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所作的《天龍八部》中,慕容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一句“北喬峰,南慕容。”就可以看出慕容複在江湖中的重要影響。
慕容複一心想要恢複其祖上所建立的大燕國,為了這個人生中最重要的使命,慕容公子可以拜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為義父。為了複燕大業,慕容複可以親手殺死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家臣。為了恢複燕國成功,大表哥慕容公子可以辜負和抛棄兩小無猜的小表妹王語嫣。

說到底慕容複也是一個可憐之人,他從小就背負着慕容家族的複燕使命,為了複燕大計,慕容複極力結交江湖上的英雄好漢,努力打造慕容家的聲望,慕容公子甚至連和身旁的小表妹暢通人生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慕容公子活得太勞苦。在用盡了一切手段之後,最終還是複燕無望,慕容複精神崩潰了,變得瘋瘋癫癫起來,這對慕容公子來說,或許這是最好的結局。
那麼慕容複一心想要恢複的大燕國,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關于大燕國的記載,書中有這麼一段場景,慕容博為了鼓勵兒子慕容複,拿出了随身攜帶的大燕國世系家譜,頁首寫着“慕容皝”幾個大字,其它的就無從可知了。但從“慕容皝”這三個字我們就可以知道,此大燕國為南北朝時期的燕國,為鮮卑族慕容氏所建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大亂世,這一時期的古中國大地上,前後出現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亂世之中,也給了慕容氏家族争奪天下的機會。
查閱南北朝時期的史料,有三個比較正統的燕國,分别為前燕、後燕和南燕。
前燕:慕容皝建立,共曆三帝,存在三十三年。
後燕:慕容垂所建,共曆四帝,存在二十四年。
南燕:慕容德所創,共曆兩帝,存在十二年。
1.魏晉十六國時代,鮮卑慕容氏從遼西遷徙到了遼北,遂定居于此,公元336年慕容皝打敗其弟慕容仁,統一了慕容部落,而後慕容皝自立為燕王。342年慕容皝擊敗後趙20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随後慕容皝在中山稱帝,自稱大燕皇帝,其國号為“燕”。
慕容皝去世後,其子慕容儁繼位,在慕容垂的輔佐下,前燕也達到了鼎盛時期。367年太傅慕容評輔政,對立有大功的慕容垂處處陷害排擠,無奈之下慕容垂投奔前秦。
前秦一直想要滅掉前燕,但是一直忌憚慕容垂,現在慕容垂來投,沒有了後顧之憂。待一切準備就緒後,前秦苻堅率領十萬大軍攻入前燕都城,前燕被前秦所滅。共曆時33年。
2.公元383年,河南地區有人起兵反叛,慕容垂被派往前去鎮壓,但隻給了他二千兵馬,還派監軍率領一千多騎兵在旁邊暗中監視慕容垂。經過慕容垂一系列巧妙的部署,殺死了監軍,取得了軍隊的控制權,途行到達荥陽時,慕容垂自稱為燕王。 386年慕容垂在中山稱帝,史稱後燕。經過一系列的征戰讨伐後,後燕成為當時中原地區最為強盛的國家。
但後燕在395年的參合陂之戰中慘敗于北魏拓跋珪,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的都城中山。自此後燕被一分為二,一蹶不振。都城也遷到了龍城,此後的後燕内部紛争不止,最終在407年被徹底滅亡。後燕由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曆時共24年。
3.南燕由後燕的宗室慕容德所建,慕容德本是後燕範陽王,397年北魏攻破後燕都城中山後,皇帝慕容寶逃往龍城,後燕被截成南北兩個部分,慕容德率領一部分軍民遷徙到滑台,稱燕王,史稱南燕。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410年南燕亡,共曆時12年。
正如《天龍八部》一書中,慕容博所說的那樣,南北朝末期,慕容龍城創造出來“鬥轉星移”的武林絕學,想要趁着亂世恢複大燕,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慕容龍城也憂憤而死。
慕容博為了創造複燕的條件,挑起了中原武林人士和契丹人的仇恨,想要趁亂而起,制造了無數的悲劇,自己也被迫假死遁世,不能和親人相見。
其實到了此時,燕國已經在曆史的長河中滅亡五六百年了,你還想着複燕,這簡直就是異想天開。還有誰記得你大燕國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