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天的毛毛蟲

作者:馬二的小事
冬天的毛毛蟲

窗戶上結了一層冰花,恰好是雪花的五個角,敲一下玻璃,清脆地叮一聲。屋内的大火爐跳躍着小火苗,旁邊是烘幹的帶有水漬的報紙,報紙上躺着幾顆黑一塊黃一塊的烤蕃薯。

我從被窩裡伸出頭來,看見院子裡白花花一片,原來是下雪了。晾衣服的鐵絲腫了,覆寫了一層圓滾滾的雪,好像一隻無限延長的毛毛蟲。院子中間已經被大人掃出了一條小路,不太筆直,也算不上彎曲,于是在這個冬天大雪的早上,我決定去找一隻毛毛蟲。

我穿上厚厚的棉鞋、棉褲,帶上雷鋒棉帽,去雪地裡找一隻會說話的毛毛蟲。我走在雪裡,專門找沒有走過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腳印,一淺一深。手裡拿着樹杈,在雪地上劃啊劃,仿佛自己是個潑墨家,在創作衣服渾然天成的水墨畫。

冬天的毛毛蟲

我看見一棵榆樹,皴黑開裂的樹皮裡有些許的雪粒,我猜想,毛毛蟲一定在這裡了。在夏天的時候我見過他們,一身的刺,沒有他們的親戚-豆蟲那麼可愛,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親戚,遠房還是近親,或者壓根不是。在夏天他們都在莊稼身上,現在是冬天了,田裡隻有些縮頭縮腦的小麥,沒有适合毛毛休息的空間,于是我猜他們肯定在這裡。

我敲開了一個小小的樹洞,向裡面吆喝了一聲,好像沒有回應。我又找了第二個小樹洞,于是又吆喝了一聲,同樣沒有回應,我轉身要走,卻聽見一聲咳嗽。“誰啊?誰在門口喊呢?”。我低頭一看看,一隻毛毛蟲彈出頭來,左右張望。

冬天的毛毛蟲

我想起了孔子徒弟子貢和蚱蜢争論一年有幾季的事,蚱蜢說一年有三季,子貢說春、夏、秋、冬四季,蚱蜢從未見過冬天。于是子貢和蚱蜢描繪了冬天的場景,說是冬天會下雪,蚱蜢乃問,雪為何物?子貢對曰:“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拟。”蚱蜢聽了搖搖頭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子貢愕然,蚱蜢展翅而飛,消失在秋天的田埂裡,徒留子貢在門前出神,還是孔子的到來打斷了子貢,孔子聽罷,也緩緩說道:“蜉蝣朝生暮死,也曉天地變化,蚱蜢雖是三季人,亦可知四時之節氣”。子貢向蚱蜢飛去方向磕了三個頭。

當然,《子貢問時》一篇是後人假借孔子名義所述。此時我見到的毛毛蟲卻是活的,我們自然不會讨論一年有幾季。和毛毛蟲說起了今年的雨下的很大,時間很長,這個夏天好像住在了煙雨如畫的南方。空氣濕潤,沒有暴曬的日頭,豆子的葉子長得肥碩闊大,毛毛蟲的食物非常充足,他的家裡比往年多了好幾條毛毛蟲,現在睡覺還有些擠。

我麼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我說天氣這麼冷,我回家拿點白酒吧,暖暖身子,毛毛蟲拒絕了,也許是不勝酒力。

就這樣閑聊着,聊聊今年不太好的收成,好多的玉米都被狗日的蝸牛吃了,聊聊北方的水災,是不是也淹了你的家,還有今年的雪下的格外的早,還有是不是要搬家的煩惱......

他媽喊她回家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們互相道了别,我面向着紅橘子一樣的太陽,慢慢走着,想找另外的一隻毛毛蟲,看它在做什麼,想什麼,在這個冷的有點過分的天氣裡,很多的毛毛蟲好像都在被窩裡賴床,回頭看看秋天存儲的過冬的糧食,又滿意地睡去,不關心門外面不知道什麼動物的叫喊。

晚上又起風了,雪又來了,壓得樹枝咯咯響,北風的呼号聲也起來了,不過在溫暖的樹洞裡,一隻隻毛毛蟲睡得安詳又踏實。

我呢,也鑽進溫暖的被窩裡,準備在漫天的飛雪中來場神遊,從大學紛飛的北國到陰雨連綿的秦嶺淮河之南,再到豔陽天依舊的海南島,在夢裡,我遊覽了大半個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