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孩子準備了獨立的房間後,他真的就有獨立的空間了嗎?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基本上都為孩子準備他們自己的房間,而且在孩子的房間裡,有着豪華的裝置,讓孩子在這裡安心的玩樂,安心的做作業。

可以國小三年級的澤澤從學校剛回到家中,媽媽就開始管束,不能看卡通片,不能玩玩具,要先把作業做好,然後再做媽媽買的練習冊,澤澤雖然不高興,可還是坐在自己的小書桌前,磨磨蹭蹭的開始寫作業。媽媽不放心,過10分鐘就過來檢查下澤澤作業的進度,澤澤很反感媽媽的做法,但也敢怒不敢言……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也希望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和獨立玩耍的空間,父母過多的監護反而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性格和對外界探索的興趣,進而變得懦弱無能,是以父母應在以下三點注意自己的言談:

1.尊重孩子人格,放下家長權威的架子

放下架子,把孩子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感同身受的體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遇到事情可以幫孩子分析并提出建議,最終的選擇權還是盡量交給孩子。孩子正是在錯誤中成長的,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孩子發生沖突時,不防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會是什麼樣的想法和感受呢?

2.不要對孩子過度關照

父母對孩子的事過度包辦、照顧過頭,讓孩子養成了“到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遇事不動腦不動手,隻是被動的接受,生活不能自理,一旦離開父母寸步難行。是以父母适當的關心和照顧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一旦過了頭,就會出現太多問題

3.以寬容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長

愛因斯坦說“諒解也是教育”。對孩子的過錯能寬容了解是優秀父母必備的品質。孩子的成長過程,正是一連串的犯錯和改正錯誤的過程。寬容使父母走進孩子的内心,變成可親可敬、推心置腹的朋友,進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變得堅強勇敢,自信自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