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及東北地區文化的變化

作者:光明網

作者:譚玉秀、範立軍(吉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

從清初到新中國建國的三百年間,觀内(主要在華北)的人口向東北遷移,俗稱"突破關東"。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人口流動之一",也是世界移民史上的一個奇迹,美國學者稱之為"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東方雜志》,第25卷,1928年,第24期,第49頁)。作為一種宏偉的曆史文化現象,大量移民進入廣東,促進了東北地區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也促進了東北地區文化的變革。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互相學習,互相吸收,最終形成具有東北地區特色的文化形态。

一個"闖入"字元,圖形化地表示這種遷移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私下進行的,并且是一種違法行為。清初,觀甯的人口自由到東北,不需要"突破"。順濟新年(1644年),清朝遷往北京,約90萬人"從龍進海關",遼沈地區一度沒有農民,沒有生意家,土地稀疏,民生枯萎。為了恢複和鞏固東北後方,順濟十年(1653年),清朝向全國頒布了《遼東人民墾務條例》,以吸引關甯人口到東北墾區。這一政策的出台,開啟了清朝内部人口向東北的移民。在墾務政策的鼓勵下,大量移民遷入遼沈地區。不幸的是,這一政策隻實施了15年,康熙七年(1668年),清朝頒布了《遼東人民征令和指令永久停止令》,不再表彰招收移民的官員,并開始限制移民向東北方向流動,但此時并沒有完全禁止移民。直到乾隆五年(1740年),清朝才正式取締東北。嘉慶、道光、鹹豐三朝繼續實施禁令政策,直到去年鹹豐、清朝在内外問題逼迫,才逐漸在東北地區解除禁令,直到20世紀初才完全禁止,大量移民如潮湧入。

然而,即使在禁令期間,也從未實作過完全的禁令。被迫在封閉的農民中謀生,并承擔風險,打破禁令,進入東北。在每一年的災難和饑荒中,統治者都采取默契的态度,主動釋放受害者。康熙最後一年,東北有10萬多人,乾隆41年(1776年),移民超過100萬。這些移民基本上處于禁運期,通過各種手段非法進入東北,即所謂的"穿越東方",從此被世界所利用。那麼,在最後的清朝,有多少人進入了東北?當時,沒有調查和統計,隻是通過東北人口增長來計算移民人數。三年間(1911年),東北總人口為1841萬,其中至少有1000萬是邊疆移民。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繼續推行移民政策,移民人數不斷增加,使民國時期東北地區的移民總數達到19.83億人,其中東北地區有910萬人定居。可以看出,從清朝到民國,約有3000萬移民突破了關東,其中約2000萬人定居在東北。

主要移民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省份,以山東為主,達80%以上,然後是河北和河南。來到東北的移民大多無法在家鄉生存,而受害者、難民和極端貧困者則在"梁山關東的死胡同",是以,早期移民大多從事農業生産,後來逐漸向勞動、工商業等領域拓展,越來越多的移民被吸收到工廠沿線的勞動力中, 礦山、碼頭、鐵路線,為東北工礦的興起、鐵路建設等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此外,少數移民在東北部活動。現代東北地區的商人主要來自冠内,并逐漸形成了山東幫、河北幫、山西幫等幫派勢力,在東北地區非常強大,"漢民到江省貿易,山西最早,城市已有一百多年,這個龐然大利"(徐宗良: 《黑龍江概況》,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頁)。民國時期,廣冠商人在乾莊、糧堆、倉庫、當鋪等行業經營,推動了現代東北地區商貿的興起和發展。

人是文化的載體,人口在太空中的流離失所實際上是文化的流動,是以,移民運動本質上也是一種文化移民。人口遷移不僅造成各種文化要素的空間位移,也不可避免地導緻移民地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其結果就是新文化的出現。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三大大規模人口遷徙之一,突破關東的文化沖擊無疑是巨大的。漢族移民進入引起的東北文化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滿族為主體的區域文化逐漸被漢族文化同化;二是少數民族文化也對漢族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漢族傳統文化得到豐富和發展。

從清朝到民國,随着大量移民進入東北,漢族逐漸成為東北人口的主體,已經占到80%以上,以滿族為主要土着人民,"生活、吃飯、穿衣、說話,都與漢人同化"(Bo Qin:《黑龍江海岸一瞥》, 《中東經濟月刊》卷7卷第4期、第5期,第199頁,1931年,山東人"動風,使東北完全漢化、玉衛"(黃澤源:《山東》,1935年版《中國書局》第112頁)。

在通關之前,滿語,官方通用語,正處于鼎盛時期,幾乎每個人都說滿語,從統治階級到普通大衆。不會說滿語的漢族官員不能參與政治事務。進入海關後,随着大量移民進入海關,漢族人口超過滿族人口,滿族人的主要地位逐漸被華人取代。雖然乾隆時期以來,清朝統治者采取了各種措施來維持"中國騎槍",對東北地區實施了近兩百年的禁令,但這些并沒有阻止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漢族移民長期在東北生産和生活,與當地滿族人交流頻繁,并逐漸改變了滿族語言環境,滿語的使用逐漸減少。中國東北滿族的衰落與移民的腳步是一緻的,最早的日子,其次是吉林,最近是黑龍江。在同一時期,滿語仍在使用,到20世紀初東北完全釋放時,東北的共同語言已經從滿語變成了漢語。

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以捕魚狩獵為生的少數民族以适應高寒帶的氣候需求,多以動物毛皮為主要原料作為服裝。如索倫、達胡爾"把頭當帽子,耳朵相當,比如生活角落,還要防鬥篷服,黃色毛茸茸的,罕見而奇特,很少希望去,但裝修也差是以。在漢族移民的影響下,滿族等少數民族學會了用布做衣服,"當地人用布做長袍,或者用絲綢、藍灰色、醬汁做,都是缺開襟衫的。還有緞面西裝,十隻有兩三件,那麼其來之不易的可知"(席慶:嘉慶,《黑龍江洋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頁)。這說明東北滿族服飾在清朝經曆了很大的變化,逐漸接受了漢族服飾。比如撞肩,這是漢族人的着裝,通關後,滿族也會把肩部作為民族風格的服裝。到中華民國時期,滿漢已經基本融入了他的服裝。

随着移民的到來,關氏的飲食也來到了東北。滿族肉食已經改變,也開始吃大米、玉米、大麥、小麥等糧食作物,并掌握了燒、烤、炖、烹調、油炸等烹饪方法,一些特色菜逐漸成為東北風味的飲食。光緒二十年(1894年),河北李連桂來到現在的吉林省石平市梨樹縣,在那裡開了一家肉店,添加了中藥等原料制作培根。後來人們保留了這一制作工藝,制作出風味獨特的培根蛋糕,即暢銷全國的李連桂培根蛋糕。漢節傳統美食,如上元湯圓、端陽角、中秋月餅等,也被滿族人所喜愛。

滿族等東北少數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是馬架、避難所等簡陋的居所,一般用水貂、草築。自清朝以來,受漢人影響,逐漸變遷。随着滿漢交流的深入,他房屋的建築風格也發生了變化,漢族人的一些傳統建築形式影響了東北地區房屋的設計和建造。如庭院,是著名的古代建築形式。清朝中期以後,東北的院子成為主要的住宅樓。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也把建房的習俗帶到了東北。漢人非常重視房屋的建設,一般請陰陽先生看風水,根據陰陽八卦等一定取向,選擇好日子在梁上,在梁上也燃放鞭炮,親朋好友前來,祝賀。在這種影響下,滿族人在屋内橫梁,也喜歡燃放鞭炮慶祝,還唱着神獻祭的民謠。

從上到下,東北文化從語言文字到食衣,都深深地烙印在了移民身上,方方面面都呈現出中國化的趨勢。

在漢族移民文化同化本土文化的同時,不可能不受到原有地方文化的影響,當時有人感歎漢人到東北,"轉世後,同化滿洲"(王淑南、吳廷軒、金宇等:"馮天通之",沈陽古書店1983年影印本,第2280頁)。雖然漢語逐漸成為東北地區的主導語言,但滿族文化并沒有消亡,在東北方言、地名、山川地名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滿族文物。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滿族人創造了大量豐富種類的滿語詞彙,名詞如"粘性"、"嘎啦啦"等,動詞如"稀有"和"紮寂寞"形容詞如"扭曲"、"櫃員"、"喇嘛"等;随着滿族語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漢語吸收并保留了大量滿語詞彙,成為東北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詞彙。

旗袍是滿族人的發明,滿族人進入海關,漢族人也喜歡旗袍。清初,滿族男女老少四季都穿旗袍,圓領、箭袖、開襟衫,腰寬,結構簡單,但不同層次的人穿旗袍不一緻。旗袍以四件敞開的長袍為榮,普通便服左右兩側敞開,有不開袍,俗稱"一圈"。腰帶、挂腰刀、火、勺、載等小雜物。清代中後期,滿族長期混合,互相影響,滿族旗袍美學開始發生變化。長袍敞開,由長到短,窄袖口肥大,原來的腰刀穿在腰帶上等物品上,因為不再适應日常生活的生産,逐漸被煙袋和香料袋所取代。清末年,西風逐漸東風,老百姓不再受清政府服裝制度的束縛,不管全漢,女人愛穿旗袍,旗袍的風格也逐漸變遷。女裝旗袍的下擺開始繡有花卉圖案,直領窄袖,長袖和短袖。而從直筒式變成緊身腰緊身款式,已經成為中國女裝的代表。

滿族人長期生活在白山和黑水之間,他們的飲食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東北地區的飲食文化。在滿族進入海關之前,飲食以肉類為主。後來,祭壇肉、白肉血腸、炖豬肉、玻璃葉餅、蘇葉、驢卷等特色飲食,逐漸受到漢族人的喜愛,成為東北城鄉乃至全國各地流行的美食。

東北地區冬季漫長,氣候寒冷,當地少數民族普遍使用火災。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晉代真正的女人都有用火的習慣。火既是活生生的人,也是溫暖的人。作為"東北三大奇特"之一,"窗外貼紙"是滿族房屋的另一個特點。過去滿族人使用的煙囪也非常特别,單槍匹馬地在牆外。石甯谷塔"房屋朝東南,矗立着斷木如牆,長滿青草,兩尺厚,草根時屋檐,大繩子引動着它。對木材施加更大的壓力,躲避風雨,走出瓷磚。向東南開多,土高五英寸,北南西北三面,東空,南北上汕頭爐。上上下下男女,各按一邊,晚上睡南為尊,西下,北為卑微。從黎明開始,它們就堆滿了被褥,上面覆寫着毛氈或綠布。客人坐在一起,不要回避對方。西南的窗戶大得像一個大,粘貼高紙,寒冷而封閉的夏天打開。掀背車是磨坊,倉庫,建築物。四面垂直木城,以大門為門,或以樹枝,或十字木"(楊斌:柳邊紀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頁)。這裡記載的是三百多年前的滿族生活習俗,在今天的東北農村依然無處不在,由此可見滿族居住特色早已被漢族所接受,滿漢共同創造出适合東北氣候特色的居住文化。

可以看出,在各民族的長期文化交流中,既有同化,又有融合。随着時間的流逝,東北地區在保留原有區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進而融入漢族文化,使具有移民特色的新型文化形式在東北逐漸形成。經過長期發展,這種新型移民文化具有開拓、開放、相容等特點,是東北各民族長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結果。在突破關東的過程中,無數移民帶着妻子和孩子把家搬到了東北各地,他們突破了不少阻力,跨過長城,跨過渤海,經曆了很多艱辛。來到東北後,在寒冷、荒涼的新土地上建立新家,沒有不屈不撓、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品質無法克服惡劣的環境。随着移民的到來,觀甯不同地區的文化在東北傳播,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接觸融合後,形成了獨特的移民文化,呈現出多元文化共存的狀态,展現了東北移民文化的開放性。這種開放思想的特點是思想開放,宏偉,簡單,慷慨,很少有獨特的區域特色。東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農耕、漁獵、遊牧等生産方式并存,遊牧文化、漁獵文化、農耕文化互相影響,使東北移民文化具有很強的相容性。

在三百年的宏偉浪潮中,關東的磨合浪潮也催生了"勇于開拓"的"開拓進取"精神,勤勞精神,開拓精神,攜手合作精神,是東北地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僅見證了無數移民和農業工作者、伐木、邊疆的發展程序,也見證了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這寶貴的精神财富,還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項"清代以來移民資料整理研究(1644-1945)"(17ZDA193)階段成果

光明日報(2021年1月14日)

來源:Guangming.com-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