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梁家輝以戲路寬廣著稱。
一直以來,也認為梁家輝在表演技法的鑽研上,大緻是無人出其右的。
起碼來講,論及表演方式的多樣性,鮮少人及。
涉及過的電影類型也各種各樣。
但是他憑喜劇在1993年就拿了影帝,喜劇表演就真的會比周星馳更厲害?
這是此前見過的某種觀點。
當然這隻代表小部分人的言論,不需要延展。
僅作為一個話題探讨。

梁家輝最有名的三部喜劇電影。
第一部就是拿金像影帝獎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第二部是《至尊三十六計之偷天換日》,第三部是《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其中兩部是劉鎮偉執導,一部是王晶作品。
但坦白說,号稱“千面影帝”的梁家輝,在這三部電影裡是面目雷同的,除了耍賤和扮傻别無所長,當然或也與這兩位導演風格有關。
比如周星馳在早期的王晶電影裡也有類似表現。
但從他自己執導的《唐伯虎點秋香》開始,表演風格就發生了改變。
這一方面是演員的經驗積累和能力成長,另一方面确實也與表演的要求的标準有關。
而梁家輝的這種表演,坦白說,就是一種純粹刻意的笑料設計,即便無痕自然,但這種風格始終屬于“惡搞”範疇,前幾年被業内業外申讨的《惡棍天使》其實就走的這個路數,而且它是屬于一種制作精良的“耍賤和惡搞”。
如果說其他還有什麼不同,那大概是它時運不濟,較早出現的《92黑玫瑰對黑玫瑰》和《射雕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比它運氣要好很多。
香港涉獵喜劇較深的演員其實很多。
随便一數,大概就有許冠文、許冠英、吳孟達、吳耀漢、馮淬帆、曾志偉、陳百祥和周星馳八個,洪金寶和成龍算是動作類不計入,其中周星馳是最晚出場的。
單純讨論技術和天賦層面,八個人再分高低的話,許冠文或要首先被淘汰出局。
因為如果看過許冠文早期那幾部經典,就知道他的喜劇都是刻意設計模式,表演的痕迹很重,從《鬼馬雙星》、《半斤八兩》一路看到《摩登保镖》,當然這本身也是時代局限,表演方式帶有很深的舞台劇痕迹,但後面的《雞同鴨講》的感覺要略好一點。
其次要淘汰的或是馮淬帆和曾志偉,他們在天賦和想象力表現上要略弱于其他五個人。
而剩下的五個人裡面,隻有周星馳才是光芒四射的主角型演員,拿作品來論的話,他是毫無争議的喜劇電影第一人,尤其是《功夫》這部電影的表演,堪稱周星馳職業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沒有笑容的無痕“笑匠”,或才是最高之境。
是以如果真的論及喜劇表演,這八個人梁家輝極有可能一個都打不過。
畢竟他非專攻。
喜劇和動作電影劃歸特定類型。
是有道理的。
動作和喜劇演員票房和咖位極強,但戲路就必然受限。
這個問題其實也有點像“圍城”。
進不去,出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