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來源: 銅仁新聞網 梵淨雲天用戶端 我要評論0
字号:
“種植茶葉要有一定标準,一米栽三簇,一簇兩株,培土要壓緊。”11月16日,在松桃苗族自治縣黃闆鎮大田村大面山茶葉種植基地,技術人員一邊講解一邊示範,20餘位村民圍在旁邊,認真地聽着。另一邊,數十名村民在分揀幼苗、起壟、打窩、栽種……

“秋收過後,家裡的農活少了,我們就過來參加栽種茶葉,一個人每天有60元,比起以前沒有活幹強多了。”今年68歲的村民王再英和兒子一起每天可以掙到120元,王再英那雙長滿老繭的雙手,動作十分娴熟,栽好一株,她又用雙腳把培土踩緊。
大田村位于黃闆鎮西北部,與秀山縣岑溪鄉毗鄰,全村147戶538人,該村平均海拔800米,地理條件差,灌溉水資源缺乏,是松桃一個極為邊遠的村。
黃闆鎮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利用國土整治、産業扶貧、林業等項目資金,開發利用大田村大面山撂荒多年的600畝土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式發展高山精品茶葉——黃金芽,供應江浙市場,村民以出租土地和務工的形式實作增收。
“種植茶葉,茶園的管護、除草、施肥、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片茶園,從今年起,不算土地租金,每年需支付農民工勞務費為114萬餘元。”貴州省松桃梵淨山生态茶葉有限公司曾良說,茶葉種植後還可輻射到龍洞、石寶溪、格黨等周邊村寨。
近年來,黃闆鎮立足村情,依托山地、氣候、水土等資源優勢,發展等生豬、水果、油茶、茶葉等産業,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龍元彬 謝慧芳 吳昔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