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繁榮時期,經濟不平等總是變得更加嚴重,但這隻是為了普遍繁榮所付出的小小代價。
大多數美國人現在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這是一個很容易證明的事實,但是現在這麼說就是在冒着被抵制文化(cancel-culture)警察逮捕的風險。因為它與進步政策背後的一個核心信念背道而馳,即隻有美國富人的生活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然而,這種簡單的信念是錯誤的。按照進步派的說法,近幾十年來,除了極少數美國人以外,所有美國人的生活水準都停滞不前。這可能是因為國民收入的大部分增長都是以犧牲勞動報酬為代價來獲得企業利潤的。據說,自上世紀70年代初以來,生産率的提升主要流向了利潤,這意味着雇主剝削了雇員。
那麼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必須通過向企業和高收入家庭征稅來重新配置設定财富,同時必須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支援。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大多數美國人正在掙紮求生的論點已經催生了許多社會安全網,包括失業保險、社會保障、醫療保險、醫療補助、補助計劃(SNAP,食品券)和奧巴馬醫改。

讓我們實事求是地說,進步派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對他們來說,這些進步永遠不夠。其實不然,對停滞的信仰是建立在幾種迷思之上的。
迷思之一: 生産率/收入差距。包括華盛頓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在内的進步派人士斷言,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生産率與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每小時工資之間的差距一直在擴大。
然而,這種計算是通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來消除每小時工資補償,而消費者價格指數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向上偏差的。這樣做在實際的每小時工資補償上是有誤導性的。而使用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deflator)——這種更準确地衡量消費者價格的名額以後——這一差距就會縮小。
迷思之二: 工資停滞。從1995年第一季度到2021年第二季度,使用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調整通貨膨脹後,每小時薪酬平均每年增長2.1% 。生活水準的穩步提高與國内生産總值的增長幅度保持一緻。
進步派人士通常反駁說,他們更喜歡用 CPI ,也就是美國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編制的一個資料系列來衡量美國人的購買力,即家庭貨币收入中值。但這一系列資料扭曲了一個事實: 它是基于要求受訪者提供的稅前收入的調查。醫療保險、醫療補助、食品券和其他非現金政府福利都被排除在外。
然而,上述這些收入來源被包括在了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編制的個人收入系列中,這讓這個系列成為了更為準确的衡量标準。此外,經濟分析局的資料不是基于類似人口普查系列的調查答複,而是基于“硬”資料,如每月工資就業統計和納稅申報表。
經濟分析局還編制了稅後個人收入系列,反映了政府的稅收優惠,如勞動所得稅扣抵制儲備系統。經濟分析局的個人收入、可支配個人收入和個人消費支出資料都反駁了收入停滞的說法。該資料是以每個家庭為基礎,使用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 deflator)而非 CPI指數來對通脹進行調整的。
對于在每個家庭基礎上使用經濟分析局系列資料的标準批評是,它們是平均數,而不是中位數。是以,那些收入最高的人群,即所謂的頂層的1% ,理論上平均數可能會扭曲整體資料和每個家庭的資料。
這對于個人收入來說是可能的,但是對于每個家庭的平均個人消費來說則是不可能的。富人的消費隻比我們其他人多那麼多,而且他們的人數不足以扭曲總體消費和每個家庭的消費,因為他們實際上隻占納稅人數量的1% 。
迷思之三: 受剝削的勞工。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國民收入中用于勞動報酬的份額呈下降趨勢,而代表公司利潤的份額則有所上升,這激怒了許多進步派人士。
但這些比例具有誤導性。它們沒有反映出這樣一個事實: 包括 S類公司(S corporations)、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在内的稅賦轉嫁企業(pass-through businesses)近年來增長迅速。總的來說,這類企業的所有者和雇員占了雇員總數的一半以上。許多公司是由企業家經營的小型企業。S類公司的收入約占企業利潤的三分之一,而獨資企業的收入往往是企業利潤的80% 左右。
什麼才是關于不平等的真實故事?進步派關于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觀點是正确的,我承認這一點。情況的确變得更糟了,但他們忽略了更大的背景: 在經濟繁榮時期,經濟不平等總是會變得“更加嚴重”,但這隻是普遍繁榮所付出的小小代價。絕大多數勞工在絕對基礎上受益,尤其是由于他們在經濟繁榮時期有更大的收入向上流動性。
那麼是什麼推動了經濟繁榮?主要是企業利潤。正是那些有利可圖的公司擴大了産能和就業,推動了發展的引擎,創造了經濟繁榮。無論收入階梯向上還是向下,利潤對于我們社會中的所有人來說都至關重要,以至于我們不能通過初衷美好但卻考慮不周的進步政策所帶來的意外後果而破壞了利潤動機。
關于作者:愛德華 · 亞德尼是亞德尼研究公司的總裁,也是《贊美利潤》一書的作者
文|愛德華·亞德尼(Edward Yardeni)
編輯|彭韌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1年11月6日報道“All Americans—Not Just the Wealthy—Are Better Off Than Ever.”。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提供或賴以作為投資、會計、法律或稅務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