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記者 蔡君彥
繼鄭州慈善總會調研組此前赴二七區、登封市、新鄭市等地開展調研後,近日,鄭州慈善總會調研組又赴金水區、中原區、管城回族區、惠濟區、中牟縣開展災後重建“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調研,以及防汛救災捐助資金使用情況調研。

“幸福家園”項目是鄭州慈善總會設立的由慈善賦能村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探索基層治理的平台型工程。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公益慈善”,以親情鄉愁為紐帶,通過工程管理系統上線村社項目,圍繞村社居民的實際需求,設立鄉村振興互助基金衆籌項目,整合村社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實作村社居民足不出戶參與慈善籌款和注冊志願服務,使慈善在村社紮根,提升村社服務群衆能力,不斷提升廣大群衆的幸福感。
在金水區,調研組一行來到來童寨村石溝河指揮部,針對“幸福家園”項目進行實地調研和座談,并聽取了金水區慈善總會救災款物使用情況和災後重建工作彙報。調研組要求各有關機關在“幸福家園”項目建設工作上要強化責任擔當,充分了解項目宗旨意義,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村(社)共建,使慈善在村社紮根,提升村社服務群衆能力,提升廣大群衆的生活幸福感。
随後,調研組一行來到惠濟區,先後到古荥鎮黃河橋村、孫莊村調研災後重建及“幸福家園”項目籌備情況,并聽取惠濟區慈善總會相關慈善工作彙報。邙嶺地區地質基礎脆弱,“7·20”特大暴雨期間受到嚴重沖擊、出現大面積滑坡。調研組指出,一是要在災後重建資金使用監管上做到規範透明,保障每一筆資金落到實處,樹立“陽光、透明、規範、務實”的慈善形象。二是要提高認識,強化組織上司,實施好“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公衆知情度,促進慈善事業向基層有效覆寫,營造全社會支援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實作慈善事業發展與“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的有機結合。
在中牟縣,調研組一行首先和中牟縣慈善總會對在防汛搶險救災一線因公犧牲,被中共鄭州市委追授“鄭州市優秀共産黨員”稱号的原中牟縣牟源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稽查部隊長彭峰的家屬進行慰問,調研組為其妻兒送去10000元慰問金,詳細詢問其家庭情況和困難現狀,表示将積極協調相關資源,對其家庭持續關愛。随後,調研組到中牟縣韓寺鎮陳橋村檢視災後重建情況及“幸福家園”試點情況,對陳橋村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願景和目标打造“幸福家園”項目表示肯定,并建議相關機關采取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計劃,将“幸福家園”項目真正融入“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鄉村建設中。
接下來,調研組來到管城回族區西大街街道辦事處平等街社群、南乾元社群、華億社群調研項目計劃,并聽取管城區慈善總會及相關機關的慈善工作彙報。調研組對管城區防汛救災款物使用情況表示肯定,要求其從嚴從實做好審計督察工作,讓每一筆款物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對管城區“幸福家園”項目試點提出要求,要充分發揮慈善組織在第三次配置設定、社群建設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紮實履行慈善組織社會責任,搭建、實施好這一慈善賦能村社、探索基層治理的平台型工程。
最後,調研組來到中原區,先後了解中原西路、桐柏路街道水毀工程修複情況,聽取辦事處、社群、施工方等介紹項目實施情況,并認真查閱相關資料。調研組強調,慈善組織的價值要不止于赈災救援、扶貧濟困,做好慈善工作要有更大的視野和格局,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傾注慈善組織更多的關注和力量。
連續三天的調研工作緊湊有序。鄭州慈善總會調研組對以上各區縣“7·20”以來的救災工作開展、2021年“鄭州慈善日”後捐款推進、慈善網絡建設現狀、2021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況,以及“幸福家園”項目籌劃、推進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問題等進行了全面調研、考察。調研組對各區縣嚴把救災款物發放的事前、事中、事後各個關口,良好發揮社會力量參與災情救助的主力軍作用這一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區縣(市)将“幸福家園”項目建設融入災後重建工作,不僅在完善村社基本設施工作中發揮作用,更要以點帶面,整合社會公益資源,建立“善治”村社互助平台,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中發揮能量,使慈善在困難群體幫扶、災後疫後恢複重建、基層社會治理、鄉風文明建設、助推美麗鄉村發展等領域添磚加瓦,為村社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切實增強廣大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大河新聞 編輯:端木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