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丁豔 上海報道 随着壽險改革步入深水區,各家險企都在尋找破局利器。2021年,頭部險企壽險改革浪潮似乎愈加洶湧起來。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太保壽險将于2022年1月1日切換新基本法,同時将同步推出需求銷售、活動量管理、招募與流程體系、客戶管理經營這四大體系等改革舉措。
從壽險改革方面而言,新基本法隻是支援職業營銷的支柱,并不代表可以改變整個個險管道,真正的轉型核心應該在于整個個險管道作業模式的轉型。
對于明年太保壽險即将實施的新基本法,其改革成果究竟幾何?在新基本法主要内容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首先新基本法将配合高産能的運作模式,越高的産能獎金就越高;其次,與營銷員的持續性業績行為挂鈎。同時,主管獎金與招募新營銷員未來三年的業績挂鈎,鼓勵主管留存人才,将原有聚焦增員的視角轉化為留存與培養新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傳聞,中國太保最近有組織架構調整,諸多分公司一把手已發生變動。據另一位接近中國太保的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這是太保壽險新一任管理者新的布局。這次因為太保新設了東南西北四大片區,每個片區覆寫十個分公司,相當于督導的作用,是以輪換動靜會大一些。目前基本上人員變動都是内部輪換,并沒有太多外來幹部。”
對于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書面采訪中國太保方面,其回複稱,“組織架構方面公司根據轉型發展要求進行微調,并沒有大的調整。同時,為落實監管對于分支機構負責人任期管理和任職屬地回避等要求,對部分分公司負責人進行調整。”
對于新基本法的具體改變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首先驅動基本法重新設計是要驅動新的作業模式和新的工作行為,職業營銷的第一個主要工作行為就是要高産能,新基本法會配合高産能的運作模式,越高的産能獎金就越高,多勞多得。
其次,營銷員的持續性業績行為,持續性表現越好的營銷員獎金收入就越高;同時和業務品質挂鈎,再高的業績如果接續率差,最後銷售員拿到的獎金還是零,但如果接續率表現好的銷售員則可以獲得30%的額外獎金。
另外,在組織利益方面,主管獎金與招募新營銷員未來三年的業績挂鈎,即主管新招募的營銷員不是靠招募就可以拿到業務,而是營銷員未來三年所有産出的業績,主管會有額外的發展獎金,鼓勵主管留存人才,将主管原有聚焦增員的視角轉化為留存與培養新人。
據另一位接近中國太保的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基本法是中國太保整個壽險深化改革比較重要的闆塊,其他體系也都是圍繞隊伍轉型更新的配套工程。”
據記者了解,太保壽險已在10月底和國外的教育訓練機構做戰略合作,幫助公司教育訓練整個以需求為導向的銷售系統,同時配合數字化理念,完成需求銷售和活動量管理的電子化,使得營銷員更好地為客戶做需求分析,不僅是靠産品推動利潤等。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明年的規劃方面,太保壽險在推出新基本法的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其還将推出需求銷售、活動量管理、招募與流程體系、客戶管理經營這四大體系。
從需求銷售方面來看,太保壽險将從産品推動銷售轉換為需求銷售,對客戶進行需求分析到全家安全保障的産品推薦,而不是推薦單一産品,并從2021年11月1日開始教育訓練基層員工;其次,進行活動量管理,跟蹤營銷員行為;同時,在招募與流程體系上,從11月12日起釋出新的營銷員招募平台。另外,在客戶管理經營方面将逐漸完善數字化、專業化等。
而太保壽險這一系列果敢的壽險改革措施背後都離不開今年3月底加盟中國太保,擔任太保壽險總經理的蔡強。截至目前,蔡強已赴太保任職近8個月,從其目前的壽險改革方向來看,其似乎對于太保壽險改革之路,心中已有丘壑。
從蔡強的履曆來看,他是曾帶領友邦保險走出瓶頸的最大功臣,先後執掌友邦中國8年,推動友邦中國管道轉型。在其掌舵下,2009年至2013年,友邦的新業務價值翻三番;2014至2018年,友邦中國内地業務稅後營運溢利增幅分别為38%、28%、29%、39%、32%,價值成長遠超行業平均水準。
彼時,對于蔡強加盟太保人壽,業内對于其能夠帶領太保壽險改革期望頗高,但也囿于中國太保國有企業體制,對其是否能夠最大程度大展拳腳存在疑慮。多位業内人士對記者表示,其曾帶領友邦走上優質壽險公司之路,即主打保障型保險和高價值業務,若加盟太保,對于中國太保整個代理人體系的管理均會有更好的改革措施。
而一位壽險公司總裁亦對記者直言,“若蔡強赴任,其過去的工作經曆将會促使太保壽險更關注價值率。”
果不其然,在今年中國太保上半年業績釋出會上,蔡強強調,希望把壽險隊伍常态的持續性銷售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未來6-12個月其将主要關注人力、産能、客戶這三個核心名額。
蔡強強調,“我關注的人力名額并非人頭,最主要看活動人力、績優人力;其次,看中如何能夠持續提升活動人力的人均産能和個人所得;同時,未來兩三年甚至更久時間,我要衡量客戶的重複購買率,希望未來3-5年能明顯地把人均客戶的保單數大幅提升。”
而這從2022年太保壽險開門紅打法中亦可見一斑。去年中國太保如一匹黑馬般馳騁開門紅戰場,而今年開門紅方案決策較晚。據一位接近中國太保的産品部人士對記者透露,“今年中國太保壽險方面換了新上司,且中國太保正在準備深度轉型,是以預計很多事情得通盤考慮,較為謹慎。”
而從去年中國太保開門紅打法來看,彼時其開門紅的整體政策導向還是價值增長,但是達成價值增長的路徑會較往年不同,前期最長一個月的時間會采取以量補價的方式,即稍微放低價值率,把量做上去,前期先把市場搶占住,等隊伍的信心打出來以後,再轉而做價值率稍微高的産品。同時,中國太保去年行政考核力度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市場傳聞,中國太保最近有組織架構調整,諸多分公司一把手已發生變動。
“這應該是太保壽險新上司者新的布局,目前壽險改革隻是針對事情,為了把事情做對而要換一些執行者,但應該不是為了換人而換人。”據另一位接近太保的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這次因為中國太保新設了東南西北四大片區,每個片區覆寫十個分公司,相當于督導的作用,是以輪換動靜會大一些。目前基本上人員變動都是内部輪換,并沒有太多外來幹部。”
從中國太保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中國太保前三季度共實作歸母淨利潤226.86億元,同比增長15.5%;實作總保費收入3014.60億元,同比減少0.3%。其中,太保壽險總保費收入1817.96 億元,同比降低2.4%;新單保費263.02 億元,同比增加3.6%。
中信建投非銀研究員李鑫在其研報中指出,受前期新單承壓、繼續率下降等影響,太保三季度續期業務基本維持小幅承壓的狀态。從今年中國太保前三季度個險管道續期增速來看,分别同比下降3.1%、2.5%、3.4%,預計主要原因與代理人隊伍流失有關。同時其指出,“公司已配套相關措施挂鈎代理人繼續率,給與主管額外的激勵以提振職業化代理人留存率。公司未來将更加關注核心人力情況而非總人力,後續發展水準也将從人力拉動向産能拉動轉變。”
李鑫在其研報中指出,“中國太保壽險管理層改革戰略方向清晰且堅定,改革的系列措施即将落地,預計明年公司新單、續期保費均将有所改善,基本面确定性好于今年。”
天風證券首席非銀分析師夏昌盛亦指出,太保壽險的轉型方向非常明确,首先是績優隊伍與績優文化建設,其次是養老和健康等差異化服務建設。
在專注績優隊伍建設方面,夏昌盛指出,太保壽險搭建了一套完整績優推動的體系。通過考核體系和榮譽體系來牽引、追蹤體系來跟進、教育訓練體系來供能,把整個績優體系運作的流程标準化。同時,進行北鬥工程試點,聚焦重點城市,通過深化城區業務發展賦能平台,搭建專屬的增募系統、教育訓練體系和客戶服務體系,比對現代化多功能的職場等全方位的支援,吸引、培育精英優質人才。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