但半隻貓認為,電影《雲圖》經過了視覺補益後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小說。

電影裡面啟用了同一個演員來飾演不同時代完全不同的角色,通過現在無所不能的化妝技術,可以讓你知道他們是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又心領神會是同一個演員在扮演,進而表現出人類命運輪回的既視感。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驚人的化妝術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男人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周迅

這用純文字你怎麼來表現?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雲圖》小說

接下來,半隻貓就按照故事的先後順序來為大家盤點一人多角的圖譜。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1849年律師故事 的主人公尤因,演員,吉姆·斯特吉斯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吉姆·斯特吉斯

左一,律師故事 的主人公尤因

左二,作曲家故事 裡同住一個旅店匆匆路過的小畫師,

左三,記者故事 裡是作曲家同志戀人侄女梅根的父親,隻出現在了照片中,

右一,出版人故事 裡在酒吧為出逃老人解圍的蘇格蘭熱血青年(看着像僵屍),

右二,複制人故事 裡解救星美的張海柱(名字也是沒誰了),

右三,山谷人故事 裡被食人族歌喉紮克的妹夫

1936年作曲家故事 的主人公羅伯特,演員,本·威士肖,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本·威士肖

左一,律師故事 裡船上一個爆炸頭的水手,

左二,作曲家故事 的主人公羅伯特,

左三,記者故事 裡找出雲圖唱片的店員,

右一,出版人故事 裡曾經和出版人有一腿他哥哥現在的老婆,

複制人故事 裡沒有,

右二,山谷人故事裡 問先知船怎麼飄起來的山谷人

1973年女記者故事 的主人公路易莎,演員,哈利·貝瑞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哈利·貝瑞

左一,律師故事 裡與律師對視過的女黑奴,

中一,作曲家故事 裡老作家的妻子,

左二,女記者故事 的主人公路易莎,

中二,出版人故事 派對上驚鴻一瞥的女客人,

右一,複制人故事 裡給星美摘下項圈的老年男醫生(面目全非),

右二三、山谷人故事 裡的女先知。

2012年出版人故事裡的主人公卡文迪許,演員,吉姆·布勞德本特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吉姆·布勞德本特

(這個演員我覺得演技超贊,有的角色我都沒看出來是同一人,而且不是因為化妝的問題)

左一,律師故事 裡的船長,

左二,作曲家故事 裡的老作家維維安,

記者故事 裡沒有,

右一,出版人故事 裡的主人公卡文迪許,

右二,複制人故事 裡集市上一個拉二胡的流浪漢(很難發現),

右三,山谷人的故事 裡其中一個先知。

2144年複制人故事 裡的主人公星美451,演員,裴鬥娜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演員,裴鬥娜

左一,律師故事 裡律師的妻子蒂爾達,

作曲家故事 裡沒有,

左二,記者故事裡 也出現在照片中是梅根的母親,

左三,在記者故事裡還扮演了最後收拾了雨果維文的墨西哥婦女(因為照片應該是年輕時拍的現在已經去世,是以一個時代同一個演員算是隻出演了一次),

出版人故事 裡沒有,

右一二三、複制人故事 裡的主人公星美451,還有其他同一張臉的複制人

山谷人故事 裡人沒出來,出來了一個雕像

2346年山谷人故事 的主人公紮克。演員,湯姆·漢克斯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湯姆·漢克斯

左一,律師故事 裡的壞醫生,

中一,作曲家故事 裡騙了馬甲的旅店老闆,

左二,記者故事 裡在飛機上炸死的實體學家,

中二,出版人故事 裡把影評人推下樓的黑幫老大,

右一,複制人故事 裡星美看到的電影片段中扮演出版人的演員,

右二三、山谷人故事 的主人公紮克。

當然裡面的主要配角也是一人多個角色

演員,休·格蘭特(主要配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休·格蘭特

左一,律師故事 裡買賣黑奴的牧師,

左二,作曲家故事 裡開場敲門的從業人員,

左三,記者故事裡 裡能源公司的總裁,

右一,出版人故事 裡出版人腹黑的哥哥,

右二,複制人故事 裡玩弄優娜的李監事

右三,山谷人故事 裡食人族被紮克歌喉的那個

演員,凱斯·大衛(主要配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凱斯·大衛

左一,律師故事 裡牧師家的黑人奴仆,

作曲家 裡沒有,

右一,記者故事 裡女記者父親曾經的戰友,

左二,複制人故事 裡反叛軍的将軍(形象有點猥瑣),

右二,山谷人故事 裡的髒辮先知

中國演員,周迅(主要配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律師故事 裡沒有,

左一,記者故事 裡實體學家遇害的酒店男經理(一撇胡子看着非常出戲)

右一,複制人故事 裡先覺醒的優娜,

右二,山谷人故事裡 紮克的妹妹。

演員,詹姆斯·達西(主要配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詹姆斯·達西

左一,作曲家故事 裡的同志人,

右一,記者故事裡 是同志人老年版即向女記者提供線索的實體學家,

左二,出版人故事 裡的一個男護工,

右二,複制人故事 裡的采訪星美的檔案官,

山谷人故事 裡沒有

演員,蘇珊·薩蘭登(主要配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蘇珊·薩蘭登

左一,律師故事 裡共進晚餐的一個貴婦人,

記者故事裡 裡沒有,

右一,出版人故事 裡出版人年輕時的戀人,最後兩人走到了一起,

左二,複制人故事 裡星美在學習的視訊教材中看到的一個教師

右二,山谷人故事 裡會占蔔的女祭司

當然還有,律師故事裡的黑人水手,在記者故事裡他是女記者的父親,出現在黑白照片上,在山谷人故事他是先知之一。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還有律師故事裡對黑人贊不絕口的老水手,他在出版人故事裡就是那個隻會說“我知道,我知道”的老大爺,後來在山谷人故事裡他也是先知之一。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還有記者故事裡的梅根,她在複制人故事裡也是個複制人,獲得了十二顆星被送去了“樂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還記得出版人故事裡老人院的前台嗎,她在律師故事裡也在餐桌上露了面,在複制人故事裡她是穿着紅色大褂的女屠夫。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人的長相是最難描述的,你跟我說某人臉上長了八字胡,那究竟是宋體的八呢,還是微軟雅黑體的八呢?而且你還不能直接寫出來說這兩個人長得像,誰是誰的轉世,直接說出來就沒有若隐若現的朦胧感了,就捅破窗戶紙,不好玩了。

是以我說,在這一點上,電影的表現力超越了小說。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梳理完故事,我們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始解讀電影啦(什麼?才開始?)

— 線索一:彗星胎記 —

您有留意過這些胎記,找全過這些胎記嗎?

電影裡明确表述出來的彗星胎記,是女記者左肩上的胎記。在女記者和實體學家電梯裡的對話中,兩個人就聊到這個胎記。實體學家還說這個胎記他見過,一個他很中意的人身上也有。這個實體學家就是作曲家的同志戀人,隻不過1973年的他已經步入了老年。

其他的胎記雖然沒有明說,但隻要仔細看電影,都可以找到。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彗星胎記

1、律師尤因被壞醫生扯開衣服的胸口上

2、作曲家羅伯特和同志戀人做愛露出的臀部上

3、記者路易莎在電梯裡露出的左肩上

4、出版人卡文迪許年輕時與厄休拉愛愛時露出的腿上

5、複制人星美卸下項圈的脖子上

6、山谷人紮克脫發以後的後腦勺上。

這是明顯在告訴觀衆,六個主人公,其實是同一個人的轉世。

山谷人故事裡的紮克有一次做噩夢,甚至直接在夢境裡都看到了前面幾個輪回裡發生的事情。

— 線索二:信物 —

除此之外,每個故事之間,都會有羁絆,通過某樣東西來進行銜接,這也是比較明顯的一條線索,同樣,咱們來盤點一下,沒看到的話,也是不應該的,太不仔細了。

1849年律師尤因在航船上寫的日記,就是1936年作曲家在老作家的城堡裡看的那半本日記,另半本被用來墊了床腳。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尤因在航船上寫的日記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墊腳的日記被找到

而作曲家給同志戀人寄出的信,後來到了女記者的手裡,因為作曲家的戀人就是那個想要披露陰謀,給女記者線索的實體學家。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作曲家給同志戀人寄出的信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信到了女記者的手裡

而女記者的驚險故事被她的鄰居,那個從窗戶爬進來的小屁孩寫成了一本小說,這本小說之後投稿給了出版人,又被出版人給出版了。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女記者的故事被寫成小說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小說被出版

而出版人飛越老人院的故事因為被拍成了電影,成功流傳到了複制人星美的那個時代,被星美偷偷從投影裡看到。裡面的經典台詞還激勵了星美的覺醒。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出版人飛越老人院的故事被拍成電影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電影流傳至未來

在人類社會陷落後,星美又因為其光榮事迹被人供奉為祖先神明,到處都是她的雕像,流傳着的她的故事。山谷人紮克也是她的信徒之一。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星美的雕像

以上這些“信物”一代傳一代,最終串聯起了六個不同的故事,他們不僅幫我們看清了故事的全貌,更讓我們感覺冥冥中有什麼東西,正在被傳遞,最後一條線索将揭開謎底。

— 線索三:雨果維文 —

電影裡還有第三條貫穿全劇的線索。

第三條線索就是——雨果維文。對,是一個演員,就是《黑客帝國》裡面臭名昭著的Smith特工。他是電影裡的第三條線索。

為什麼說一個演員是電影的線索呢,聽半隻貓跟你掰扯掰扯。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雨果 維文

雨果維文,在律師故事裡,他扮演了律師的嶽父,一個奴隸主,當時絕對的成功人士;作曲家故事裡,他扮演了指揮家,跟老作家的妻子曾經似乎有過一腿;記者的故事裡,他扮演了殺手,對女記者窮追不舍;出版人的故事裡,他扮演彪悍女護士,成為出版人獲得自由最大的阻礙;複制人的故事裡,他扮演了統一部一個頭目,最後由他執行了星美的死刑;山谷人的故事裡,他扮演了紮克的心魔,一路叨叨不停讓紮克幹這幹那。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每個故事裡,雨果維文的角色似乎都站在了主人公的對立面。甚至,1849年律師故事裡的雨果維文的價值觀,幾乎和2144年複制人故事裡的一模一樣,他們都認為——突破這個世界故有秩序的人,一定不會有好的結果。

似乎,雨果維文不單單是反派那麼簡單,他更多是以一個人物角色來具象化了當時時代的一種——“秩序”。

如果我們看明白了雨果維文的六個角色,也就看明白了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1、 律師的故事裡,他扮演了黑奴制度瘋狂的擁戴者,出場很晚,當聽到律師已經撕毀黑奴買賣的合同,并且要加入廢奴運動時,怒不可遏地訓斥和詛咒了律師,這裡他代表了 “種族差異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律師的嶽父

2、 作曲家的故事裡,比較有趣,雨果維文不是一個反派,而是一個中立的角色,他扮演一個德國指揮家,曾經和老作家的妻子有一腿,但由于女方是猶太人他自己是德國人,兩人沒有走地更進一步,是以他代表了“戀愛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德國指揮家

3、 記者的故事裡,雨果維文扮演了一名冷酷無情的殺手,先後殺死了兩位知情的實體學家,然後又繼續追殺女記者。而他聽命的,則是擁有财富和資源的利益集團,他的工作就是讓任何反對或者負面的聲音靜音。是以他代表了“話語權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殺手

4、 出版人的故事裡,雨果維文反串出演,化身彪悍女護士,以非法暴力手段剝奪了老人院裡所有老人的人身自由。是以她,女子旁的她,代表了“暴力強權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彪悍女護士

5、 複制人的故事裡,雨果維文化妝成一個單眼皮的南韓人,成為了“統一部”的頭目,親自執行了對複制人星美的死刑。這個統一部成天做的事情,就是規避任何能激發群眾自我意識的文字或聲音或視像的東西,像出版人故事拍成的電影,在這個時代就屬于是禁片,隻能躲起來看,有點像文字獄。是以,這裡他代表了“思想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單眼皮的南韓人

6、 山谷人的故事裡,地球文明已經沒落,在山谷人的部落裡,人類社會又退回到了幾千萬年以前的水準,曾經的秩序也許已經不再稱為秩序。此時雨果維文索性變成了一個虛無缥缈的心魔,他住在山谷人紮克的内心深處,利用紮克的恐懼和困惑來控制紮克,讓他去做違背良知的事情。這裡,他代表了“内心的秩序”。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心魔

雨果維文雖然在六個故事裡都是配角,但他的作用,可以說比故事的主角更加重要。

雨果維文的角色轉變推進地非常巧妙,所代表的不同秩序也是循序漸進,越來越深刻。從荒蠻的種族歧視到人們内心的困守,從不同層次和角度演繹了人們所要面對的各種各樣的秩序。通過他扮演的一衆角色也揭示了《雲圖》想要表達的主題。電影不就是在講述一代又一代人不斷想要沖破秩序,追尋自由的故事嘛。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盡管在當時的年代看上去似乎是徒勞的,但正如最後律師所言“沒有衆多的水滴,又哪來的汪洋”?。追求自由的意志就像電影裡出現的彗星胎記一樣,會在人類的身上不斷轉世輪回,追求自由是人類的天性,縱使每一個階段都會産生新的秩序。但秩序永遠也束縛不了我們。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沒有衆多的水滴,又哪來的汪洋

好啦,說完這三條貫穿全局的線索,電影要表達的東西應該就很清晰了。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最後,我想重點推薦一下電影的片尾曲——《Cloud Atlas End Title》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Cloud Atlas End Title》

旋律緩緩響起,仿佛波瀾不驚、水鳥悠然自得的海岸線,但是接着聽,你又能聽到了風起雲湧的端倪,悄然醞釀着驚濤駭浪,最後洶湧澎湃地愈演愈烈到足以驚擾海内神明的程度,由緩進急的整個過程表現地可謂絲絲入扣。

你絕對想不到,這首曲子,包括電影裡所有的曲子,都是導演湯姆·提克威寫的,啥?導演譜的曲?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湯姆·提克威

哈哈,是不是又被 “秩序” 限制了想象力?

#科幻電影##燒腦##奧斯卡#

知道你不喜歡《雲圖》,但我還是堅持把6個故事和100個角色理清了

投票後看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