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剛剛過去的“雙11”,中高端家電再度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好,電商平台上,娛樂電視、分區洗洗衣機、新風空調、洗地機、高端筆記本電腦等銷售額同比實作數倍增長。“十一”黃金周期間,海南9家離島免稅店實作免稅銷售額同比增長63%,免稅購物消費者達25萬人次。在上海,進博會集納全球好物,服飾家裝、娛樂休閑等各類商品琳琅滿目……
大江南北,線上線下,商品消費活力噴湧,結構更新态勢明顯。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10月份我國更新類消費較為活躍,限額以上機關通訊器材類、金銀珠寶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别增長34.8%、12.6%、11.5%。
結構更新的背後是消費市場強大韌性的支撐。随着我國經濟持續恢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會保障逐漸完善,商品銷售穩定恢複,居民購物需求有效釋放。從10月來看,我國消費市場韌性繼續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與此同時,10月份,規模以上的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消費品生産穩定增長,市場供應能力較強,保障了人們的生活所需,為消費更新奠定基礎。
結構更新的背後是消費新模式的助力。随着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滲透,網絡購物、線上消費蓬勃發展,提升了消費的便利性,豐富了消費市場供給。近年來,電商平台運用大資料等資訊技術高效精準連接配接消費者和生産商,根據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反向定制精細化、多功能商品,掃地機器人、智能家居家裝、洗碗機等備受消費者喜愛。新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産品疊代速度加快、供應鍊效率躍升,更多智能優質更新類商品通過電商平台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年前10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3.7%。
結構更新的背後是各項促消費政策的保駕護航。在上海,首店經濟、新品消費紅紅火火;在北京,老字号煥發新活力;廣州協同港澳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消費城市群……今年,我國在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帶動更多優質消費資源進入中國,提升城市商業環境和消費水準,全力打造消費更新新高地,有力促進了消費結構的優化更新。此外,舉辦進博會、完善免稅政策等開放舉措也為豐富國内市場供給打開了新通道,促進了消費市場的擴容提質。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拉動經濟最主要、最穩定、最持久的動力,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展現。伴随人民生活水準持續提升、市場供給日漸豐富,消費更新浪潮動能澎湃,結構優化态勢将進一步穩固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