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前言: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是歐陽修故裡,筆者作為歐公故裡的晚生,希望借助歐公修撰的《新唐書》,向大家推介我的家鄉,本文配圖全部取景于歐陽修故裡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

一說到程咬金,大家肯定會想起他的三闆斧。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裡面,也記載了程咬金的光輝事迹。正史上的程知節,又名程咬金,字義貞,是隋末唐初的馬槊英雄。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程咬金有三個兒子的事迹,被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記錄在冊。程咬金的嫡長子程處默,繼承了父親的勳官爵位。嫡次子程處亮當了驸馬,娶了李世民的女兒清河公主。嫡三子程處弼官運亨通,最高做到十二位将軍的職位。

程咬金還有一個孫子程伯獻的事迹,被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記錄在冊。程伯獻年輕的時候,也是有志青年。武則天改革天命的時候,程伯獻極力反對。武則天想宰了程伯獻,但是顧及輿論影響,留下了程伯獻的性命。武則天把程伯獻貶去長沙,讓程伯獻坐冷闆凳。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武則天掌權期間,程伯獻郁郁不得志。神龍政變之後,唐中宗李顯上位。程伯獻以為自己的春天到了,沒想到依然得不到重用,隻能繼續坐在坐冷闆凳上。唐睿宗上位,雖然想起了程伯獻,但是隻給了他一個微末小官的職位。

程伯獻看着一群差不多年紀的功臣子孫升官發财,自己卻一直在坐冷闆凳。程伯獻心态失衡了,程伯獻苦思冥想,終于想通了:“做人不能太正直,越是正直的人,越是沒前途。越是溜須拍馬的人,越能官運亨通。”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到了唐玄宗當朝的時候,曾經不顧生死的有志青年程伯獻不見了,他黑化成一個逢迎巴結的馬屁精。程伯獻為了讨好高力士,居然跟他結拜為兄弟。堂堂淩煙閣功臣的後代,居然跟太監義結金蘭。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功臣子弟紛紛認為程伯獻不要臉。

高力士本姓馮,名元一,原本是功臣子弟,他的父親是潘州刺史馮君衡。馮家是嶺南的土皇帝,因為擁兵自重,被朝廷派兵剿滅。馮元一兵敗被俘,被閹割成了太監。大太監高延福收養馮元一,并且給他改名高力士。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高力士很尊重高延福,按照兒子對父親的禮節,對高延福極盡孝道。高延福死後,高力士給養父辦了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葬禮。程伯獻為了讨好高力士,居然以孝子之禮,去參加高延福的葬禮。有賓客來吊唁高延福,程伯獻居然跪謝答禮。

好家夥,堂堂淩煙閣功臣的孫子,居然給太監當孝子。這件事情過後,程伯獻就成了大唐朝的笑話。程咬金要是泉下有知,肯定會被這個孫子氣得活過來。程伯獻雖然成了笑話,但是得到了高力士的歡心。程伯獻在高力士的栽培之下,官拜十二衛大将軍。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唐朝的禮制,一品二品是榮譽職位,一般用來追封已故功臣。唐朝的實權宰相是正三品,十二衛大将軍也是正三品,跟宰相品級相當。十二衛大将軍是唐朝最高的武職事官,秦叔寶南征北戰一輩子,最高官職也就是十二衛大将軍。由此可見,高力士給程伯獻的回報非常豐厚。

相比而言,李白就很悲催。歐陽修編撰的《新唐書》記載,李白看不起太監高力士,結果得罪了高力士。李白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他被高力士下套,一輩子郁郁不得志,隻能靠酒精麻醉自己。

程咬金的親孫子程伯獻,靠着不要臉的溜須拍馬,在官場上步步高升

李白自命清高不鳥高力士,得到了“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美名,換來的卻是下半輩子的颠沛流離。程伯獻不顧臉面,跟太監結拜兄弟,給太監當孝子,結果被世人嘲笑。程伯獻雖然毀了一世英名,卻換來了下半生榮華富貴。

現在問題來了:“程伯獻不要臉,換來了榮華富貴。李白赢得一世英名,卻換來了晚景凄涼。列位看官,你們認為程伯獻和李太白,哪個才是人生赢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