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在漢末、三國期間,向敵營投誠的将領不在少數,有的将領不僅沒有被批判,反而得到了忠義之名,比如關羽,有的将領雖說投敵,但沒有遭受非議,比如黃權。

在這其中,還有一類人,他們颠三倒四、反複無常,徹底诠釋了牆頭草的含義,其代表人物就是孟達。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圍攻襄樊,是時,關羽曾向駐紮在上庸的孟達求援,孟達以上庸剛剛歸附,尚未穩固為借口,拒絕出兵。不久之後,關羽戰敗,被呂蒙所殺,一定程度上說,此次失利,孟達要負一定責任,如果孟達出兵援助,關羽斷然不會敗得那般慘烈。

劉備因為關羽的死,對孟達也是十分不悅。孟達原本是劉璋的部将,劉備占據益州之後,孟達就投奔了劉備。關羽死後,孟達害怕被劉備所殺,就再次投奔了曹魏。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孟達投奔曹魏之時,手中也是有投名狀的,那就是被蜀軍占據不久的東三郡(上庸、房陵、西城),不久之後,在孟達的幫助下,魏軍攻下東三郡,曹丕大喜,改三郡為新城,并命孟達為新城太守,防範蜀軍。換言之,由于孟達投降曹魏,使得蜀國丢失了戰略要地。

曹丕對孟達不薄,孟達也視曹丕為最大倚仗。曹丕的戰略意圖,類似于“以夷制夷”,就是利用孟達來制約蜀軍,事實上,曹丕對孟達的信任也是有所保留的。然而,在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孟達失去了曹丕這個大靠山,其好友桓階、夏侯尚也已去世。

換句話講,在曹丕去世後,孟達在一定時間内,處于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态,于是,孟達又想要回歸蜀漢。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誠然,孟達就是一根名副其實的牆頭草,盡管三國的局勢爾虞我詐,但對于這種人,各方勢力都是十分反感的。孟達得罪過蜀國,是以他還準備了第二套方案,就是投靠東吳。

史料記載:“吳王孫權亦招之,達遂背魏,通吳、蜀。”

在孟達看來,魏國可能是待不下去了,而如果無法回歸蜀國,那就改投東吳,這明顯不是腳踏兩隻船的問題,甚至是三隻船。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起初,諸葛亮還是寄希望于孟達能回到蜀國,對國家利益而言,孟達的回歸,可以讓蜀國收回東三郡,這對于蜀國的整個戰略布局是十分有利的,可是諸葛亮對孟達這個人極為不信任。

在經過仔細思量後,諸葛亮認為留下孟達,弊大于利,倘若孟達再來個兩面三刀,和東吳勾搭連環,東三郡不僅拿不回來,反而會導緻蜀軍投鼠忌器、極為被動。

于是,諸葛亮決定使用離間計,借助曹魏的手,除掉孟達這個叛徒。

史料記載“達于是連吳固蜀,潛圖中國。蜀相諸葛亮惡其反覆,又慮其為患。達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詐降,過儀,因漏洩其謀。達聞其謀漏洩,将舉兵。”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孟達和魏興太守申儀有仇,于是,諸葛亮派出郭模假裝投奔魏國,并将孟達要反叛的消息告訴了申儀。諸葛亮很清楚,鑒于孟達和申儀的仇怨,申儀必定會借此機會予以報複,是以很快,孟達要造反的消息傳到了司馬懿耳中。

司馬懿作為三國的頂級謀臣,很快就分析出了事情的原委,不論孟達想要投靠蜀國還是吳國,損失最大的還是魏國。

是以,想要阻止孟達叛亂,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如果沒有抓住時機,後果也是難以預料的。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很快,耳目靈通的孟達,得知他要歸蜀的計劃洩露,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他決定馬上起兵。我們推測,當時的孟達,還不知道要坑他的正是諸葛亮。

在很早之前,司馬懿就發覺孟達很不靠譜,不僅見風使舵,而且毫無誠意可言。司馬懿向魏明帝曹睿上奏,建議其除掉孟達,但曹睿沒有同意。

時至今日,孟達馬上要叛亂,也容不得司馬懿再多想,必須盡快行動。司馬懿考慮得還是比較周全的,第一,他馬上寫了封信安撫孟達,信中是這樣寫的:

“蜀人愚智,莫不切齒于将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大緻的意思就是,我們魏國對于将軍還是很信任的,否則也不會将三郡之地委托給将軍,而諸葛亮想要挑撥起你和魏國的關系。

孟達見到司馬懿的信,又開始猶豫了,随即暫緩發兵。與此同時,司馬懿馬上将此事上奏皇帝,表明要出兵的理由,并立即派兵以急行軍的速度奔赴孟達所部。

在司馬懿看來,孟達是不值得信任的,留着他繼續耍寶對魏國是百害而無一利,隻有先占據東三郡,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三國牆頭草孟達:聰明反被聰明誤,被司馬懿、諸葛亮“聯手”剿滅

當時,司馬懿的軍隊離着孟達有一千兩百裡,在孟達想來,如果司馬懿真的要出兵,最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但預料不到的是,司馬懿的軍隊僅僅用八天,就趕到了宛城。

魏軍馬上開始攻城,足足打了16天,孟達終于支撐不住了,加之由于其兩面三刀的個性,他的外甥鄧賢、部将李輔等人打開了城門,最終,孟達被司馬懿斬殺。

正所謂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盡管司馬懿、諸葛亮都是玩權謀的高手,三國之間也充斥着爾虞我詐的陷阱,但那些陰謀詭計主要是針對的敵人,而在自己陣營内部,最重要的則是團結,孟達這種牆頭草,不論在哪裡都不會受人尊重,這種人的結局大多也是以敗亡收場。

參考資料:《華陽國志》、《晉書》、《三國志》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 九魚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