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的見世面,不是隻見世界一面

作者:Lucia李楠老師

一個人怎樣才算見過世面?是去過幾個國家,走過幾座城市,路過幾多風景,或者讀了某所大學,品嘗了多少美食,擁有多少昂貴的物品?誠然,旅行,求學,見人,曆事,都有助于我們見世面,但是不僅僅于此。

真的見世面,不是隻見世界一面

見過世面的人,會尊重别人,接納不同。他們不會随意評價别人,不試圖改變别人,從不會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更不會把自己的喜好和觀點強加在别人身上。

見過世面的人,會真誠地跟餐廳服務員、業務推銷員、小區保安、保潔人員說謝謝。

見過世面的人,從來都是求同存異。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很大,活法很多,他們能很好地接受和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人。

見過世面的人,會給别人足夠自由,給别人舒适感,就算對自己的家人也一樣,他更多的是引導建議,而非幹預。

見過世面的人,從來不卑不亢,從容淡定。在比自己強的人面前,不會低聲下氣。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不會傲慢自大。這是見過世面之後的真正體面。

見過世面的人,遇事不急不躁,處事冷靜。一個人遇到意外事件、遇到不公平對待、遇到麻煩和困難時的反應,會充分展現出他的格局。

他可以從容地接受生活中的不美好,對它們一笑了之,而不是生氣憤怒。

當蘇轼見到被貶嶺南多年之後回京的王鞏和侍妾柔奴,吃驚地發現: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他貼心問柔奴:嶺南應不好?卻道,吾心安處是吾鄉。

真的見世面,不是隻見世界一面

一個小女子,生在京城長在京城,遇到如此遭遇,一定會憔悴不堪。然而,卻隻是微笑。這一微笑,讓經曆大風大浪的蘇東坡都肅然起敬,這才是真正的見過世面。

見過世面的人,是見天地見衆生,而後看見并接納自己。

他不會依賴别人的觀點而肯定自己,不會用身外之物來裝扮自己。一個人做什麼和不做什麼,除了至親至愛,沒有人真正會對你的生活感興趣,他們隻會指指點點。

活出自己的風采,精神上自立,不需要關注别人的評頭論足,也不用介意别人的眼光。

俞敏洪經常在公開場合,自嘲自己是“土鼈”。可是,當曆史的塵埃落在他身上時,他面對問題的态度,處理事情的方式,永不言棄的精神,給人們展示了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人的精彩一面。

見過世面的人決不是井底之蛙。沒有眼界,你連跟别人正常談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人家聊什麼,你根本就聽不懂。

多花精力和時間來讀書,書是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書是人們智慧的寶藏。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讀書讓你見識廣博的世界,讓精神行走在腳步無法到達的地方。

真的見世面,不是隻見世界一面

創造條件去旅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旅行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色彩缤紛。

在路上,人不會那麼狹隘,也沒有那麼多偏見,心好像變寬了,能接受很多事物的存在,能尊重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更容易了解别人跟自己持有不同的價值觀。

是以,見得越多,經曆越多,越會明白:真實做自己最重要。

真正的見過世面,是“見過”之後的思考,内化,踐行,隻有學會了尊重,接納,平等,謙和,并且能夠身體力行,才是真正見過世面,有大格局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