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貫中,這位Beyond的主音吉他手,實際上一直都唱的很好。在職業T2歌手之中也算很不錯的存在。早期有A4的硬頂真聲、中期有A4的強混轉弱混,雖然品質不是很高, 但已然夠用,以《我是歌手》時期的Live水準而言,已經超過了很多樂隊主唱水準。隻是因為黃家駒的存在,導緻黃貫中的演唱水準被人過于忽視。
黃貫中是1985年加入Beyond擔任吉他手,在1988年,成為了Beyond的主唱。是的,黃貫中擔任過一部分的歌曲主唱——《大地》。Beyond的第一首成名曲實際上就是由黃貫中唱紅的,1988年黃貫中演唱的《大地》獲得了當年的十大金曲,黃貫中是主唱,黃家駒是作曲人和和音。
在1988年的十大金曲頒獎典禮上,黃貫中第一次正式登台,不再是吉他手,而是主唱。這一次的表演雖然很緊張,聲音都在抖,但是完成度還不錯。而且當時的黃貫中音色,的确是比黃家駒更為具有優勢的,發音點高挂,音色明亮、輕盈,充滿着少年感。
在1988年後,從《真的愛你》這首歌開始,黃貫中就主要集中于針對于Beyond的流行音樂風格編曲,而主唱的位置成為了黃家駒的專屬位置。一直到黃家駒在日本去世後,黃貫中才一直擔任剩下Beyond樂隊的主唱。
在1993-2005年,黃貫中的唱功狀态,不再走原本黃家駒時期的流行搖滾,而轉向不以旋律見長的類型搖滾。在唱法上,開始以傳統搖滾的力量感胸聲作為核心,伴随着高喉位對于聲帶的眼中負荷,這造成了黃貫中的倒嗓,導緻音色喑啞。黃貫中的高音部分,基本上以咽音來取代。總體唱法,是搖滾的粗線條。缺乏流行音樂的諸多技巧。
以下,簡單以音色、音域、腔體三方面來完成對黃貫中的唱功分析;
黃貫中的音色前後差異化巨大,音色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黃家駒的逝世造成的。黃家駒的逝世,讓黃貫中的音樂類型發生重大改變,基于類型,黃貫中的唱法和音色就徹底推翻了重組。
本身Beyond在1985年之前的風格就是偏向硬核和文化搖滾方向,但是在後來的挫敗之中,黃家駒改變為了流行搖滾,流行搖滾讓Beyond迎來事業巅峰期。可是當流行搖滾的靈魂和弦黃家駒去世後,黃貫中再次回到了1985年之前的狀态:類型搖滾。
基于流行和搖滾的音樂類型,黃貫中的音色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
這兩種類型,對應着不同的音色技巧。
早期,發音點上挂,标準的流行唱法。但對于流行搖滾而言,又不是全然以流行唱法作為核心,比如流行之中常用的聲帶邊緣化這種柔化聽覺,對于流行搖滾而言,實際上是不怎麼用的。因為流行搖滾也是具有着搖滾的基本要求:力量感。
聲帶邊緣化和假聲這種缺乏力量感和厚重情感載體的音色表現力,是不适合黃貫中的。是以,早期《大地》時,黃貫中的音色技巧如下:
1:胸聲漸強;早期并不具備較好的胸聲參與度,在《大地》之後來時進行的聲樂學習,完成了甲杓肌對于中低音的力量感和低音加持。
2:擠卡硬頂:《大地》時期Live的A4,基本上都是硬頂真聲,以高喉位作為代價。這對于他後期的倒嗓導緻的音色喑啞問題是較大的伏筆。但是在《大地》之後,黃貫中應該是接受了一定的聲樂指導,完成了A4的部分混聲共鳴,具有了混音能力。
3:強混:黃貫中的強混品質,還是比較低的,金屬芯的維持更多的以喉下咽音傾向為主,而常常又無法達到咽音的品質。但即使再低,也比真聲硬頂更好,更為護嗓。G4和A4的強混在Live之中表現力還不錯。
4:弱混:黃貫中的弱混音色,存在的期間很短,僅僅存在于1990年左右的幾段Live現場。後來轉入類型搖滾後,弱混已經不适合嘈雜的搖滾氛圍之中。是屬于流行音樂的唱法産物。
1993年之後的階段,黃貫中進入類型搖滾後,音色技巧就很少了,趨于固定表達了:
2:咽音:這是黃貫中倒嗓嚴重但依舊能唱的核心所在,黃貫中如今的G4-A4,基本都是以咽音為主。
如今,黃貫中的音色技巧,局勢胸聲和咽音兩種。充滿着滄桑和厚重感,尤其是他的胸聲,因為高喉位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是以黃貫中的音色存在較大的喑啞問題。聽上去讓人感覺很心疼。
黃貫中的音域:C3-F4-A4;
C3-A4之中,黃貫中的優勢區是F4之後的換聲點F#4-A4置換咽音的部分。劣勢區域就是F4之下了,因為過度的高喉位和胸聲過載,讓黃貫中的中低音品質損失較為嚴重。隐隐有刀郎的低音失真的喑啞割裂音色。
總體單音品質不高,一來是因為粵語的咬字比國語要難,二來是高喉位造成的閉口音吃力,聲線變窄。
總體上,黃貫中的音域能力可講的地方不多。但是技巧性匮乏,這導緻了流行性水土不服,高音也可以唱,但是就是不怎麼好聽。細節的情感處理還是和黃家駒有較大差别,總體上音域的表達戰力上,黃貫中還是有一定的理論和認知匮乏。無可厚非,吉他手的能力并不在于唱功。如果将音樂視線放在編曲上,自然會感歎他的魅力。
黃貫中的腔體問題較大。主要集中于喉位對抗造成的倒嗓。
基于搖滾風格,是以對于普通流行音樂腔體要求并不适用于黃貫中。不論是腹腔支撐、胸腔真聲控制度黃貫中都有較大的空間。但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高喉位,才是黃貫中嗓音一直在下滑的原因;
這裡面的問題,就是在于黃貫中對于胸聲了解太固定了,中低音的胸聲過載頃刻較重,會造成發音點的波動,而一個好的高音是需要一定發音點上挂的共鳴支撐。而中低音的胸聲在高音是僅僅是一個維持金屬芯的點綴作用。但是黃貫中并沒有很好的了解這一點。在高音是依舊維持較高的胸聲拉扯,這對于高音高喉位的聲韌帶壓力很大。
但是從2005Beyond解散之後,黃貫中的單飛之旅之中,有聲樂老師給出了較好的方案——咽音。
基于咽音,黃貫中在倒嗓的情況之下,依舊可以完成A4的高音表達力。這還是比較強大的,起碼表明他一直在進步,在學習。但,既然是咽音,必定要承受音色割裂、唱功同質化的情況。
總體上,黃貫中的唱功依舊不錯。幾十歲能唱A4的人并不多。但說實話細節處理上,受到了一定的類型音樂影響。存在一定的流行性水土不服。希望他能再度發光發熱。
聽沒聽懂,點個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