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持續至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在後疫情時代,有人開始分析所謂的人類活動“停擺”現象。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動停滞,好像給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獅子散步

喘息機會

很多人感覺身邊的鳥兒多了起來,莺歌燕舞,叽叽喳喳,好不熱鬧。國外的學者研究了疫情期間鳥類鳴聲的變化。有人發現,鳥鳴聲實際上并沒有變得更響亮;來自美國的研究表明,白冠帶鹀的鳴唱聲還降低了幾分貝。原因是少了交通工具和人類活動的喧嚣,鳥類不用再扯着嗓子叫了。

據媒體報道:疫情期間,三隻美洲獅在智利聖地亞哥的街頭漫步;野豬拖家帶口白天在以色列海法的步行街道上小跑;十幾萬隻火烈鳥擠在印度孟買的池塘中,數量比往年增加了25%。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火烈鳥

人類活動“停擺”,似乎給野生動物帶來了喘息機會。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表面現象,不同的物種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實際情況要複雜許多。通過案例分析發現,鹫類的生存狀态越來越糟糕,并沒有因人類活動“停擺”而獲益。

了解甚少

全世界隻有23種鹫類,中國是鹫類分布最多的國家,

約有8種。相比之下,美國僅存2種,歐洲有4種。中國鹫類主要包括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俗稱“三鹫”)等。其中秃鹫(座山雕)的适應性最強,分布面積最廣,占國土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胡兀鹫,俗稱“大胡子雕”,其喙部長有黑色的“胡須”。高山兀鹫亦稱“喜馬拉雅兀鹫”或“喜山兀鹫”,是一種神秘的大型高原猛禽,分布于天山、昆侖山、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脈及青藏高原等,在中國周邊國家比較罕見。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秃鹫

關于鹫類,人類了解甚少。尚待研究的問題還很多,比如猛禽包括鹫類的進化、分類地位、遷飛動力、繁殖周期、壽命等都不是很清楚。鹫類在許多地區面臨各種各樣的威脅,還有一些鹫類面臨滅絕的危險。2021年初,秃聲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此前,胡兀鹫已經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從側面說明了鹫類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食物短缺

每到冬季,鹫類的生存問題就比較突出。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鹫類饑寒交迫,不得不艱難地四處覓食。初春時節,食物短缺,一些動物時常進入鹫巢,幹擾其繁殖。冬春季節食物匮乏,位于食物鍊頂端的猛禽和猛獸關系緊張,沖突時有發生。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毒素累積

鹫類在生态系統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是被救助的秃鹫與高山位于食物鍊頂端的食腐動物,被譽為“地球清潔工”。也正因為如此,底層動物攝入的有毒有害物質最終會在鹫類體内累積。毒素和污染物通過食物鍊的傳播過程通常是:首先從食草動物傳給雜食動物,再從雜食動物傳給食肉動物,最後傳給食腐動物。這意味着鹫類多是二次中毒、三次中毒的最終受害者,它們的體内積累了其他動物的毒素和污染物。這無疑對它們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食腐秃鹫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分布在南亞次大陸的3種古老的兀鹫——白背兀鹫、細嘴兀鹫和長嘴兀鹫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原因是它們食用了含有抗炎藥物(雙氯芬酸)的牲畜的屍體,引起腎衰竭。這導緻當地98%以上鹫類消亡。

案件增加

更令人驚心的是,鹫類特大案件頻發。一些案件中,一次就有多達幾十隻鹫被獵獲、分割、出售、食用、入藥,制成标本、工藝品等。有的案件竟然發生在國家頒布“野生動物禁食令”之後,屬于頂風作案。

後疫情時代,人類活動“停擺”,鹫類的春天來了嗎?

秃鹫标本

調查顯示,2020年至少有4種鹫被救助,最後大約隻有37%的個體能夠回歸大自然,其餘被送入動物園或者森林公園。

長期以來,人們對鹫類充滿誤解、蔑視、恐懼和無知,認為它們是血腥的、肮髒的、醜陋的、危險的,總是伴随着屠殺、争鬥、死亡和腐爛,是疾病或病菌的傳播者……總之,人們漠視鹫類的處境,即便知道其與世無争、生存維艱,也往往敬而遠之。在後疫情時代,越來越多人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希望以此為契機,鹫類能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盡快擺脫生存危機……

喜歡的記得點點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