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韓媒報道截圖
海外網11月14日電 當地時間12日,南韓執政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會見美國參議員約翰·歐索夫時表示,北韓半島1910年遭日本吞并,是因為美國通過《桂太郎-塔夫脫協定》,承認日本在北韓半島的勢力範圍。面對這堂突如其來的“曆史課”,美議員急忙轉開話題。
李在明與美議員合影
據《東亞日報》報道,李在明在會談中首先表示,得益于美國的支援與合作,南韓從一個開發中國家、原殖民地國家,成長為全球經濟領域的發達國家。
李在明
這時,李在明話鋒一轉,說在如此豐碩的成果背後,也藏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日本吞并南韓,是美國通過《桂太郎-塔夫脫協定》進行了支援”,“最後不是日本國土被分裂,而是身為戰争受害者的北韓半島一分為二,成為引起戰争(北韓戰争)的導火線,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
美議員轉開話題
面對這堂突如其來的“曆史課”,美議員急忙轉開話題,大談北韓戰争中美軍士兵的“貢獻”。
據南韓紐西斯通訊社報道,1905年,美國代表團通路日本,與日方簽署《桂太郎-塔夫脫協定》,雙方分别承認美國對菲律賓的控制以及日本對北韓半島的控制。1910年,日本強迫北韓政府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整個北韓半島并施行殘酷殖民統治。(海外網 劉強)