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作者:曆史穿越機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就是晚清名臣李鴻章。

一些影視劇給我們呈現的李鴻章是一位和慈禧太後狼狽為奸的壞人,清朝的滅亡和他脫不了關系。但是學過曆史的我們不難發現,清朝的滅亡不是因為某一個人才導緻的,這是因為長久的管理不善才導緻逐漸走向滅亡的。從各種曆史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李鴻章是一位非常有能力和有才華的人物,同時他也特别惜才。因為這個原因,李鴻章将自己年僅20歲的女兒李菊藕嫁給了40歲的貶職流放的幕僚張佩綸。照片中就是晚清名臣李鴻章。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李菊藕的丈夫張佩綸。

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曾任左副都禦史,在督察院任職,主要的任務是監察、彈劾大臣以及給皇帝建議,而張佩綸更是以彈劾大臣而被人熟知,是以容易樹敵。1882年,張佩綸上奏數十篇并主張抗法,這也為中法戰争地爆發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中法戰争爆發後,張佩綸被封為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務,同時兼署船政大臣。從曆史的程序我們得知,當時清廷還沒有建立北洋水師,是以當時清廷無論是武器還是水軍戰鬥水準是無法與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法軍相抗衡的。最終,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因為戰敗,清廷與法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中國西南門戶大開。照片中是李菊藕的丈夫張佩綸。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張佩綸的嶽母趙小蓮。

事後,朝廷開始清算相關人員。曾經遭張佩綸彈劾的大臣們也開始懷着不同的目的對其進行“攻擊”。最終,清廷下旨将張佩綸流放台軍進行贖罪。1888年,張佩綸獲得釋放回到北京,并投到李鴻章幕下。張佩綸曾在《澗于日記》中記載,其繼夫人邊粹玉在其流放期間因病去世。李鴻章能将處于苦難之境的張佩綸收入幕下,無疑讓張佩綸感激涕零。是以,張佩綸在自己的《澗于日記》中常尊稱李鴻章為“合肥師”(在這裡解釋一下‘合肥’是因為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師’有天地君親師的意思)。照片中是張佩綸的嶽母趙小蓮。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李菊藕與母親趙小蓮。

李鴻章對待張佩綸這個幕僚很是不同。1889年2月15日,李鴻章66歲大壽恰逢正月初五。壽星李鴻章為了生日避客,是以隻與夫人趙氏、兒女李菊藕以及張佩綸一起品茶聊天。從中我們看出,在李鴻章的這場生日宴上,隻有張佩綸是外人。由此可見,當時李鴻章并沒有将來到自己幕下一年時間的張佩綸當做外人,而是同家人一樣對待。作為清廷重臣的李鴻章幕僚絕不止張佩綸一人,而得此殊榮的卻隻有他一人,由此可見不一般。照片中是李菊藕與母親趙小蓮。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側坐椅子上手拿書本的李菊藕。

李鴻章66歲生日過後的一段時間裡,張佩綸經常與李菊藕一起做賀禮,期間李鴻章還送給其詩集。張佩綸曾記載:“自1884年之後,我就從未過端午節。今天下午和菊耦聊了很久……”從其日記中經常會出現李菊藕的名字,可見二人關系越來越好。照片中是側坐椅子上手拿書本的李菊藕。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婚後的李菊藕。

經老師李鴻章同意後,張佩綸上書朝廷娶李菊藕為妻。晚清文史學家李慈銘曾在《越缦堂日記》中這樣寫到道:“戊子年11月7日,合肥使李鴻章女兒嫁張佩綸。張佩綸40歲,這已經是第三次娶妻,李鴻章女兒年僅20歲。李鴻章愛女很聰明會寫詩……”照片中是婚後的李菊藕。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李菊藕與兒子和女兒。

婚後李菊藕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就是才女張愛玲的父親。後來張佩綸因官場失意 ,經常借酒消愁,天天喊着生不如死。在李鴻章去世後一年,張佩綸也病逝于南京。父親丈夫的相繼去世讓李菊藕很受打擊,慢慢變得孤僻。照片中是李菊藕與兒子和女兒。

李鴻章女兒李菊藕老照片:聽父命嫁老臣,守寡9年,孫女是張愛玲

照片中是近代才女張愛玲。

李菊藕守寡時才37歲,當時她的兒子才7歲,女兒才2歲。守寡的李菊藕每天的事情就是在家閉門不出,在家教子。由于李菊藕的嚴格,是以張愛玲的父親取得了一定得成績,且能将古文倒背如流,作詩更是不在話下,可能張愛玲的愛讀書愛寫作與父親有一定的影響吧。除了學習,李菊藕對于兒子交友也是嚴格要求,禁止與纨绔子弟在一起,同時教導兒子樸素莊重。1912年,46歲的李菊藕因病在上海去世。照片中是近代才女張愛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